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小青龙汤——“心下水气”为哪般

小青龙汤——“心下水气”为哪般

:小青龙汤的两个条文都提到“伤寒”与“心下有水气”,可以认为小青龙汤证=伤寒症状+心下水气+咳喘。
伤寒症状容易理解,大概是发热、恶寒、肌肉酸痛等流感样表现;咳喘也不难理解,倒是“心下水气”让人费解。

“心下有水气”,是病机术语吗?是胃内有停水,此水上冲或泛滥做到其他部位出现咳喘及或然证吗?这个观点恐怕站不住脚。这个“水气”应该是能看到或听到的,而不是想象中的抽象概念。

咳喘剧烈的患者除了肋间肌的紧张外,上腹部肌肉作为辅助呼吸肌也会肿胀。这个部位也是“心下",此处肿胀可否理解为“水气”?

在《金匮要略》里,“水气”就是水肿之意。也就是说,“心下有水气”是否指上腹部腹肌肿胀?这是可以被看到的“水气”。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检查胃部振水音,估计是有困难的。因此,把“心下有水气”理解为胃内有水液潴留恐怕不符合实际。

再说,如果胃内有潴留,通常叫作“痰饮”,而不叫水气,则需要使用茯苓、白术。水气,使用麻黄有其道理,从用药上也说得通!

如果把“心下有水气”作为腹证来看待,似乎更合适。也就是说,适合小青龙汤的咳喘,除了发热与咳痰清稀是使用要点外,上腹部紧张,膨隆乃至水肿是重要的参考。

至少,这个腹证说明患者不是虚证,在体质上经得起麻黄、桂枝发散的。

假设,同样的咳嗽、咳痰清稀,但上腹部没有这个体征,那么,选用小青龙汤就失去重要的抓手了。此刻,选用苓甘五味姜辛汤或桂枝去桂加麻黄细辛附子汤也是大有可能的。

从条文中症状的排列顺序来看,“心下有水气”紧跟在“伤寒”及“伤寒表不解”之后,其重要性是非常明显的。解读条文时,不能忽视这一点。

本文摘自《十年一觉经方梦》
给大家推荐《十年一觉经方梦》,点击或扫码可直接购买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多年了围绕经方写作的集子。记录了作者对经方的所思所行,还有对其他问题的思考。涵盖了经方医学的理论及实践,涉及学习经方的个人理念,对若干经方的深入探讨,对经方常用药物的认识及个人临证治验。作者跳出传统中医的思维,结合现代医学的视角来看经方。对于经方的研习来说,或许提供一些别样思路。

END

版权声明
本文摘取《十年一觉经方梦》,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 都是中医思维惹的祸?

● 这个针法,专治腰突,效如浮鼓!

END

戳“”一起来充电吧!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