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有价值的东西分享给不懂的人,是一种自取其辱式的孤独
作者为中医临床一线主治医师,中医硕士,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以文会友,诊务繁忙,不回复网络问诊及咨询。
看到一段话,觉得很有道理:把有价值的东西分享给不懂的人,是一种自取其辱式的孤独。
微信里面有许多的中医群,许多群都在讨论最近早餐是吃蛋奶还是喝粥的问题,有一个群讨论的尤其激烈,当然这些人多数都是中医爱好者,没几个正儿八经大夫,但我从来都是一言不发,聆听高论。正如我的预期,最终讨论失控,变成了滑稽的发泄。
早上喝包奶吃个鸡蛋,本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却被有些人说成是崇洋媚外,甚至上升到了爱不爱国,是否是汉奸的层面,真是让人无语又想偷笑,比听相声都逗。吃鸡蛋喝奶还是喝粥,多数人都是有时候喝粥吃油条,有时候也喝奶吃鸡蛋,一顿早饭的问题,至于如此上纲上线么。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由于中医整体和中医个人生存环境的不太顺畅,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许多中医与其拥护者其实心理非常脆弱敏感,有点像“被迫害妄想症”,这些人容不得半点对中医的置疑与反思,非常容易激惹。正因为不自信,所以有的人才会近乎失去理性地去排斥现代的一切东西。我上大学时,有一位老师给我们讲课的时候说,她当年读大学时,当别人问她学什么专业时,她都不敢说自己是学中医的,尤其是在西医面前,很普遍的心态。
如果整体去观看聆听那段早餐视频,中心思想无非是让孩子早饭增加营养,“不要喝粥”只是顺口一说,目的是突出强调加强蛋白质摄入,这并没有原则性的错误。可是却招致许多人打着中医旗号近乎疯狂的攻击,蹭热点。
有些人的确不适合吃鸡蛋牛奶,需要忌口,但也有不少人也不适合喝粥,比如血糖高的患者,升血糖很快。不能因为一部分人不适合,就让所有人都跟着不吃不喝。有些人对面粉过敏,不能吃馒头,难道也让所有人都不能吃馒头不成。所以,个人以为,早晨吃点鸡蛋喝点奶,对绝大多数的正常人而言,并不是多么大罪过与无知的事情,对身体是否产生像有些人宣传的那样大的危害,这个很难去考证。
中医虽然产生于古代,但是也一直在发展变化,适应时代。不能因为自己是中医或者是中医粉,就看不惯现代的一切新生事物,认为现在的都是不合理的。没有手机网络,恐怕许多人连喷都不敢喷,无法过嘴瘾。酸溜溜的讨论,没有任何意义。作为中医人,什么时候能克服这种不自信心理状态,以自然与自信的心态做学问,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
人生苦短,千万不要扯淡,每天看病思考,看书总结,已经很累了,所以不愿在任何人身上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我们远离这些人就是了。
更多干货文章,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