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卫生室的经方高手——方证对应,起死回生

卫生室的经方高手——方证对应,起死回生

:这是一位长年工作在乡村卫生室的医生平时所记录的经方案例故事,没有过多的理论阐述,更没有什么花哨的噱头、点缀,质朴真实,鲜活生动,干货满满……

2019年10月的一天,接到一个求医电话,是患者儿子打来的,说他父亲患“格林-巴利综合征”,已辗转5家大医院住院,诊断都一样,可就是治不了。现在他爸吃不下,一天拉肚子无数次,不会动,在床上稍一抬头即翻白眼、面色苍白,就休克了,一天要休克七八次。问能治不能治。我说:“不瞒你说,这洋气的病名,我第一次听说。不过,中医看病治病,和西医理论完全不同,如有信任,可来看看。可有一点,这么重的病,随时有生命危险,治好治不好,只要不埋怨,你就带你爸来。”患者儿子说:“现在病情重,我们也知道,你就放开治,结果不论好坏,不会找你麻烦……”

初见患者,吓我一跳。患者躺在面包车后座上,头枕在其女儿腿上,见我来了,用全身力气,想和我打声招呼,可头刚抬高一两厘米,即面色苍白,又像要休克。我赶紧示意他家人不要让他动。血压一量,量不住,没血压;一摸脉,两手寸关尺不是微弱,根本就没有。您也别不信,手摸不住脉,人还有口气,我也是第一次见到。患者妻子说,现在他不敢动你也见了,一动就休克。另外,他天天说肚子痛,吃不下饭,有时还吐两口,拉肚子一天无数次,从得病到现在,就没停过。我就问:“这病咋得的?”患者妻子说,2019年7月23日,他想大便,但大便不出来,自己在家喝了点大黄叶子、蓖麻油,当晚拉得太厉害,赶紧送医院,就这样,从县到市再到省,单省级医院就去了3家,一共住了5家医院,住院两月余,越来越重。我一看各级医院病历,加起来有一本《解剖学》那么厚,这报告那报告,这数值那数值,看着头都晕。

附上其中一家医院的入院记录和出院证明书,大家大概了解一下:

人都拉来了,病再重,只要有一线希望,咱中医人也不能坐视不管。管!咋管?“顽证痼疾,法循仲景”,还得从《伤寒论》中找答案。《伤寒论》太阴证条文:“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咱再看看患者,吐、吃不下饭、拉肚子、肚子痛,这不是照着条文,症状都有了。

您该问了,那不会动,一抬头就休克,这条文上没有啊?如都照条文得病,患者自己也会治了。咱中医也得动动脑子。您想,别说他是64岁的老人,就是棒小伙,拉了两个月肚子,也会起不来啊!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吃不下饭,又吐又拉,谁受得了?所以“误下伤及脾阳,温煦失司,运化失常,气血乏源”是这个病的病机,咱中医如给定个病名,那就叫“太阴病”。

咋治?太阴病篇还有条文:“当温之,宜四逆辈。”四逆辈,指四逆、理中、附子等方而言,主要是热药,过下伤阳,胃肠太寒了,用热药温一温,补一下。我选的是理中汤,加了点山楂;中间有吐,又加了半夏,吐止则去半夏加附子;久病伤及气阴,加了点黄芪、山药,方子我就不写了,主要提供一个思路。

服药20剂左右,脉摸到了;服药一月余,患者会起来稍转转,腹泻也好了八九成;用药两月余,患者又来诊,已会自己走着下车,自述能吃能喝,平时没事也能在村子里自由活动活动。一家人还给我送了面锦旗,其妻子高兴地对大家说:“来时只剩一口气,现在又能起来走路了。中医真了不起!真了不起……”

咱中医看病,如何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体现咱中医的简、便、高效的优势。我觉得,还是得走《伤寒》的路子,用方证对应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看起来有点野蛮原始,但效果往往直接高效。当然,这只是我小小卫生室医生的不成熟思维,希望各位老师不吝赐教,多多批评指正。再附上患者的面色及舌象(前几次看时患者病情太重,没拍,这是中药治疗20天好转后拍的)。具体见下方二维码。

本文节选自《卫生室的经方故事》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卫生室的经方故事》,点击可直接购买

(扫码或点购书)

内容简介

这是一位长年工作在乡村卫生室的医生平时所记录的经方案例故事,没有过多的理论阐述,更没有什么花哨的噱头、点缀,质朴真实,鲜活生动,干货满满,别开生面,读后让人耳目一新,获益匪浅,不得不由衷地钦佩,为这位乡村医生的智慧和坚守点赞!为中医经方的疗效喝彩!

作者简介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高龙镇石牛村集体卫生室中医师,基层经方实践者。

编辑推荐

医不在名,有效则中。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卫生室的经方故事》,作者王彦权。由中医出版编辑发送,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卫生室的经方高手——《伤寒论》12个字,助我治好老慢支

● 卫生室的经方高手——小乡医解读清肺排毒汤

点,一键下单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