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时振声教授紫癜性肾炎的证治经验

时振声教授紫癜性肾炎的证治经验
:紫癜性肾炎怎么治?看看时振声先生的经验吧!

紫癜性肾炎是指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损害,临床表现除有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外,主要为血尿和蛋白尿,多发生在皮肤紫癜后1个月内;

有的可同时并见皮肤紫癜、腹痛,有的仅是无症状性尿异常,如蛋白丢失过多,亦可出现肾病综合征,如果血尿、蛋白尿长期存在,亦可伴有肾功能减退,最后导致慢性肾衰。

紫癜属于中医的斑疹,过敏性紫癜常因外感或过敏引起。

时老认为,其病机是患者素有血热内蕴,外感风邪或食物有动风之品,风与热相互搏结,灼伤血络,迫血妄行,外溢肌肤,内迫胃肠,甚则及肾,故有皮肤紫癜,腹痛频作,甚则便血、尿血。

如属虫咬后,局部红肿水泡,为虫毒浸淫所致。湿毒化热,阻于经络,气血循行不畅,迫血妄行,故亦可出现紫癜,甚则尿血。

如寒邪外侵,内滞于血络,亦可发为紫癜,气不摄血而尿血。

时老常按以下证型进行辨治,现予介绍。

1
风邪搏结

初起可有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口渴,心烦,舌红苔薄黄等,继则风热伤络而有下肢紫癜,甚则血尿。

治宜祛风清热,凉血散瘀。方用银翘汤加味(药用:金银花、连翘、竹叶、生地、麦冬、丹皮、藕节、白茅根、生甘草)。

如见腹痛便血,加白芍、生地榆;见血尿加大小蓟、马鞭草、生侧柏。

2
热盛伤络

热毒炽盛,迫血妄行,损伤血络,出血较重。下肢可见大片紫癜,肉眼血尿明显,烦躁不安,口干喜凉饮,舌红绛。

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方用犀角地黄汤加银花、连翘、玄参、茜草、白茅根之类。

3
肝肾阴虚

阴虚火旺,虚火伤络,亦可出现下肢紫癜及血尿。兼见手足心热,口干喜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

治宜滋养肝肾,凉血散瘀。方用小蓟饮子去木通,或用知柏地黄汤,或血府逐瘀汤加马鞭草、生侧柏、益母草、白茅根。

4
湿热内阻

湿热阻滞络脉,迫血妄行而致紫癜和血尿。兼见口苦口粘,口干不欲饮水,胸闷痞满,舌苔黄腻。

治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方如三仁汤或四妙散加丹参、泽兰、马鞭草、生侧柏、赤芍、三七等。

如有水肿,宜清热利水,佐以活血,方如大橘皮汤加丹参、泽兰、牛膝、车前子等。

5
寒凝血滞

素体阳虚,寒邪外侵,内滞络脉而致紫癜和血尿。兼见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语声低怯,口淡不渴,舌体胖大而润。

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方用当归四逆汤合桂枝茯苓丸。

如水肿明显,可温阳利水,佐以活血。方用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或当归芍药散加制附片、肉桂、川牛膝、车前子。

6
脾气虚损

脾气虚弱,气不摄血,血溢脉外而成紫癜和血尿。同时可见气短乏力、食少懒言,心悸头晕、面色萎黄、舌淡齿痕等。

治宜益气健脾,活血摄血,方用归脾汤合桂枝茯苓丸。

如兼阳虚,亦可加制附片、炮姜;水肿明显,可健脾利水,佐以活血。方如防己黄芪汤合防己茯苓汤和桂枝茯苓丸。

总之,时老认为,紫癜性肾炎由于血尿较为突出,宜活血不宜止血,虽镜下血尿亦然。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提出治血二法,第一法即“宜行血不宜止血”、“行血则血循经络,不止自止,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恶食,病曰痼矣。”

唐容川的《血证论》提出通治血证之大纲有四,其中以消瘀为第二法,即“以去瘀为治血之要法”。

即使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在治本的同时,也要适当配伍化瘀之品,以防止血留瘀,变生他患。

所以,时老对紫癜性肾炎病人的治疗,着重扶正化瘀,或寓止血于化瘀之中,常获良效。

注:本文首发于《辽宁中医杂志》1998年10月第25卷,本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猜你喜欢,点击可:
风湿病怎么治?《伤寒杂病论》里找答案

临床表现皆相同,伤寒温病亦可通

读懂《伤寒论》,思想要“端正”

健康|快乐|自由肖相如频道
识别加关注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投稿请发送至:xiangru66@qq.com
新浪搜索:中医肖相如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