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雄莫问出身,刀锋剑利即可
写在前面:
写文章主要是出于中医爱好,为了个人发泄,其次就是给我的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没有做中医科普的本事和义务,有病就去看医生,不提供任何咨询与治疗意见。
在目前的医疗形势下,青年中医想把中医踏踏实实真正做好,举步维艰,用着四个字形容毫不夸张。
在山东省西部某市级综合医院中医科,有我一个校友,虽然年龄差别不少,但因为同样热爱中医,脾气秉性相投,所以有时经常交流寒暄一下。他走过的路,我也大体了解,研究生毕业去中医科报道,本来精湛的中医医术反而成了自己的劣势,因为给很多同事带来了一种危机感。所以,始终没有给他安排中医门诊,这里面的猫腻,你懂的。后来无意间,一个副院长的朋友找他看了几次病,吃了些中药感觉疗效很好,于是向副院长提及此事。后来的事,我没有多问,最后在副院长的干预下,如愿以偿在三甲医院有了自己的中医门诊,现在也是一方名医,算是比较成功。
我们反思,他的成功其实主要来源于“幸运”,如果没有无意间诊病的“幸运”经历,他依然再黑暗的道路上摸索。但是,对于大多数想踏实从事中医的青年,都没有这么幸运。
对于体制外的青年中医,道路更为艰难,所以,年龄的劣势,身份的劣势,头衔的劣势,很容易引来患者的不信任,哪怕你有不错的医术。
说句实话,选择在体制外从事中医的青年,不是因为他水平低进不去医院,而是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刀锋剑利,能够独行江湖,应对各种纷争,不屑浑浑噩噩一生。
某些中医喜欢给自己找后台,明明不在某医院工作,却对人宣称是某医院专家,再加上一大堆头衔与兼职,罗列起来比会治的病还要多。年青中医也许需要后台,但不是这些,每一个被你治好的病人才是你真正的后台,一辈子的后台。
有许多外地患者来就诊,我其实不主张外地患者奔波劳碌远道而来,殊不知当地可能就有水平很高的中医。我对济南比较熟悉,有些患者我私下推荐给当地的一些中医,人品和医术比较了解,疗效都很好。
十里之内,必有忠信,百里之内,必有良医。
愿天下每一位中医的医术水平不用太高,对得起自己的头衔、荣誉、名气、所在医院,还有头上的须发即可。
扫一扫关注我
点击,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