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悼念我的一位患者

悼念我的一位患者


#中医与人生#医患沟通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务实求真,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与其说是一位患者,不如说是一位朋友,一位长辈,因为患者这个标签,本身就是不确定的,人为性的。

2009年春,我开始在济南千佛山医院实习,结识了患者一家,她老伴姓张,我称呼张叔,称呼她为婶子。我给她开过中药,针灸过,他们夫妻二人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但是人特别淳朴善良,像极了我们的父母。人一旦三观相合,医患这层本不应该存在的芥蒂与面纱就会瞬间滑落,变成赤诚相待的朋友。

张叔与婶子经常让我去他们家吃饭,上大学那会确实艰苦,去了就是给我改善生活,婶子知道我喜欢喝粗粮粥,于是每次都是提前熬好,味道特别香。吃过婶子包的大肉块的肉包子,吃过她做的一桌子丰盛的菜肴,也喝过张叔自己用葡萄酿制的红酒,还有他们用花生米、咸菜丁、黄豆熬制的猪皮冻……有一年中秋节就是在张叔家过的。

张叔喜欢钓鱼,喜欢骑摩托车,有一次在他们家吃完晚饭,张叔还骑着摩托车送我到宿舍楼下,张叔还给我介绍过一个中医坐堂的兼职工作,贴补我那是特别拮据的大学生活。张叔和婶子与我聊天,基本没有客套,都是那种特别实在的话,如同父母的关怀与鼓励,一口济南话,很是好听。婶子自从年轻身体就不是太好,张叔照顾婶子很上心,也很细心,他对我说“你婶子当年侍候我家老人尽心尽力,所以我肯定要对她好”,婶子坐在一旁,满脸都是幸福的微笑……

毕业以之后,回过一次济南,看了许多人,其中就去了张叔家。本打算今年五一再去济南看看他们,结果被安排去了发热门诊,加上疫情,也就没去成。婶子前几天因病去世,享年63岁,我打电话给张叔,他哭了……想想十多年前的某个夏季的黄昏,我与张叔婶子在他们家小院子的无花果树下喝茶,成了永久的回忆。

患者与医生都是人,人都有情感,只不过被一些社会规则把医患之间的关系搞得支离破碎,神经兮兮,相互绑架。实际上,传统文化中的医患关系,可能是最具有人文性质的,也是最利于疾病康复与医生生存发展的。

愿婶子在另一个世界一切安好!

想看更多文章,订阅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