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整合正念养生操,好学好做,提升健康指数!
转自:养生正道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DYzMDQzNw==&mid=2716373918&idx=1&sn=f95567e482ea3f392bb771af5652ddeb
:心身整合以系统科学为指导,整合中西医学、传统武术、心理干预、国学文化中的养心健体功能于一体,融贯古今东西,形成了一个高度凝练、理论与技术兼备的人体系统优化体系,是一个有益于心身健康成长的理论方法体系,一个适合大众学习、值得推广普及的心身健康训练体系。吴会东老师所著的《人体健康力科学提升之道—健康医学与心身整合》一书把这些思路和方法相对完整地呈现出来,让大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学习。
健康医学与心身整合
“天人合一”“心身合一”“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三个合一,可以合在系统科学上。天人合一是人与外部自然的系统关系,心身合一是人体内部心身之间的系统关系,知行合一是人的认知与行为的系统关系。本书基于系统科学将这三个合一有机整合,形成了系统科学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并且构建了心身整合训练技术、心理健康训练系统、国学经典集成课程等实际可行的操作方法,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也是对系统科学的一种创新发展。
——中国工程院 俞梦孙院士 序
有些人听说太极拳养生好,就去学太极套路,太极拳学起来是很费劲的,学习周期非常长且针对性不够。作为医学工作者,我们知道,选取一两个单式训练进行学习练习,并持之以恒,其实就可以达到促进健康的效果。散步跑步是最常用的单式训练,现在流行健走,有人每天走 1 万步,甚至有些人走 2 万~3 万步。试想一下,一个散步虽可以健身,但其主要锻炼下肢,若练习几个针对全身的单式训练组合,每天训练 1 万次,效果不是更好吗?提取传统养生运动单式训练,形成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的训练体系,使得学员能够在 1~2 分钟学会一些方法并从而受益,这就是心身整合。当然心身整合的形体训练部分,也有把一些动作整合成套的训练,但这样做是为了学习和传播的方便,绝不是说一定要按照这个顺序和标准去练习。
心身整合训练包括形体训练、觉知训练、放松训练、呼吸训练等内容,其训练过程是分阶段的,总体原则是由动入静,由粗入细,循序渐进。心身整合循序渐进、次第分明又浑然一体。
心身整合训练方法其实非常容易学会,但是人们也许会产生一些疑问,这些简单的方法,难道就可以产生神奇的效果吗?首先,这些方法确实能产生效果,但是不能说是神奇的效果。心身整合训练遵循人体的生命规律,能够发挥人体自组织能力,提升人体健康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效果是实实在在的,但不能对此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另外,我们还要认识到,效果的产生,依靠的是正确的方法和常年的坚持。
心身整合基本形体训练
心身整合形体训练第一套,又称基本形体训练,是心身整合的入门课程,采取少而精的原则编排,强调以脊柱为核心,包括脊柱平转、侧弯、前后与折叠以及肩臂、腿部六个基本动作,朴素自然,简单易学,能够均衡地锻炼全身。
形体训练预备式
总体要求
1. 合理形体 2. 心身放松 3. 保持觉知 4. 膝盖微弯 5. 呼吸自然 6. 速度中等 7. 幅度适度
【视频与详解】
1
肩臂训练
动作1:预备姿势开始,两臂微微向前向两侧打开。
动作2:上臂放松不用力,全身自然带动上肢如鞭子甩动般向左甩臂,右手掌尽量向上拍肩背,左手掌自然拍在右腋下。
动作3:同样动作向右甩臂,左右循环往复。
要点:以躯干带动,两臂自然左右向内侧甩动,两臂完全放松不用力,如同两条鞭子,手掌自然拍打在肩部和背部。拍打力度适中,根据自己情况掌握,不宜太大力。
来源:本法源自通背拳单操训练。
