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治咳嗽14法(上)

治咳嗽14法(上)
:今天学习刘启庭先生的治咳十四法。

咳嗽在中医属一种病证,在西医则是一个病的症状,是一种病理上防御性的反射,这种反射对排出毒素具有积极的作用。

所以临证治疗不能一味地止咳,必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方能因去而咳嗽止。

今对辨证治咳嗽十四法的临床应用作一小结,供同道参考。

01宣肺法

适用于外邪犯肺,肺失清肃证。

临床表现:咳嗽,鼻塞流涕,打喷嚏则涕唾俱出。有风寒风热之别。

属风寒者则恶风怕凉,鼻涕清稀,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属风热者则发热恶寒,鼻涕黄稠,舌质红,苔微黄,脉浮数。

治疗:

属风寒者,则辛温散寒,宣肺止咳。方用辛温宣肺汤:麻黄12g,荆芥12g,羌活10g,柴胡15g,杏仁10g,苏叶15g,甘草10g。

风热则辛凉宣肺。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10g,生石膏30g,柴胡15g,黄芩12g,羌活10g,苏叶12g,桔梗10g,杏仁12g,甘草10g。

均以每日2剂,4小时服1次。

按:肺主气,为五脏之华盖,司呼吸,为气机出入升降通道,外邪入侵多首先犯肺。

肺气不宣,气道不利,毒素欲排而引起咳嗽,故治疗应散邪宣肺,气道畅通,则咳嗽止。如见咳止咳,则会闭门留寇,弊端丛生。

02清肺法

适用于热毒内蕴,肺气闭塞证。

临床表现:咳嗽气急,痰黄粘稠,壮热烦渴,舌质红,苔黄,脉数。

治疗:

清热宣肺。方用芩腥清肺汤:黄芩15g,鱼腥草30g,生石膏30g,杏仁12g,连翘15g,桔梗15g,芦根30g。

每日2剂,4小时服1次。

按:肺为娇脏,畏寒畏热,主清肃,不耐邪侵,一旦热毒内侵则肺气闭而不宣,清肃无力,浊物不得清除而郁积成疾。轻则咳嗽胸痛,重则积脓成痈,故应迅速清热排毒,使热清毒散而病除。

03润肺法

适用于肺津亏损,清肃无力证。

临床表现:咳嗽无痰或少痰,咽喉干燥,口舌干涩,舌质红,苔白欠润,脉细数。

治疗:

生津润肺。方用养阴清肺汤加减:沙参15g,麦冬15g,地骨皮30g,芦根30g,玉竹15g,桔梗15g,川贝10g,玄参15g,甘草10g。

水煎分4次,4小时1次。

按:由于肺叶娇嫩,时时需津液濡润,方能清肃得力。若受气候影响或缺水津亏,引起肺津亏损,肺失清肃而咳嗽,则应及时用药濡润,如旱天禾苗需水一样,方能维持正常生长。

04化痰法

适用于痰涎壅盛,阻塞气逆证。

临床表现:痰多咳逆,喉间痰涎壅盛,吐痰不利,据其证候有风、寒、湿、热之别。

治疗:

属风者,则咳逆痰涎清稀,恶风怕凉,治宜祛风化痰,方用苏麻荆防汤,药用:麻黄10g,苏叶15g,荆芥12g,防风10g,南星10g,白附子10g,僵蚕10g,甘草10g。

属湿者,痰涎壅盛,胸闷呕恶,治宜燥湿化痰,应用杏苏二陈汤加减:苏叶15g,杏仁12g,陈皮10g,茯苓20g,半夏10g,生姜3片。

属热者,则痰涎粘稠而黄,胸膈痞满,治宜清热化痰,方用清热化痰汤:黄芩10g,生石膏30g,地骨皮30g,桑白皮15g,炙百部10g,桔梗10g,川贝10g,甘草10g。

属寒者,则痰涎清稀,呕吐清水,时时恶寒,四肢欠温,治宜温中化痰,方用姜辛二陈汤,药用:茯苓20g,白术15g,半夏10g,干姜10g,细辛10g,橘红15g,桔梗12g,甘草10g。

按:痰为病邪毒素与津液混合,受风、寒、热、湿影响,而形成的不同性质的病理性产物,依靠肺的清肃功能而排出体外,也是一种积极的防御措施。

故临床治疗时,应根据痰的性质辨证用药,方能取痰化邪出而病愈之效。

05健脾法

适用于脾虚湿困,痰湿内阻证。

临床表现:咳嗽气喘,痰涎壅盛,胸胁满闷,恶心呕吐,舌质淡胖,舌白滑,脉细。

治疗:

宜健脾化痰。方用姜术二陈汤:茯苓30g,半夏10g,干姜10g,橘红15g,白术15g,桔梗10g,生姜3片,水煎服。

按:脾属土,恶湿,为生痰之源,脾虚失运则湿滞成痰,阻塞气道。临床治疗应温健脾阳,使湿化痰消。同时干姜与生姜合用,有内温外散之效,治疗此类疾病效果较佳。

06温肾法

适用于肾阳虚,水湿上泛证。

临床表现:痰涎上泛,咳喘气短,痰多清稀味咸,时时恶寒,四肢欠温,舌淡苔白,脉滑缓。

治疗:

温肾化痰。方用桂附二陈汤:茯苓30g,半夏10g,干姜10g,附子10g(先煎),肉桂6g,仙灵脾15g,山萸肉15g,焦白术15g,炙麻黄6g,橘红10g,陈皮10g,水煎服。

按:此为阳虚阴盛,气化失职,水湿上泛,治疗应脾肾兼顾,温阳化湿,使阳气得复,气化得力,则水湿自化,痰消咳止。

07清肝法

适用于肝火犯肺证。

临床表现:咽喉干痒,咳逆气急,痰少,胸胁拘急,性急易怒,舌质红,苔白,脉弦稍数。

治疗:

清肝泻肺。方用清肝泻肺汤:柴胡15g,龙胆草10g,地骨皮30g,桑白皮15g,桔梗10g,芦根30g,甘草10g。

按:此为木火刑金,肺失清肃。方用柴胡、胆草清肝火;地骨皮、桑白皮清肺泻热;桔梗、芦根上通下行,使肝火平、肺热清而咳逆止。

08降逆法

......

注:《刘启庭医学经验荟萃》,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7年11月。本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

猜你喜欢,点击可:
用对这8个方剂,伤风咳嗽不难治
介绍一个治疗久咳、哮喘的经验方
最常见的“桑菊饮”就是治疗“小儿咳嗽”的妙方呀!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