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艾灸学习 / 正文

输卵管堵塞的中医辨证艾灸方法.输卵管堵塞应该怎么艾灸?

1、湿热瘀阻 不孕,下腹疼痛,经行加剧,不喜热熨,痛而拒按,经后带多色黄。苔黄腻,舌质黯红,脉细弦而数或细滑而数。 2、肝郁气滞 不孕数年,抑郁乳胀,急躁易怒,月经不调,少腹胀或胀痛。苔薄、脉弦。 3、瘀阻胞脉 不孕数年,素有血瘀宿疾,经行腹痛拒按。苔薄,舌紫黯,脉弦。 4、寒凝瘀阻 不孕数年,经行下腹冷痛,痛喜热敷,经行不畅。苔薄,舌质青紫,脉弦。 5、阴虚挟瘀 不孕数年,口干咽燥,午后颧红,午后低热,少腹隐痛,月经量少、色红。苔薄,舌红,脉细数。 输卵管堵塞艾灸穴位: 艾灸肾俞穴 位置:人体肾俞穴位于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具有滋阴壮阳、补益肾元,使之精力充沛、益精聪耳的作用。 主治疾病: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 艾灸关元穴 位置: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功效:培补元气、导赤通淋。 主治疾病:少腹疼痛,霍乱吐泻,疝气,遗精,阳痿,早泄,白浊,尿闭,尿频,黄白带下,痛经,中风脱症,虚痨冷惫,羸瘦无力,眩晕,下消,尿道炎,盆腔炎,肠炎,肠粘连,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 艾灸气海穴 位置:该穴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该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关元穴左右一指宽处。 功效:补益冲任。 主治疾病:月经不调,白带,小便不通,泄泻,痢疾,腰脊痛,阳痿。生理不顺、腰部疼痛、冷感症等。该穴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重要穴道。 艾灸足三里 位置: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 功效: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主治疾病: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 艾灸三阴交 位置:位于足太阴脾经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踝关节上三寸。 功效: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亦有安神之效,可帮助睡眠。 主治疾病:腹痛,肠鸣,腹胀,泄泻,便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不孕,难产,遗精,阳痿,遗尿,疝气,足痿,瘾疹,失眠,神经衰弱,荨麻疹,神经性皮炎。 艾灸中极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中极穴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将耻骨和肚脐连线五等分,由下向上1/5处即为该穴。 功效:募集膀胱经水湿。 主治疾病:生殖器疾病、泌尿疾病、尿频、尿急、生理病、生理不顺、精力不济、冷感症等。 艾灸气冲穴 位置:曲骨旁开2寸。 功效:将冲脉之气渗灌胃经。 主治疾病:肠鸣腹痛,疝气,月经不调,不孕,阳萎,阴肿,功能性子宫出血。 艾灸四满穴 位置:在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及腹直肌中;有腹壁下动、静脉肌支;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 功效:除湿降浊。 主治疾病: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不孕,产后恶露不净,小腹痛,遗精,遗尿,疝气,便秘,水肿。 艾灸丰隆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缘二指(中指)。 功效:沉降胃浊。 主治疾病:头痛,眩晕,痰多咳嗽,呕吐,便秘,水肿,癫狂痛,下肢痿痹。 艾灸方式:艾条温和灸,每天四穴,两个身体穴两个四肢穴,每个十五到二十分钟,距离穴位2到3厘米左右,以局部红晕为度。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艾灸。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