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药】中药知识——白芥子
#每日一药
01药用部位
为十字花科欧白芥属植物白芥的种子。
02别名
辣菜子。
03植物形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40~120厘米。茎直立,二纵棱,上部多分枝,被散生白色硬毛。叶互生,质薄,有柄;茎基部叶片大头羽状裂或近全裂,宽椭圆形或卵圆形,长6~12厘米,宽2~3厘米,顶裂片大,有侧裂片1~3对,边缘具疏齿;茎生叶较小,有短柄,向上裂片九渐少。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萼片4,绿色,直立,披针形或长圆形,基部具爪;雄蕊6,4长2短;雌蕊2心皮,子房长柱形,密被白色长刺毛。长角果圆柱形,果瓣在种子间缢缩成念珠状,果先端具扁平剑形的喙。种子近球形,淡黄色。花期4~6月。果期5~7月。
04产地分布
原产于欧洲。我国山西、辽宁、山东、四川、云南、新疆多有栽培。
05采收加工
春播于7~8月采收,秋播于5月中、下旬采收,待果实大部分出现黄色时割下全株,后熟数日,选晴天晒干,脱出子粒,簸除杂质即可入药。
06药材性状
种子呈球形,直径1.5~2.5毫米。表面灰白色至淡黄色,具细微的网纹,有明显的点状种脐。种皮薄而脆,破开后内有白色折叠的子叶,有油性。无臭,味辛辣,粉碎湿润后,有特殊的辛烈臭气。
07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归肺经、胃经。
08功效与作用
利气燥痰,散结消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09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用量3~10克;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穴位敷贴。主治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注,阴疽肿毒。
10药理研究
1、镇咳作用:炒白芥子醇提取物灌胃在浓氨水致咳实验中使小鼠的咳嗽次数明显减少,咳嗽的潜伏期明显的延长,镇咳效果明显。
2、祛痰作用:毛细玻管法中,白芥子水提取物、炒白芥子水提取物都有明显的祛痰作用,尤以白芥子水提取物大剂最组祛痰效果明显。
3、平喘作用:喷雾致喘法中,炒白芥子醚提取物对4%氯化乙酰胆碱诱发豚鼠哮喘有明显预防作用。
4、抗雄激素作用:以60%乙醇提取制得的白芥子总提取物和分段提取物Ⅰ、Ⅱ以及分离得到的白芥子苷给由丙酸睾酮诱发的去势小鼠灌胃,均能显著抑制去势小鼠的前列腺增生,降低小鼠血清酸性磷酸酶活性。
5、抗炎作用:白芥子苷能明显降低滤纸片埋藏引起的大鼠肉芽肿增生。
11化学成分
种子含芥子油苷,内有白芥子苷。还含脂肪油,芥子酶,芥子碱和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等氨基酸。又含4-羟基苯甲酰胆碱,4-羟基苯甲胺。
12使用禁忌
肺虚久咳,阴虚火旺者禁服。内服过量会引起呕吐、腹泻。白芥子油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能引起充血,灼痛,甚至发泡,皮肤过敏或溃破者忌外用。
13配伍药方
1、治痘疹入目,风眼疫眼,及焮热之眼目:白芥子(如食料者)一两,大蒜(杵烂)一钱,醋一钱。上三味,如麦饼,如钱大,贴足心。(《眼科锦囊》)
2、治伤寒后,肺中风冷,失音不语:白芥子五合(研碎),用酒煮令半熟,带热包裹熨项颈周延,冷则易之。(《普济方》芥子酒熨方)
3、治脚气肿痛:白芥子、白芷等分,为末,姜汁和,涂之。(《本草述钩元》)
4、治淋巴结核:白芥子、葱头各3克,捣烂,敷患处,隔日1次,每次4~5小时。[《中级医刊》1959,(8):566]
5、治风湿涎痰,结成痞块:外用白芥子为末,醋调敷患上。内用白芥子为末,神曲打糊丸梧子大。每服三钱,清晨参枣汤下。(《方脉正宗》)
6、治胸胁痰饮:白芥子五钱,白术一两。为末,枣肉和捣为丸,梧子大,每清晨白汤下百丸。(《本草汇言》引《摘玄方》)
