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你不是相信中医,只不过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你不是相信中医,只不过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由于各种因素的交织,
国内许多人对中医的认识并不是太客观。
有些人认为中医就是忽悠,
根本不治病还有副作用。
也有些人认为中医是超现代科学,
随便再骂上几声现代医学。
当然,
更多的人认为西医治疗急诊,
中医可以调理一些慢性疾病或者养生,
只不过好的中医不好找。

好的中医真的不好找么?
并非如此,
好中医遍地都是,
只不过有时候真的要靠缘分。
名医成名这里面有许多偶然与运气因素,
所以一些普通中医水平并不一定差,
尤其在某些疾病方面,
可能有自己的独家体会心得,
这个很正常。
所以有人看完名医无效,
就直接把整个中医否定,
这是不太客观清醒的。
名医也不是啥病都会治,
百病皆治那是神仙不是医生。
所以自古以来,
几乎没人自称是某地第一高手,
只不过有人擅长内科杂病,
有人擅长妇科或儿科,
有人擅长骨伤或皮肤科而已。
有人说中医不分科,
其实中医古代也是分科的,
稍微懂点中国医学史的人都知道,
并且哪个地区越发达分科越明确,
所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不能有名医神医情节。

进入现代社会,
经济的快速发展,
让患者选择就医的余地大了起来,
几乎是想去哪看病就去哪看病,
哪怕是一个很小的伤风感冒,
都有可能大半夜挂三甲医院急诊。
我前面的文章提过,
其实许多外感疾病中医治疗更适合,
中医就是治疗外感疾病起家的,
比如伤寒学派温病学派,
还有表里双解的流派,
都是主要针对外感疾病。
中医处理外感疾病,
不是单纯杀菌消炎抗病毒那么简单,
而是还可以调节免疫等其它机制,
这是中医的优势。

一些患者甚至许多中医大夫,
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由于自己过分焦虑的性格,
过早运用一些西药猛药。
从中医的观点来看,
许多抗生素都属于猛药,
杀菌效果好,
但是事物都是两面性,
过早过量运用,
无异于饮鸩止渴,
对身体正常气机影响也大,
有些都是终生的危害。
猛药不是不能用,
而是要在该用的时候再用,
而不是提前运用或者过量运用。

出现了问题,
有的人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开始对西医的一切失望透顶,
甚至对其辅助检查都抗拒。
而变得只相信中医,
甚至只相信中医里面的某一学派,
对其他学派都当成歪理越说。
比如有些患者只认经方,
要是看到你开的方子不是经方,
就认为对面这个大夫水平不行,
这是非常极端的。
从古至今人们为了应对疾病,
产生了许多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每一种都有其适应症。
不论中医是这样,
西医也是这样,
所以得了病要综合去考虑,
适合中医保守就中医保守,
适合西医保守就西医保守,
适合微创就微创,
适合手术就手术。
不要出现悲剧。
本来适合尽早手术治疗,
却因为自己参加了什么学习班,
总把疾病放在一个中医公式里徘徊,
最终贻误了病情,
丧失了机会。
江山父母能容我,
不使人间造孽钱,
中医也好西医也罢,
正确引导患者很关键,
不能仅仅为了自己或者行业的利益,
所以中医西医应相互学习,
可以不会用对方的方法去治疗,
但最起码了解对方的短处长处,
让病人少走弯路不走极端。

更多干货文章,订阅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