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所谓中药毒副作用,许多都是煮药不当造成的!

所谓中药毒副作用,许多都是煮药不当造成的!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

现代人越来越懒,许多患者都是打着工作忙或者不会煎煮的借口,逃避自己煎煮中药而让药店代煎。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能自己煎煮中药就不要代煎,自己煎煮的中药不仅疗效好,而且还有许多其它优势。

前段时间有位患者来看恶心呕吐,反复发作,开了五副药。患者服药期间可能因为外感受凉原因,恶心呕吐加重了,于是患者通过微信把处方照片发给了我,并且详细描述了病情变化。我根据这些信息,又在原方的基础上只加了一味药,10克,复诊时患者述说呕吐大减。

如果代煎中药,一次性煎煮出来,如果由于各种因素病情出现了变化,加药是没有这么灵活的,这也是自己煎煮中药的一个优势。有些细心的患者,每次我处方完毕以后自己拍摄一份,万一服药期间出现感冒或者饮食不慎等,可以拿着处方在网上咨询我。而有些人心就比较粗,上来就问感冒了或者来月经了药还能不能喝,甚至连名字也不告诉我,我也不知是谁。说实话,即便告诉我名字,见不到处方,我也无法做不出判断,一天几十张处方,又不是你一个患者,谁也不可能完全记住。

自己煎煮中药,其实很简单,并没有想象中的复杂。我的煎药方法就贴在诊室的墙壁上,如果完全用心看明白,感冒药的煎煮,从开始到收取药汁,时间不会超过20分钟。只有20分钟,即便感冒打吊瓶,20分钟也打不完吧,还不算去医院的来回时间。普通疾病,从开始加水熬药到收取药汁最多也就半小时左右。煎煮多长时间,共煎取多少药汁,何时服用,每次服用多少,如何加热,如何忌口,有些药物后下等各种细节,里面都有。

不必纠结加多少水,因为每个人,每次看病的药物都不同,医生也无法真切界定。第一次熬药,加水心里肯定没数,但第二次心里就有数了,加多少水能熬出来300毫升就甚为明了。熬上几次药,就会轻车熟路,基本上吃晚饭的同时,药就熬好了,一点都不耽误事。

正确的煎煮中药,不仅可以确保疗效,还可以回避或者减少药物毒副作用。所以,我既反对中药无毒副作用的说法,也反对夸大中药毒副作用的说法。姑且撇开患者具体病情不谈,有些所谓药物毒副作用是煎煮中药不当造成的。比如山豆根这味药,治疗咽喉疾病很好用,但我基本不用。因为山豆根不能长时间煎煮,只能短时间煎煮,长时间煎煮会有肝毒性物质出现,有造成急性肝损伤的风险。有时即便医生药房反复交代要后下,可能仍然会有一些患者我行我素,医从性太差,不后下甚至长时间煎煮,出了问题这到底是谁的责任呢?

中国古人很聪明,发明了汤剂,不仅服用方便,不用大把吃药,精华全在一碗药汁里面。还可以用火煮熟减毒,比如山药芋头,生的外皮有毒,许多人削山药皮手会瘙痒不适,但是煮熟就是美味无毒的补品。

所以,我一直主张运用平和无毒的药物去治病,不到生命危急关头,没必要去冒险。平和无毒药物,有时可能见效慢,如果病人等不及,顶多骂你是庸医,影响点个人名声而已。但是患者一旦被猛药造成身体损害,我们一辈子良心不安。两者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煎煮中药的几个误区一定要明白。第一,各种中药电动煎药罐,多数很不靠谱,牵涉商家利益,不便多说,所以我让患者一定要用砂锅在煤气或炉子上煎煮中药。

第二,中药绝不是煎煮时间越长越好,时间太长,植物细胞里面色素、树脂等出来,对肾脏有一定损伤。中药其实很平和,有毒中药谁也不敢大量用,但是许多中药肝肾损伤和长时间煎煮有一定关系,这个问题被许多人忽略。

以前在济南接触过一位肾功能不全患者,当初并没有大的疾病,但是有钱,整天找名医开补药吃。自己买了一把电热煎药壶,插上电自动煎药也方便,一煮中药就是一下午,好几个小时,最后出现肾功能不全。罪魁祸首就是把煎煮中药,想当然地当成炖鱼炖豆腐,时间越长越好,大错特错!

第三,中药也不是每次喝的越多越好,尤其有些胃病患者,每次喝上几百毫升白开水都难受,何况是药。所以,有些人喝药胃不舒服,原来是因为每次喝的太多导致,每次少喝一点即可。

第四,根据张仲景《伤寒论》启示,煎煮药物前,可以把一些大块药物弄碎,比如白术,可以掰成小块,比较硬的可以在蒜臼子里面捣一捣,对药物有效成分出来大有裨益,还能节省煎煮时间。

为了方便与读者交流,微信人数已满,故此开通微博,分享即时医案与学习心得以及中医科普等,回答读者咨询。微博搜索“赵岩中医”即可搜索到赵医生微博,关注即可。诚心交流者,欢迎。无聊杠精者,不送。

更多干货文章,订阅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