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都比较保守,这算不上毛病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
几年前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进修期间,有位主任对我说,“你们中医都是保守的”。还有一位主任对我说,“小赵,你们中医要想立住脚,手里必须要有绝活”。在许多人的眼里,中医都很保守,有什么绝招是不会轻易对人讲的。不过,话说回来,中医保守一些也不算大毛病。
比如有许多民间的方法,也确实可以治疗一些疾病,而且疗效还不错,很多家庭好几代人都以此为生。比如有些人本身不是医生,但是会制作家传的膏药,有些可以治疗面瘫,有些可以治疗关节疼痛,并且的确有效。这是他们的饭碗,不会轻易告诉别人制作方法还有药物组成。
其实医生也是如此,尤其是中医,说到底是技术人员,当上专家是莫大的荣耀。一位老大夫对一位年青大夫说,“专家,就是别人治不了的病你能治,或者别人治疗效果很差,但是你的疗效却很好,这就是专家”。言外之意,物以稀为贵,如果你掌握的方法别人都会了,你就不是专家了。
对中医而言,格外重视经验与实践,如果别人有心得,不轻易告诉你,这很正常,不能以保守为借口道德绑架任何人,包括你的老师。不愿意说就不说,激将也没用,想说就说,看心情。如果感情到了一定程度,或者别人认为你的确有资格去传承,自然会告诉你。
所以,一群互不相识的中医同行聚在一起,幻想着每个人都把压箱底的经验心得分享出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即便有人把经验心得分享出来,也未必能够得到感恩,说不定还会招来置疑或批判。中医本身也是江湖,拉帮结派,勾心斗角,枪打出头鸟,比比皆是。看过《新白娘子传奇》电视剧的都知道,许仙在镇江名声鹊起,却招来同行三皇祖师会的打压。中医的江湖,有些人是真看不懂,有些人是误解,甚至也有些人会揣着明白装糊涂。
许多中医都不愿意收徒弟,因为看到了中医江湖内许多师徒闹翻的悲剧,老死不相往来这算是轻的,到处说老师坏话的学生也不是没有,并不是攻击老师的学术观点,而是直接攻击老师的做人风格,这点非常令人寒心!
中医的保守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也不是这个时代的问题,从古至今一直就有。但是,有经验的临床医师,如果能听到只字片语,哪怕是随口一说的评论,结合自己已往的实践,也可能会有很大的收获。
有一位同行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他有一个朋友,家里有治疗耳鸣的祖传药方,配成药丸吃有效。这位同行也没好意思向朋友索取,他朋友也压根没有向外人透露的意思。不过,有一次一起吃饭,朋友的家属谈话之中无意说出了一味药。这位同行如获至宝,他很聪明,仔细一琢磨,又回家翻了一下书籍,从此治疗耳鸣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有悟性的中医,即便遇到再保守的人,只要一起交流,也能寻找到蛛丝马迹,发现其闪光点,这一切都是缘分。
更多干货文章,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