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总是很疲惫?记性不太好?试试它吧!
#中药新视角
“中药新视角”系列文章并非纯中医理论知识,而是从现代科学和营养学角度对食疗养生及药食同源食材进行解读,以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启迪智慧,为理解古人的智慧提供新视角、新思路。
有人说,大脑和神经的保质期只有30余年。
过了青壮年后,会开始逐渐退化衰老,更有甚者会出现“滑铁卢式”衰老。
上一秒准备干的事下一秒就忘了,刚刚收拾起来的东西转个头就忘了放哪里了,打着电话找手机,提着笔找笔。
一看书就头痛,看见熟悉的人却叫不出来名字,搞不清楚时间,容易忘事容易分心,话到嘴边就是说不出来,语言不利索。
晚上要么失眠要么多梦,白天要么疲惫要么烦躁。
这些可能都意味着,大脑和神经正在偷偷衰退。
虽然我们的年龄都会越来越大,衰老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但是,我们可以尽自己所能,将这个衰老的进程延缓一下。
今天亦茹就为大家介绍一种能够帮助我们“修复”或是“再塑造”大脑和神经的一种本草:黄芪。
补气与神经系统
我们都知道,黄芪是很出名的补气中药。每当我们的身体出现气虚、大气下陷之类的问题之时,中医调理中往往都会用到一些黄芪。
殊不知,黄芪这种补气的本领,在神经系统的调养方面也是有所体现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亦茹细细道来。
黄芪的补气、和正本领毋庸置疑,但是如果细分到微观层面,益的气究竟是哪些脏腑的气,扶的正又是哪些器官的正?
再往更深处的微观走,补气和扶正让细胞发生了哪些改变?
这些都是学者们一直在不断探索和研究着的。
要知道,所谓微观环境并非是单一因素框架,而是很多很多细微的分子、物质等构成的有机网络体系。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句俗语。
微观世界也是一样的道理。
对人这个“整体”来说,脏腑器官是“部分”,它们各司其职;
如果把脏腑单独拿出来看成一个“整体”,组成脏腑的细胞就是“部分”,它们也在各司其职;
如果把细胞单独拿出来看成一个“整体”,那细胞也会是一个“五脏齐全的小人儿”,里面的细胞器就像脏腑一样也在各司其职。
对于细胞这个“小人儿”来说,能量之源线粒体很可能就是其“气”和“阳”的象征。
近年来,有很多研究详细研讨了线粒体紊乱所致的氧化应激、能量代谢障碍等在中枢系统疾病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有研究证明,黄芪及其活性成分对线粒体诸多能力具有明确的调控本领,具有抗神经炎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抗氧化应激、促进神经的修复与再生等多重效应。
有学者推测,黄芪可能会通过保护线粒体正常代谢,从而稳定其类似于“气”的“细胞动力车间”生理能力。与此同时,激活线粒体保护性分子途径,构建抵抗神经损伤有机体系,促进神经的修复。
近年来,黄芪在抗中枢神经损伤、退变等方面研究亦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我们不妨一起来看一下吧。
改善学习和记忆能力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东西会越来越慢,记忆力会越来越差,刚刚放好的东西转头就不记得放在哪里了。
然后就会觉得自己很没用,很闹心,也会对未来感到惧怕。
研究人员发现,对于缓解这种问题,黄芪是有自己独特的本领的。
促神经修复
随着神经的逐渐衰老和损伤,我们会感觉到脑子越来越“不好用”。
这种时候,神经修复和再生能力是脑子能否变得“好使”的关键所在。
神经修复和再生,并不是很简单的事。
这一过程由神经元轴突再生长、髓鞘结构的重建、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等多种细胞活动组成,受神经炎症、胶质瘢痕生成、凋亡细胞碎片堆积等影响,涉及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等复合因素,与多种信号通路或分子密切相关。
简而言之,就是需要很多的部门协调配合才行。
我们都知道,所谓“协调沟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没那么简单。
好在,黄芪有这个能力。
有研究显示,NGF/TrkA、BDNF/TrkB 对生理病理状态下神经的可塑性、修复再生等可进行调控,黄芪总苷则能通过升高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GF、BDNF、TrkA、TrkB水平,并降低p75NTR水平,以介导损伤后神经结构及能力的重塑。
不仅如此,黄芪甲苷还可上调NGF mRNA表达,增加短暂性前脑缺血模型大鼠海马DG区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人微管相关蛋白2双阳性细胞数量,促进海马区神经干细胞增殖及神经元方向分化,从而促进神经再生和大脑相关能力的恢复。
抗细胞凋亡
一个部门想要把工作做好,首先这个部门里面是需要有能干活的员工的,不然部门再大,里面没人干活,也是白搭。
大脑想要正常运转,里面也是需要有细胞这些“员工”的。
如果员工人员不够或是能力不行,对大脑的运转自然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的。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神经继发性损害过程中,神经元等凋亡、立体网络结构的破坏是导致神经本领急剧下降、病情迅速恶化的重要因素。其涉及细胞色素C大量释放、内质网应激、Ca离子超载、Caspase家族蛋白过度活化、B淋巴细胞瘤-2/Bax失调等微观病理改变,共同调控细胞生命活动。
