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小儿推拿保健护理知识 / 正文

女孩严重贫血,竟然是头发寄生了「吸血鬼」,这个问题值得每个家长注意

女孩严重贫血,竟然是头发寄生了「吸血鬼」,这个问题值得每个家长注意

虱(sh)病的面世最早可追溯到史前时代,目前已知最古老的虱卵化石有近万年的历史。随着经济卫生条件的改善,虱病已经少有报道,但这种寄生虫病并未绝迹,在全球范围内虱病每年依然影响着数亿人,仍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1]。
虱子是一种不完全变态昆虫,与人类健康相关的虱子类型包括头虱(head lice)、体虱和耻阴虱,其中头虱最为常见。
头虱主要见于儿童。据估计,美国每年估计有 600~1200 万 3~11 岁的儿童感染头虱,高达 1/3 的英国儿童感染头虱。2017 年 3 月北京市某学校也有头虱暴发的现象,当时调查发现学前班学生头虱感染率竟高达 30.8%[1-5]。

体长约 3 mm 的成年雌虱,足末端的爪可用于紧握毛干和实现毛发间的迁移[4]
除了引起剧烈瘙痒、皮疹和继发感染,头虱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值得关注。以下我们先来看一则案例。
一女孩的严重贫血,源于头发寄生的「吸血鬼」这是 2021 年 Van HA 等报道的一个 10 岁女孩的案例[3]。女孩因活动时劳累和呼吸急促 1 个月急诊就医。女孩还有面色苍白和弥漫性腹痛,但无流鼻血、黑便或鲜血便。
血液检查提示严重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仅 36 g/L,正常应该大于 115g/L)。其他代谢指标、炎症指标、粪便检查(包括隐血试验)、腹部超声并无异常。
在家长眼里,女孩是个挑食的孩子,但实际上其日常饮食包括红肉(如猪肉)等富含铁的食物。女孩的月经初潮是在半年前,平时月经规律,每次持续 2 天,月经期每天需用 1~2 个护垫(无月经过多)。
医生查体发现,女孩的颈部、背部和手臂有明显的抓痕和结痂,这些皮疹局限于与衣服接触的区域,无疥螨所致隧道的证据。

手臂抓痕和结痂[3]
经仔细观察,医生还发现女孩的头发中有许多头虱和虱卵。进一步询问病史后医生获悉,女孩在过去 5 年内间断感染虱病。所有的证据提示,女孩的严重缺铁性贫血,正是这些寄生于头发的“吸血鬼”长期吸食血餐的结果。

多次梳发后,头发上仍留有许多虱卵[3]
女孩需要接受输血和口服铁补充剂治疗。同时,医生使用 1% 二氯苯醚菊酯洗剂和肥皂治疗虱病。女孩的病情很快好转,医生也对其家庭成员和生活环境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头虱的嗜血生平与传播头虱是一种体小、无翅的体外寄生虫,头虱与头发的直径相吻合。头虱的一生会经历卵 - 若虫 - 成虫三个阶段。

附着在发干上的黄棕色虱卵[4]
雌虫产卵的同时分泌的胶液有利于虱卵粘附在毛发或纤维之上。若虫在 8~9 天内经过 3 次蜕皮蜕变为最终体长约 2~4 mm 的成虫。虱卵发育至成虫总共需 16 天以上的时间。成虫的寿命约 1 月,每日产卵 6~10 个[4]。

头虱的生命周期[4]
头虱的生存之道就是以人体作为宿主,并用口器刺入皮肤吸血。血液是头虱赖以生存的营养物质。若虫从卵盖钻出后 2 小时,即可开始发挥嗜血的天性。
成虫每日需要吸血数次(4~6 小时一次)才能维生,缺乏源源不断的血餐供应时,头虱多在 36 小时内“饿死”。因此,头虱从呱呱坠地到行将就木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发丝间穿梭度日。
头虱病的暴发多见于 3~12 岁的儿童,因其玩耍时容易与同伴近距离接触,成人偶受累。女孩更为常见,这可能与头虱畏光喜暗、女孩的长头发更有利于遮挡光线有关。
在工业化国家,头虱病的暴发流行通常见于有利于感染迅速传播的学龄期,同一家庭中数个成员受累并不少见。此外,头虱病常见于温暖季节和高湿度地区[1,4]。
头虱只会爬行,不能跳跃或飞行,经密切接触传播,后者主要包括头 - 头接触,其他少见方式包括共用梳子、帽子或头饰,梳头时头虱被梳下也可能造成传播,或通过直接接触其他媒介(如电影院座椅、沙发、枕头)传播。

头虱[1]
三头虱病的表现与危害狡猾的头虱吸血时具有“邋里邋遢、不重卫生”的饮食习惯,不仅在吸血前先排出唾液以防凝血,常常一边饕餮吞食一边排便,这与致病关系密切。
头虱感染可能并无症状,尤其是首次感染或轻度感染时。然而,头虱叮咬吸血产生瘙痒、皮疹和继发感染,是其对人类健康的主要危害。
头虱叮咬后产生的皮疹以红斑、丘疹为主,瘙痒是头虱病的最常见症状,这是人体对头虱叮咬产生的超敏反应。
首次感染头虱后出现瘙痒可能需要 2~6 周的时间,但再次被叮咬后可能仅需一两天的时间即可出现瘙痒[1,6]。
瘙痒多剧烈,通常夜间明显,或可导致儿童烦躁、失眠。有时儿童可能出现头发中有“东西移动”的感觉。

