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传”与“特效”往往无效
以前经常听一些中医讲座或者翻阅书籍文章,经常看到“特效”的字眼,但是用了之后才发现此种治法不仅不是“特效”,而且还经常无效。
人类在疾病面前,永远是最终的失败者,即便我们可以取得短暂的胜利,但是最终的胜利者依然是疾病。这不是悲观主义者的观点,而是客观的自然规律。所以,治病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国外就有句名言说医生“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即便是一个最小的疾病,也不可能保证百分之百完全治愈,科学本身就是概率重复的统计,没有百分之百。那些说某种中医疗法有特效的,一种可能是哗众取宠,吹嘘自己的水平,第二种可能是本身就没有治疗过多少病人,治疗了几个患者感觉疗效不错就妄言“特效”。说某种疾病有特效治疗方法的,不是因为真的有特效,而是治疗的患者太少,没有做大样本的研究与观察。
因此,这种“特效”的疗法,只能忽悠一些没接触临床或者接触临床很少的中医小朋友,尤其是一些整日想走中医捷径的小朋友。这里所言的“特效”疗法,不仅仅是指某一种治疗方法或者某一首方剂,也指某些“神奇”的中医理论、某些“神奇”的中医脉法,某些“神奇”的针灸方法。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气功热的推动下,出现了各种打着中医旗号的疗法,有些疗法当时很辉煌,风靡全国,后来怎样了呢?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与灭亡,这些所谓的“特效”方法,无非是偷换了传统中医疗法的名称概念,或者盗用了现代医学的发展成果。直到今天,仍然有人运用这两个套路来扬名敛财,中医此种现象绵绵不绝、前赴后继也是时代的悲哀。
“特效”不是真的特效,不过是抓住学习中医者偷懒心态的伎俩而已。
经常有人问我,你应该是祖传的吧?首先我水平不高,只不过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不想着当官,不想着出名,不想着发大财,不想着到处演讲当什么中医流派的开山鼻祖受人膜拜,只不过是一名医生,从事这个职业养家糊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减轻病人的痛苦罢了。
那些天天把“祖传中医”挂在口头上的,水平真的很高么?世界上许多的东西并不能靠祖传来传播,那只是个噱头而已。孔子,最讲求华夷之辨,还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后来呢,满清入关,当时的衍圣公带头剃发易服,孔子当年可不是这么教的。范文程,范仲淹后人,为满清侵犯明朝立下汗马功劳的臣子。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而不是以现在的眼光看,这难道不是汉奸行经么?范仲淹也没有这么教他。
某些号称历史上某名医几世传人的中医,一张方子动辄上千元,这不仅是在抢劫,也是在玷污历史名医。况且,到底是不是名医后人,也没有人去考证。
交流中医
长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