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特刊】一个中医院护士驰援武汉的日记(四)
转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订阅号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IxOTkzMA==&mid=2648866481&idx=3&sn=d22e3c1b59d0f3885fed59c7b2fcd991
2020年2月7日
今天有两个好消息
今天有两个好消息,之前的两个危重病人经过治疗,都已经好转,虽然就现在而言,他们的病情仍处在重症中,但是相比于之前的状态,两人的病情真的好了很多。
39床的叔叔是最早一批进入病房的患者,他有严重糖尿病病史,入院时就已经有酮症酸中毒的表现。因为疾病的影响,他烦躁不安,意识也不是很清楚。不能配合吸氧、不能配合输液,拔监护、拔液体,血糖一路飙到25、26mmol/L。我们前脚刚劝完,他好像听懂了,但后脚就站在床边尿的哪里都是。后来,我们只能采用注射、口服、短时间输液等方法治疗,还为他下了尿管。一度,他是这个病房中最难搞的患者。
可今天,当我们接班时去看他的时候,他的意识好了很多,还会和我们打招呼,说自己好多了。交班的老师亲切的说,您今儿可表现不错哈。叔叔羞涩的说,给你们添麻烦了,我好多了。那一刻,我们都笑了,说只要您好了,就都好了。
上大学的时候,老师说糖尿病酮症的味道是烂苹果的味道,遇见一次一辈子都会记得。而我工作至今都没有遇到(骨科小护士实在太幸运了),但今天在39床的旁边,我闻到了,但这个烂苹果的味道因为病人的好转,也变得没那么难闻了。
另外一位表现好的患者是5床的老爷爷。他的病情很重,一度在给氧疗的情况下,指尖血氧饱和度只有70%多(正常人在95%以上)。之前的班上,看到他都是端坐呼吸、痛苦喘憋的样子,而通过几天的中西医配合治疗,今天的他状态好了很多。当我们喂他喝营养液(巨难喝)时,他能够大口大口的喝下去。我就问呀,爷爷,这个好喝吗?他说,好喝啊,我当这个是饮料,救命的饮料。接着,又继续喝。
救命的饮料,五个字,让我看到了人求生的强烈欲望。在这个病房内,很多患者,都是一家人,被分散在不同的救治医院。大家都在努力,在为彼此鼓励、加油,为彼此坚强的活下去。
我今天收到了一封微信,是41床家属传进来的。患者目前嗜睡状态,上着呼吸机。那是一封打气的微信。家属希望我们能告诉叔叔。从微信上,我知道了叔叔是家里唯一的军人,虽然有代沟,但晚辈们都特别愿意和他聊天,他是这个家里的顶梁柱。所有的家人都在等他回家,希望他能坚持下去。我不知道他是否还能听见外界的声音,但是我还是在床旁读给了他听。
我不知道她的外甥女(发微信的人)今年多大,但是我想应该和我差不多吧。我试着用年轻人的口吻读出来,用一个等着伯伯回家的孩子的口吻读出来,真的希望他能够听见,能够记住坚持下去。
又下班了。武汉的夜幕已来临。走在马路上,没有什么人,能看到的人要么是来自各地医疗队的我们,再就是在各个小区坚守防疫岗位的人。每当我们路过一个岗哨时,都会有人热情的对我们说,谢谢你们来武汉。周边的高层楼宇上都打上了“武汉加油、中国必胜”的字样。加油吧,小护士,有整个城市、整个国家和你一起在努力,加油,中国必胜!
武汉夜景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END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杜渐,微博ID:骨科小护士,在此特别感谢!转载时请注明出处。文中图片来自骨科小护士微博,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