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能走传统武术的后路
此为个人行医日志,作者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
经常在网上看到某些太极大师被散打人员狂殴的视频,心中颇有感慨,这与中医何其相似。打架,重要的逮住敌人要害,一招毙命。治病,重要的也是逮住疾病要害,一招毙命。为什么有些传统武术大师被狂殴,因为这些人表演的痕迹太重,各种动作套路,与其说是打架,不如说是体操舞蹈表演。
中医也是,许多术语或者案例都是为了展示给患者(观众)看的,如果没有找到疾病的要害部位,治疗效果不会有大样本普遍意义上的本质突破,即便偶尔有疗效异乎寻常,也属于个案。比如肺结核,古代属于四大难症,死亡率很高,但是后来人们发现了其要害——结核杆菌,所以整体治愈率有了天壤之别。
蛇打七寸,这个很关键。我小时候一直比较矮小,受到的教育也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小不忍则乱大谋”。有一次一个年龄比我大,身高高出我一头的同学老找茬,无奈我自卫反击。按说,打架不在一个重量级别上,但是一开打我就死死抱住其腰部,然后他用拳头敲击我的后背。
出其不意,我伸出右手向上死死扣住他的脖子,那时指甲比较长,深深插到肉里面去了,鲜红的热血滴落在我的脸上。虽然对方继续敲击我的后背,但是我掐住其脖子死死不松手,僵持了片刻,最终理所当然把他制服。当时若掐住动脉窦,估计能杀死,最起码可以导致血压下降休克。几十年过去了,至今看到我,透过眼神还可以看出他丝丝的畏惧。
当今中医就如同传统武术,有时过分注重套路,注重花架子,甚至自己发明各种理论与套路。殊不知要快速打败对手,要根据自己的优势,然后找到疾病的七寸,猛虎掏心,一招毙命。而不是不停地在对手面前比划,做各种动作套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我们看古代许多医家医案,并不都是初战告捷,往往是反复折腾,摸清对方实力与意图,然后来个猛虎掏心,甚至多次掏心都掏不着,很常见,也很务实。
中药石膏退热不如西药美林激素,中药丹参改善心脏供血比不上硝酸甘油,中药瓦楞子抑制胃酸也比不上奥美拉唑……面对疾病,天然药物与合成药物经常不在一个重量级别上。级别越低,技巧显得更为重要,所以中医难学,古人云,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至今,面对几乎所有疾病,我的治疗效果也没有大样本普遍意义上的本质突破,即便偶尔有一类疾病略有治疗心得,也是不断推翻与修正自我,因为总有许多疗效不好的。症状缓解不代表疾病治愈,这是我经常给患者说的。2020,依然坚持务实、求真,不忘初心!不说大话,不吹不拍,不骄傲,不气馁。
更多干货文章,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