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说说中医同行是冤家这回事

说说中医同行是冤家这回事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有一句谚语,同行是冤家,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古人留下来的谚语,往往是反应了最真实,最客观又最淳朴的道理。郭德纲说,只有同行才是赤裸裸的仇恨,可谓一针见血。相比较于现代行业,诸如中医等传统行业,同行是冤家这句话体现的更是淋漓尽致。

小时候看《新白娘子传奇》,许仙在镇江医名大起,抢了三黄祖师会的风头,于是老大夫张德安用鹤顶红毒死要饭的乞丐婆孙,然后嫁祸保安堂许仙,想要致许仙于死地。如果小说是虚构的话,那么九十年代老家发生过一起细思极恐的事件,却是真实的。一位老中医在我们当地很有名气,他得长子长孙开着诊所,他的另一个儿子在200米左右的地方也开了诊所,两个诊所都是靠着老中医的名气。老中医在每家诊所轮流坐诊一周,后来老中医去世了,两个诊所就慢慢拉开了距离。

叔侄两人在街上各开一家诊所,叔叔的诊所人满为患,据老百姓流传侄子最终动了杀机。花大钱顾了一群杀手,谁知拿炸药包的杀手还未把炸药包扔进院子,不知为何突然爆炸,被炸个粉身碎骨,无影无踪,只在树上发现一块大腿之肉,惨不忍睹……如果炸药包被扔进院子,估计要死许多人,因为那是个冬季,全是看病的,最多的是儿童,其次是老人。

人性之恶,以至于此,本为救死扶伤之职业,反而走上这条道路,大概都是因为同行是冤家,同行相嫉这句话。

无论从人类心理学来分析,还是从动物界的领地意识去分析,所谓同行是冤家,或者同行相嫉都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没必要去故意掩盖回避,这种情感不会因掩盖回避就不存在了,那只是掩耳盗铃而已。自然的情感最难改变,比如为什么爱情是永恒的话题,为什么母爱是无限的伟大,因为无论爱情也好,母爱也罢这都是自然的情感,只有有了这种情感,人类才能不断繁衍下去,如果世上没了爱情,没了母爱,后果不堪设想。

动物界有领地意识,其实人类和这差不多,只不过换个说法而已。可以看看猴群中的猴王争夺战,人类只不过是它们的翻版而已,只不过斗争形式更高级。比如中国目前的在地球上处境,最大的霸主不停打压,周围的邻居没一个希望你好,遭到孤立,这不光是因为意识形态或者文化差异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无论文化与意识形态,放到中国目前这个位置上,都会是一样的“待遇”。

大到国与国,小到人与人,道理是一样。为什么中医内部不团结,又很保守,甚至相互拆台,见不得别人好?这说明中医行业的劳动完全没有达到饱和度,如果每个人都具有永远看不完的患者,就像许多西医院一样,不差病人,整个行业谁还会有精力去相互嫉妒。无非是因为多数人还有余力,还有精力去观察别人。看到别人比自己好,就心生不快,内心深处无法接受。

嫉妒这种心理,其实是源于人类自大的心理缺陷,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说白了就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高估了自己所拥有名分的价值,而低估了别人的能力。比如中医同行,许多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前辈或者师兄做大做强,而接受不了自己的同学甚至师弟做强。高估了自己,想当然以为比自己年青的后生能力肯定不如自己,因此无法接受这种逆袭。

这只是一个例子而已,这个道理普遍存在,还有许多同行可以接受三甲医院的中医做大做强,但接受不了小诊所的中医大夫做大做强,还是因为内心深处低估了别人,高估了平台名分。事实上,晚毕业几年的师弟师妹,在小诊所行医的中医水平就一定差吗?这可不见得,许多人选择小诊所不是因为自己水平不行,而是喜欢这样的工作环境而已。一些很年青的中医师弟师妹其实水平并不差,无论基础知识还是实现技能,水平都可以。还有学历,可以接受高学历的做大做强,但是接受不了比自己学历低的同行做大做强……数之可千,推之可万。

因为嫉妒源于自大,所以并非只有弱者嫉妒强者,强者依然会嫉妒弱者,甚至更为严重。就中医而言,许多中医成名前都遭受过打压,但是一旦成名之后,打压起同行来手段更过之而无不及,翻身农奴把歌唱,若再去打压别人,手段会更残忍,不信你就去读史书。

这种从上到下的嫉妒,源于人类寻求安全感的心理,总感觉自己位置受到威胁。古代有一些名医对患者可谓医者仁心,但是就是同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甚至相互攻击谩骂。当今社会也是如此,位置越高名气越大的中医,有些心理越脆弱,听见有人赞美其他普通中医大夫几句,心里就接受不了,痛苦万分,情绪失控。这就是名气虽大,但是人生境界没有与之并轨。

说实话,也有些同行相嫉是患者挑拨的,可能是无意的,但是后果不好。比如有些中医看诊时告诉病人吃某种食物或者搭配的药物,患者可能又去问别的中医,把前面都省掉,径直问当前中医这种食物或者搭配药物可不可以吃。万一后面这个大夫说没必要,那就惨了,患者再去一传话,本来敏感的关系就会起波澜。

我觉得每一位中医大夫都应该有一种患者思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同行是冤家的弊端。就是把自己想象成患者,以此为基点考虑一切问题,适合看西医的就让患者看西医,没必要维护自己面子。只要符合患者的利益就去做,就去说,一切为了方便患者,如果每一位中医大夫都能有如此胸怀与境界,中医同行就不会有冤家了。

更多干货文章,订阅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