研究表明,糖尿病脑病大鼠海马区乙酰胆碱酯酶、Caspase-3表达的上升可导致神经元大量凋亡及相关能力减退,而黄芪注射液则能降低AchE、Caspase-3水平,减少神经元凋亡,以改善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黄芪注射液可抑制海马区c-Jun氨基末端激酶3表达,提高海马及脑皮质区Bc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水平,以促进神经元存活,改善神经能力的缺失。
这就相当于,减少员工的离职情况,对在职员工进行培训,提升在职员工的业务能力,从而让部门工作完成得更好。
防范老年痴呆等问题
黄芪对于防范老年痴呆等神经退行性病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神经退行性病变。
神经退行性病变主要包括帕金森症和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普遍认为与神经递质系统相关,是一类逐渐恶化的多中心神经变性疾病,其病情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八岁手绘
虽然发病机制并不是十分明确,但是现代科学已经证实,血管的退化和衰老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
毛细血管的变形、血管网的改变与破坏、微循环的障碍是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等病程中重要的病理改变。
而微循环的障碍则能进一步加剧局部缺血缺氧变化,引起局部氧化应激反应、固有及外周免疫细胞的活化、神经炎症的发生、神经元的坏死与凋亡。
也正是因为如此,如果能够帮助把微循环恢复通畅,对老年痴呆等疾病的防范有着很大的好处。
这就不得不提黄芪的补气之功了。
我们都知道,气能推动血液的运行,如果气不足了,血液循环难免会出现问题,尤其是微循环。
中医认为,黄芪可以通过补气来改善血液的运行情况。这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也是成立的。
研究显示,黄芪注射液能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ICMA-1表达的升高,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缺氧诱导因子-1/VEGF 信号转导通路,提高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皮质微血管密度,促进脑内血管的新生;并能增加颅脑创伤后局部脑皮质血流速度,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减少血管内皮素合成与释放,改善局部供血。
血液循环恢复了,血管损伤得到了改善,相关疾病的发展进程自然也就得到延缓了。
抗神经炎症,抗疲劳
我们都知道,黄芪能够通过健脾益气而帮助我们缓解疲惫感。
现代研究发现,黄芪的这种本领与其良好的抗神经炎症能力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神经炎症是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病等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关键病理机制。其中,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以及血脑、血脊髓屏障损伤后外周免疫细胞的浸润是神经炎症发生、扩大的重要原因。
现代研究发现,黄芪注射液能降低气虚型患者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改善其易疲乏等临床症状。
神经炎症得到了抑制,神经结构得到了保护,整个人自然就会变得更加神采奕奕、容光焕发。
在此基础上,还能减轻炎性因子引发的认知能力损害,防范老年痴呆等疾病的发生,可谓是一举多得。
如您所见,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退行性病变是临床常见而复杂的疾病,到目前为止,这些都是医学方面需要攻克的难题。
好在我们有中医,有中草药。
黄芪及其活性成分在抗神经损伤、保护神经方面所呈现的良好的能力,为我们的医疗和科研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们这篇文章中所提到的这些研究,很可能是黄芪扶正益气之效在神经层面的一种解答,随着机制探索的不断深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研究成果。
黄芪的食用
黄芪用起来是很方便的,泡水喝就可以。
如果是普通人群,身体没什么大毛病,只是比较容易疲劳,觉得自己记性不太好,想保养一下。那么,只需要取3克黄芪,泡水喝就可以。这是一个比较平和的量,这样的量是可以长期喝的,坚持下去,喝个半年一年左右,身体会越来越好。
如果您觉得单调,可以取黄芪3克、枸杞子3克、山楂3克,泡水代茶饮。对于有热的人群,可以加上3克石斛,眼睛不舒服的人群可以加上3克菊花或者3克决明子,都是可以的。
如果已经是气虚了,需要补气,建议把黄芪的量增加到6克,枸杞子等的量也增加到6克。
曾经以为,老去是很遥远的一件事。
不知不觉间,我们却都已慢慢长大。
时光好不经用啊。
但是,即便光阴的脚步不曾停歇,我们也不必“躺平”,不必“弃疗”。
把握好当下,利用好本草,与身体对话,与心灵沟通。
群雁掠青檐,炊烟不辞岁岁山。
不管年龄几许,我们的精神世界从未老去。
[参考文献]
1. Yu Qian, An Zheni. Astragaloside IV protects cortical neurons in meningitis rats through the RhoA/ROCK2 pathway. Chinese Medicine Herald, 2021.