头虱引起的红丘疹[6]
儿童常常搔抓导致头皮出血、溃疡和血痂形成,有时渗出液导致头发粘连成束或伴发臭味。继发感染可致湿疹样改变、脓疱疹、脓皮病、疖病、淋巴结炎。
头发检查时可见头虱爬行或虱卵黏附于发干,常见于耳后或枕后区域,偶可见于眉毛或胡须间。值得注意的是,与薄片状、容易掉落的头皮屑不同的是,头虱卵一般呈椭圆形的黄白色或灰白色小点,并紧附于发干。借助强光、放大镜或密齿梳(篦梳子)有助于发现头虱。

密齿梳[4]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的一则案例中,一个 14 岁女孩及其 6 岁的妹妹出现耳后区瘙痒,头发检查发现多个紧紧粘附于头发的白色小点。将头发置于放大 100 倍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紧附在发干的郁金香样外观的虱卵和带爪的成虫[7]。

光学显微镜下的虱卵和成虫[7]
此外,如上述 10 岁女孩的案例所示,慢性、严重头虱感染可能导致儿童缺铁性贫血,近年来 BMJ 子刊中亦曾以“a ghost covered in lice”为题报道了头虱感染相关缺铁性贫血的个案[5]。
每毫升血液中约含 0.5 mg 铁,6~11 岁的儿童每日需要 1.17 mg 铁才能满足日常需求。在严重头虱感染时(大约 2000 只虱子),儿童的失血量可达 0.7 ml/天(0.35 mg 铁)。如果按照每日 10 顿血餐计算,患儿失血量甚至可能高达 2.3 ml/天(1.15 mg 铁)[3,5]。
因此,遇到缺铁性贫血的儿童时(尤其病因未明者),不应遗漏头虱这种寄生于头发上的“吸血鬼”,以防长期缺铁进一步引起的儿童免疫功能受损、精神运动和认知发育迟缓等并发症。
四头虱的预防与治疗如上所述,头虱是一种传染性寄生虫病,防重于治。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亦应接受检查和治疗。头虱病的预后一般良好。
头虱病主要的预防策略包括避免亲密接触患者,尤其是头 - 头(头发 - 头发)间的接触,不共用梳子、帽子、发饰、毛巾或枕头等个人物品,定期检查头发有无头虱。
具体治疗措施方面,可通过剃发或使用密齿梳(湿梳法)清除头虱和虱卵(从发根梳到发尖,小心处理掉落的头虱和虱卵),并通过热水(>54C)或煮沸消毒梳子、帽子和枕头等个人物品,但这些方法的疗效因人而异。
头虱的药物治疗策略上,根据美国儿科学会和国际皮肤病学会的推荐意见,不建议学校和日托机构采取“零虱卵”策略,因为发现虱卵本身并不代表活动性感染(虱卵可能只是孵化后遗留的空壳),仅当活动性感染(发现虱卵孵化后的活头虱)时才开始治疗头虱[8-9]。

头发上的多个虱卵[4]
灭虱药物的原理主要在于通过含有效药物的涂剂或洗发水(如 1% 二氯苯醚菊酯/氯菊酯(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商品名扑灭司林,涂于湿发上,10 分钟后冲洗干净[8])、0.3% 除虫菊酯等)的神经毒性麻痹头虱或导致头虱窒息死亡。
患儿常需重复治疗以求彻底根除头虱,初次治疗后 7~10 天可能需要进行第 2 次治疗,必要时尝试第 3 次治疗(第 13~15 天),如此通常足以根除大多数无抵抗力的头虱[1,8]。
总 结综上所述,头虱病多见于 3~12 岁的儿童,密切接触(头 - 头接触)是头虱的主要传播方式。头虱叮咬吸血产生瘙痒、皮疹和继发感染是其对人类健康的主要危害,头虱导致的儿童严重缺铁性贫血值得关注。
作为一种传染病,头虱病的预防重于治疗。通过非药物和药物治疗后,头虱病的预后一般良好,目前在防治上不推荐采取“零虱卵”策略,而是以消除活动性感染为主要目标。
- 参考文献 -Bragg BN, Simon LV. Pediculosis. [Updated 2020 Nov 20]. In: StatPearls [Internet].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1 Jan-. Available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470343/
黄儒婷, 郭郁, 李晓桂,等. 北京市某学校头虱暴发的调查与处置[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028(006):616,620.
Van Hersh A, Wirkowski S, McMillon B, et al. A Case of Severe Iron Deficiency Anemia Due to Pediculus Capitis[J]. Clinical Pediatric Hematology-Oncology, 2021, 28(1): 46-48.
Madke B, Khopkar U. Pediculosis capitis: An update. Indian J Dermatol Venereol Leprol 2012;78:429-38.
Hau V, Muhi-Iddin N. A ghost covered in lice: a case of severe blood loss with long-standing heavy pediculosis capitis infestation[J]. Case Reports, 2014, 2014: bcr2014206623.
Bryant M. Head lice[J]. InnovAiT, 2016, 9(9): 539-543.
Driscoll D M, Tronic B. Pediculosis capiti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6, 335(11):790-790.
Gunning K, Kiraly B,Pippitt K. Lice and scabies: treatment update[J].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2019, 99(10): 635-642.
Mumcuoglu K Y, Pollack R J, Reed D L, et al. International recommendations for an effective control of head louse infest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21, 60(3): 272-280.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