7、治痰涎伏在心鬲上下,忽患胸背、手脚、颈项、腰胯隐痛不可忍,连筋骨,牵引钓痛,坐卧不宁,时时走易不定,或令人头痛不可举,或神意昏倦多睡,或饮食无味,痰唾稠黏,夜间喉中如锯声,多流睡涎,手脚重,腿冷痹,气脉不通等: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白芥子(真者)各等分。上为末,煮糊丸如梧子大,晒干,食后,临卧,淡姜汤或热水下五七丸至十丸。如痰猛气实,加数丸不妨,其效如神。(《三因方》控涎丹)
8、治老人痰气喘咳,胸满懒食:白芥子、紫苏子、萝卜子各洗净,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首,余次之,每剂不过三钱,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
来源:医学知识宝库
往期中药点击对应名称进入
千日红 小蓟 冬葵子
红芪
蜂房 桂枝 诃子 卤砂
厚朴 黑豆 金银花 鹿茸
麝香 芦荟 杜仲 伏神
灵香草 相思子 竹茹 没药
委陵菜 海金沙
鸡矢藤 神曲
金莲花
木贼
赭石
瓜子金
辛夷
桃仁
降香
佩兰
榧子 蕤仁 黄芪 喜树果
三叉苦
黄荆子 甜瓜子
鬼针草
浮小麦
远志
冬虫夏草
急性子
核桃仁
草果
草豆蔻
茺蔚子
荜澄茄 葫芦巴
荜茇 柿蒂
樟脑 儿茶 浮萍 荠菜
当归 槐花 番泻叶 肿节风
茜草 芦根 垂盆草 千里光
仙鹤草 半枝莲 冬凌草 白头翁
大青叶 蒺藜 薏米仁 绿豆
苍术 车前草 秦艽 红粉
桑葚 苦丁茶 芝麻 蝉花
穿山龙 半夏 桂皮 三棱
辣椒 水飞蓟 四季青 海藻
安息香 五灵脂 补骨脂 罗汉果
苦瓜 穿心莲 银耳 赤小豆
芡实 沙棘 佛手 桂花
无患子 巴豆 龙眼肉 茉莉花
半边莲 菝葜 王不留行
败酱草
伸筋草
路路通
夏枯草
益智仁
八角茴香
余甘子
糯稻根
川楝子
天仙子
木蝴蝶 牛蒡子 化橘红
女贞子
大腹皮
山楂
马蔺子
山茱萸
马兜铃
枳椇子
枳壳
苘麻子
土人参
青葙子 决明子
母丁香
亚麻籽
地肤子
冬瓜皮
白扁豆
藕节 薤白
刀豆
藁本
漏芦
紫草 绵萆薢
雷公藤
紫苑
续断
麻黄根
商陆
黄连
黄精
黄芩
拳参
浙贝母
高良姜
徐长卿
射干
党参
桔梗 前胡
泽泻
威灵仙
重楼
骨碎补
贯众
细辛
狗脊 金果榄
防己
百合 青木香
地榆
白芍
白蔹
仙茅
白及
四叶参
北沙参
防己
天葵子
延胡索
天花粉
天麻
川射干
川木香 川乌 川牛膝 千斤拨
山慈菇
山柰
山药
大蒜
野马追
了哥王
土大黄
三丫苦
蓼大青叶
玄参
珍珠母
生姜皮
全蝎
凤尾草
鬼针 草
走马胎
吉祥草 白屈菜
五指毛
铁包金
溪黄草
鸭脚木皮
鹰不泊
肾茶
叶下珠
苏合香
肉豆蔻
牛大力
凉粉草
土茯苓
广东海桐皮
海风藤
剑花
黄花倒水莲
葫芦 茶
黄皮核
广枣
红大戟
辣蓼 藜
广升麻
防风草
岗稔根
倒扣草
寻骨风
降香
梓实
菊苣
石蝉草
黄蜀葵
豆豉姜 楤木
半 枫荷
北豆根
草果
赤芍
地黄
粉葛
阿魏
荆芥穗
预知子
薄荷脑
苦地丁
水半夏
儿茶
韭菜子
蜂胶
苦参
莲须 灵香草
梅花
光慈姑
柿蒂
布渣叶 谷精草 茉莉根
鸡冠花
八月札 白僵蚕
白头翁
白英
藏青果
百草霜 百药煎
败酱草
人参须
赤阳子
川明参
峨参
八仙草 白药子
百蕊草
楮实
丁葵草
丁香枝
甘松
甘遂
谷芽
岗松根 红地榆
胡麻仁
鸡枞
巴豆霜
白石脂
槟榔 升麻 鱼腥草
麻黄
太子参 佩兰
杜鹃花
莪术
荷叶蒂
红曲
红木香
槐耳
白芨
肿节风
香橼
丝瓜络
小茴香 白芷
五加皮
火麻仁
桑螵蛸
独活
炉甘石
海金沙
蔓荆子
天冬
牡蛎
降香
青皮
叶下珠
瓦松
四季青
千年健
秦艽
穿山龙
蚕沙
油松节 蓖麻子
莲房 小蓟
千日红 鹿茸
阳起石
诃子
金樱子 石榴皮 蜂房 厚朴花
木槿皮
蛇蜕
硇砂
白苏子
苍术
淫羊藿 片姜黄
特别说明:本微信公众平台标明“来源”或“转自”的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平台所有,未标明的图文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公益科普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