2. Lin Fei, Xi Zhaoqing, Xie Jinsong, etc. Based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qi and mitochondria, the mechanism of febrile disease's Weiqiying blood transmission is analyze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6.
3. Chen Yuhan, Shi Xiaopeng, Ma Shanbo, etc.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cerebral protective effect of the isoflavones from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Chinese Emergency Medicine, 2021.
4. Lin Fei, Guo Lili, Wang Jie. Explain the role of "Qi" in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the function of mitochondria.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4.
5. Li Yanling, Ding Huang, Fu Xinying, etc. Effects of astragaloside IV combined with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 on nerve repair after BMSCs transplantation in rats with cerebral ischemia.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2021.
6. Zhang Maolin, Zhang Liutong, Qiu Xingfan, etc.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tochondria and the "qi" in Chinese medicine.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1.
7. Qu Wenying, Xie Jianguo, Liang Anxin, etc. The effect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on nerve cell activity, cognitive function and Caspase-9 express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rats. Stroke and neurological diseases, 2021.
8. Song Yajuan, Ma Jinghong, Chen Shengqiang, etc. The effect of Astragalus extract on occlusal protein and tight junction protein 1 of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2021.
9. Su Lei, Fan Youming. Research progress on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astragaloside IV on acute ischemic stroke. Journal of Practical Chinese Medicine, 2021.
10. Wang Zhen, Lu Xiaoyan, Liu Lu.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Buyang Huanwu Decoction with different doses of astragalus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and its influence on nerve function and hemorheology. Journal of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Drugs, 2021.
11. Jin Qian, Wei Ruina.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astragalus extract on hippocampal neuron damage. 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1.
12. Wang Kaida, Wang Xingchen. Progress i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astragalus in the treat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1.
13. Yang Lin, Ma Ning, Chen Peili. Effects of total glycosides of astragalus on oxidative stress and apoptosis of nerve cells in rats with brain injury.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2021.
14. Tian Shasha. Research on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total saponins of astragalus against exercise fatigue in mice. Jiang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2021.
15. Zhao Xiaoyue, Sun Hechen, Zhou Xiaohong. Astragaloside IV promotes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neural stem cells to treat cerebral ischemia injury. He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1.
16. Huang Wangang, Yang Dongfeng, Feng Jialiang, etc. Astragaloside IV reduces the injury of MPP~+-induced Parkinson's disease SK-N-SH cell model through JAK2/STAT3 pathway.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2021.
17. Xu Nu, Wu Xiaojun.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astragaloside on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1.
18.Mitochondrial dynamics in adaptive and maladaptive cellular stress responses. Nat Cell Biol, 2018.
19. Zhou Longyun, Tian Zirui, Liu Shufen, etc.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astragalus o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toxicology.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2018.
20.ERmitochondria tethering by PDZD8 regulates Ca dynamics in mammalian neurons. Science, 2017.
21. Li Huhu, Wei Bing, Zeng Wenyun, etc.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Huangqi injection inhibiting hippocampal neuron apoptosis in diabetic rats. Tianj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
22. Su Chunhong, Sun Wen, Mao Lili, etc. Astragalus injection on reducing the oxidative stress damage of hippocampal neurons in perinatal asphyxiated rats. Chinese Electronic Journal of Obstetric Emergency, 2016.
23.Facilitation of axon regeneration by enhancing mitochondrial transport and rescuing energy deficits. J Cell Biol, 2016.
24. Zhang Li, Yang Shizhao, Zhang Hui. Astragalus promotes the regeneration and repair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Medical review, 2014.
25. Sun Zheng.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astragalus injection on neuronal mitochondrial function around cerebral hemorrhage in rats.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2011.
26. Pan Siyuan, Hou Jiayu, Jiang Mingying, etc.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astragalus o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of mice. Chinese Medicine Bulletin, 1986.
经典用心传承,经验从“新”验证。这里是中药新视角栏目,带您从生活走进科学,从中医走向世界。大家还希望了解哪些药食同源食材的相关前沿知识,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哦!
— THE END —
相关文章回顾
✲肝气不舒、胃口不好、皮肤不好、身体不好......您可能需要这种花!
更多相关文章请在内搜索
✲文章搜索指南
☃文章◎亦茹
☃编辑◎亦茹
☃审校◎紫叶
☃文中图片均已注明来源,未经授权请勿擅用。
的官方有如下四个,大家可以扫描二维码关注,除此之外皆属仿冒,请大家切勿上当!
本拥有之肖像权,如有未经允许,擅自使用者,本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由北京市中喆(沈阳)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本号将对任何未经授权转载、乱作商用以及经警告拒不删帖等侵权行为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