效用:对肩臂有一定针对性,可防治肩周炎、颈椎病等慢性疾病,对肩背部肌肉有一定的保健效果,对于手臂,可以练到柔软如鞭子,增强灵活性、敏捷性。
2
左右穿掌
动作1:预备式开始,两手自然放于腰部两侧,掌心朝向自己身体。
动作2:腰脊带动,左掌向右伸出,掌心向下。
动作3:腰脊带动,左手收回,右手伸出。左右轮流前伸,循环往复。
要点:两手变掌放在腰部两侧,脊柱躯干左右扭转,自然带动两臂左右穿出,与肩同高,掌心向下。头部保持中正并随身体的扭转同步转动,眼望手指方向。速度为中速,重点在腰脊的转动,手臂前穿是配合辅助完成腰脊的动作。
来源:本法是从八卦掌的穿掌训练演变而来。
效用:脊柱轴向运动,锻炼脊柱平转功能,对腰脊有一定针对性,纠正脊柱姿势不良等。
3
左右侧穿
动作1:身体微微下蹲,膝盖微弯,两手自然放于腰部两侧,掌心向自己身体。
动作2:腰脊带动,右掌向左上侧方伸出,掌心向下,身体左侧弯。
动作3:腰脊带动,右手收回,左手伸出。左右轮流前伸,循环往复。
要点:起始姿势与左右穿掌类似,只是穿掌的方向变为向上至头部两侧,身体左右侧弯,肩部向上伸展,两臂贴近耳朵,但不要太僵硬。速度为中速,重点在腰脊的转动,手臂上穿是配合辅助完成腰脊的动作。注意伸展肩部,膝盖仍然保持微弯姿势,腰部以下保持稳定不动,与伸展之上部产生对拉。
来源:本法是由八卦掌穿掌训练、八卦掌之指天插地掌化裁而来,并参考了瑜伽的训练方法。
效用:本法脊柱侧弯运动,锻炼脊柱侧弯功能,拉伸脊椎肩背,纠正脊柱不良姿势等。
4
胸背训练
动作1:两手向前举起,掌心相对,约与肩平。
动作2:两臂快速打开扩胸至两侧,胸廓尽量打开。
动作3:两臂快速前合,两手合掌。循环往复。
要点:以脊柱为核心,做扩胸、前合的运动。向前合掌时胸背后拱,活动胸椎胸廓。注意力度不能过大,速度不能过快,以中速自然舒适为宜。
来源:本法源于意拳形体训练。
效用:脊柱综合运动,全方位锻炼胸椎、肩胛骨、肋骨以及胸背肌肉等。对心肺疾病、胸椎偏歪、背肌劳损等有一定防治作用。
5
弯腰训练
动作1:两手从体侧上举至头顶相合,脊柱略向后弯。
动作2:腰脊带动,身体前弯,两手自然放在膝盖上。
动作3:腰脊带动,身体后仰,两手头顶相合,前弯后仰,循环往复。
要点:这是脊柱前后运动的训练方法。两手向上过头相合,头颈躯干轻轻后仰,眼睛望前上方,身体前弯,两手自然下放轻轻拍打在腿部,拍打位置可根据个人情况,范围是从大腿到小腿,一般拍打在膝盖即可。腰椎有问题者幅度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一步减少,轻弯即可。有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者,要慎重或者暂时不做这个动作,或遵医嘱。速度为中低速,不要太快。膝盖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微弯状态。不求前弯的幅度,主要是在安全范围内锻炼脊柱。
来源:本法将太极拳起势增加幅度并结合瑜伽健身训练。
效用:脊柱前后运动,锻炼前后弯功能和灵活性等,纠正脊柱姿势不良等。
6
踢腿训练
动作:两手叉腰全身放松,目视前方。两脚交替向前自然弹踢,循环往复。
要点:两手叉腰或者自然下垂均可,以腰胯带动,脚尖向前,两腿自然向前弹踢,高度从地面到齐腰,可根据个人能力调整,不要求太高,以自然舒适为宜。弹踢力量不用太大,以松柔为主。
来源:本法从武术弹踢单操训练演化而来。
效用:本方法对腿部有一定针对性,能增加腿部的力量和灵活性,防止老年跌倒,长期练习,腿脚可灵活如手。
推荐图书
本书基于系统科学将这三个合一有机整合,形成了系统科学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并且构建了心身整合训练技术、心理健康训练系统、国学经典集成课程等实际可行的操作方法,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也是对系统科学的一种创新发展。
END
版权声明
本文由养生正道原创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图片均来自《人体健康力科学提升之道—健康医学与心身整合》一书。,欢迎投稿唠嗑。
● 把病人扎成筛子??那是因为你不会精简针灸处方!!!
● 人民日报:中国人把中医的“鞋”弄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