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惠民经方文章 / 正文

中医十大类方之--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三两大枣十二枚 附子一枚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将息如桂枝汤。桂枝汤证属于表虚证,若虚的程度较为严重,出现汗出不止,皮肤湿冷,或非但表虚,而且里寒,即体内的阳气不足,出现恶寒,手足拘挛疼痛,舌淡脉迟的时候,今用桂枝汤原方不变不行了须加附子。这便成了《伤寒论》里的桂枝加附子汤。《伤寒论》规定“太阳病发汗,逐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附子是中医常用的温阳散寒镇痛药,有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血液循环,强心,升血压,调节微循环,调节体温,调节胃肠道功能及镇痛等多种药理作用,多用于虚寒性的疾病。附子有毒,药量一般在15g以内,若用大量时,必须配合干姜或生姜,以及久煎1-2小时以减轻毒性。桂枝加附子汤证如下:1. 桂枝汤证见冷汗,皮肤湿冷,过汗,脉弱浮大,舌质淡诸证者。2. 桂枝汤证伴见关节剧烈疼痛,四肢拘挛者。3. 寒疝,腹痛,体痛,手足冷等见脉沉迟,舌质淡者。以上诸证,属于表虚寒者。这里要着重就虚寒作一说明。虚是指全身功能衰弱或局部的机体调节功能失调,或自汗,或多汗,或大便溏薄,滑泄不禁,漏下不收等。这在前面已作介绍。寒与热相对,反应机体反应状态的性质,寒是指机体的热量不足,生理功能与代谢率低下,患者出现畏寒且冷,小便清长等证;热是指机体的热量过剩,生理功能与机体代谢亢进,患者出现畏寒喜冷,面红色粗,小便黄赤等,虚证与寒证在临床上常可并见,称虚寒证,是体内阳气不足的结果。桂枝加附子汤证便是这种表虚寒证。-桂枝加附子汤多见于体虚感冒患者时,或素体阳虚感冒的多汗肢冷。郭氏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入院患者,因感冒头痛,全身不适,喷嚏,清涕,用参苏饮1例,指望先解其表,后治其里,不料是夜间大汗鳞屑,心慌气怯,脉微肢厥,乃以桂枝加附子汤急煎顿服而缓解,其感冒也因之愈。-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的严重自汗者也常表现为本方方证。如顽固性自汗伴恶寒肢冷,神疲乏力,面色五华,舌质淡嫩,脉虚弱无力等,笔者曾以本方治愈多例。-根据本方治疗汗漏不止的经验,临床将变态反应性鼻炎清涕不止者,或女性白带清稀量多者可视为桂枝加附子汤证。临床可见,此类病人亦多见肢冷汗多,或平素体虚易汗。-桂枝加附子汤证可治疗各种关节炎所致的关节疼,坐骨神经痛。日本名医吉益东栋用本方加白术,名桂枝加术附汤,治疗关节肿痛。如关节肿痛伴浮肿者,可以选用桂枝芍药知母汤。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