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张仲景的“理中丸”,有3种用法

张仲景的“理中丸”,有3种用法
:今天跟着李心机先生学习《伤寒论》理中丸的3种用法。

理中丸首见于《伤寒论》第386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次见于第396条:“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理中丸在上述两条中的具体服用法是有区别的,大体分为3种用法。

服用法之一:

第386条是以理中丸治疗霍乱寒多不用水者。

霍乱,仲景有云:“呕吐而利”,发病急骤,吐利剧烈交作。其阳虚里寒者,用理中丸温中散寒,燮理中焦,恢复脾胃的升降功能。

由于发病急,症状变化快,所以论中要求“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

此处的服用方法有两个特点,一是昼夜连续服用,二是根据病情变化,增加每次的服用量“益至三四丸”。

用法之二:

由于霍乱病情危急,所以仲景又强调指出理中丸虽方证相合,“然不及汤”,并详列理中汤的制作及煮服方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汤法在此处有两个方面的优点,一是急病急治,药效迅捷;二是可据病情特点,随证加减,从而显示出更大的灵活性和应变性。

“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

不言而喻,如此加减,随证治之,其治疗效果将会更加显著。

用法之三:

在论中第396条中:“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本条讲,大病愈后,虽然诸证悉去,但病后脾胃虚寒,阳气不振,水津上泛,时时喜唾,绵延不愈,久不了了,形成慢性过程。

与第386条霍乱相比,本证病情久延,故图之以缓,在应用理中丸时,要求“以沸汤数合,合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服”,比之前述两法,不论在服用量上,或服用方法上,都体现出缓病缓治的原则。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伤寒论>疑难解读》,李心机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9.03。本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百度图片。
//////////

猜你喜欢,点击可:
孙瑾臣:治疗“儿科脾胃病”的临床用药经验
脾胃大师李东垣的“中药服用法”
跟着脾胃大师“李东垣”学习治疗各式各样的脾胃病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