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粉丝反馈
一直很想把中医调理身体的心得分享给大家却又懒得动笔,而今为了想要得到的亲笔签名书成了这次提笔的动力。
这几年我的身体差得像个烂摊子,连自己都有点嫌弃。先天不足,后天耗损又太大,人还没到中年,身体已经虚弱得连手洗衣服都成问题了。因为身体长期不好,导致工作总也不顺。失意的人生自然更能体会到世间的人情冷暖。
所幸,去年夏天无意中关注了“”和“”,从此爱上了中医并开始听《道德经》,还琢磨着用中药调理身体。吃中药半年多时间,感觉身体正在逐步恢复正常。
刚开始,根据的文章内容,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调理身体的思路:先疏泄。疏通肝气,去湿寒,再补脾,把脾胃调理好了再补益肝肾。因为对中医知识的匮乏,在调理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
身体太虚,不敢直接疏泄。于是早上吃补中益气丸,中午吃逍遥丸,晚上吃归脾丸,感觉消化越来越不好,总觉得中焦堵住了,吃的东西搁在胃里下不去,用手按腹部也是硬硬的。身边有人建议我用四磨汤,结果三副药吃完,身体不但没通,反而更虚了,虚到动不动就发虚热,出虚汗,呼吸问题也更厉害(自己配的方子,用了红参和沉香),赶紧用山萸肉和怀山药煮水喝。之后去看中医,给我开了五副疏肝气化郁结的药,吃到第三天,腹部的硬块可以推动了,脸上的斑也很快褪去,但脸色越发暗淡,睡觉总是受惊吓,有一种魂要脱离身体的感觉,自然失眠到天亮。没办法,换个中医看,给我开的补益药,吃了两副,感冒了,之后又是严重的消化不良,每次吃完饭就肚子涨。结合的内容,我明白了身体虚弱的人用药要泄中带补,补中带泄,而且量要少,才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求人不得,只好求己。静下心反复看的那些中医文章和音频,同时还听听《道德经》,开始用玉灵膏吃了一段时间,脸上有了血色后用血俯逐瘀汤泡脚,中午再吃一次逍遥丸,发现睡眠变得很好,每晚一觉睡到天亮。大便正常了,背部也没那么酸痛了,生理期的很多不适感也消失,感觉人生真是很美好。
可惜前段时间跟家人之间的摩擦闹了情绪,肝火冲脑好几天,意识到这样对身体伤害太大,听《道德经》的同时,每晚听南怀瑾讲解的《金刚经》。正好又看到写的越鞠保和丸,就吃了三天用来解郁结,随后喝山药水和六味地黄丸补虚。正好是过年期间,没敢大吃大喝,一直吃得很清淡,再加每天适量的运动,心境平和了,身体也舒爽了很多。
当然,像我这样体弱的人,免不了动不动就感冒,而且从小就那样,用了的治感冒方法后,再也没有感冒过,至少每次都能把感冒扼杀在摇篮里。
去年入秋的第一场雨刚袭来,我的鼻子就成了关不住的水龙头,一个劲儿地流清水鼻涕,还连着不停打喷嚏,鼻塞。感冒药一吃就好,停吃了便又犯。改吃玉屏风散,前两天有效,之后就没效果。我便想起讲的加味藿香正气丸可以去中焦的湿寒,结果吃了一天就好转,三天之后完全康复。放在以前,这种感冒要熬上20来天才能恢复。自己总结了一下,那时候夏天刚过,体内湿寒重,又卫气不固中气不足,秋风秋雨一来便风吹草动。这是我通过第一次尝到了中医的甜头。
到了深秋,又感冒。这次除了上次的症状还有喉咙不舒服。再吃藿香正气丸没有任何效果,于是脑子里不停搜索的内容,然后泡紫苏叶喝,有所好转。只是晚上喉咙干涩痒,很难受,知道马上又要由咽炎转变成呼吸道感染,然后再咳喘个20来天,因为以前一直这样。躺在床上经过一番思索之后,想到自己身体一直阴虚,就吞下了一把六味地黄丸,一小时之后喉咙竟然舒服了。第二天晚上又吃了一次,然后感冒好了,喉咙也好了。但是出现了干咳,泡了三天的甘草片吃好了。再一次感受到中医的不可思议。
最后一次感冒发生在大范围的流感期间。鼻子堵得睡觉都是张嘴呼吸。自己抓了些疏通鼻子的中药吃没用,正好的治流感文章来了,赶紧煮怀山药喝,喝了两天感冒就好了。看着身边那么多人吃药挂水退烧,烧钱烧得不亦乐乎,而我的建议对他们来说没有可信性,内心感叹了好些天。
我身边的人,第二个受益于中医的是我老妈,她相对还是很信任我的。在我的建议下,按的方法,先给她喝了三天的酸枣仁汤,然后早上一次补中益气丸,傍晚六味地黄丸,晚上归脾丸,困扰她多年的失眠便秘疲乏咽痛都好了。
流感期间她也感冒了,感冒过后的咳喘拖了很长时间,喝甘草水无效的情况下,连喝了2瓶夏半露,咳速停,咳喘宁加消炎药之类,没有好转。我想肯定身体太虚的缘故,给她买了两盒百令胶囊,吃到第二天已经好转了。因为之前看到介绍的虫草花,想到百令胶囊是虫草菌丝体,更容易被身体吸收,肺肾双补,价格也实惠,没想到效果这么好。
也许对一个懂中医的人来说,中医无非就是阴阳辨证,虚实判断,补泄手段,但对一个体弱多病而又无知的人来说,中医是另一个神奇而又玄妙的世界。
感谢,感谢和的工作人员,是你们的无私奉献、辛苦劳作,让每一个有缘遇见你们的人,从身体到心灵都能受益无穷。
文.米儿
编.云少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版权归本号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