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郁证治疗的六大方法

郁证治疗的六大方法

郁者滞而不通,朱震亨创“六郁” 之说,有气、血、痰、湿、热、食六郁,组“越鞠丸” 治之。六郁中以木郁为先,指情绪抑郁而成的气滞证。气滞致使

其余五郁生,肝郁为其本,治郁证《黄帝内经》有“木郁达之”,就是治重疏肝理气法, “木郁达之” 计有6法:

疏肝用于肝郁———药用柴胡、香附、木香、郁金、枳壳。
平肝用于肝阳———药用钩藤、天麻、草决明、珍珠母、川芎。
柔肝用于肝虚———药用当归、白芍、夜交藤、黄精。
清肝用于肝热———药用牡丹皮、生栀子、黄芩、川楝子、夏枯草。
泻肝用于肝火———药用龙胆草、大黄、青黛、黄柏、黄连。
温肝用于肝寒———药用乌药、小茴香、肉桂、吴茱萸、沉香。

郁证初实久虚,虚有3 类:伤神,伤脾,伤阴。久郁虽虚,但仍有木郁,要加解郁之品,然理气药每多香燥伤正,应入平和之品,如木香、郁金、香附、佛手、石菖蒲、陈皮。

郁证虚实之辨证关键在于舌诊:苔薄质暗,气滞为实,逍遥散为主方,抑木为主,佐以扶正;苔薄质淡,气虚为主,香砂六君子汤为主方,扶土为主,佐以抑木。

郁证绝大部分是神经功能紊乱,《黄帝内经》讲“木郁达之”,怎么达? 有6个法:疏肝、平肝、柔肝、清肝、泻肝、温肝,当然还要注意4个关系:气郁肯定血瘀,加活血药;气郁肯定会引起痰凝、痰浊,一定要加祛痰药;气郁一定要化火,加清热药;气郁更会湿阻,加化湿药,这都是提高疗效的巧治。气郁食停,气郁更能伤肾,还能伤脾伤神,这又可以变通。

另外,一定要注意下面3个类型:

①木郁克土,反过来治疗木郁可以扶土,所以香砂六君子汤以扶土为主,加上木香、砂仁可以抑木。如果是以抑木为主,也可以扶土,一定要用白术,偏重不一样,这就是我强调的间接治疗,是提高疗效的一个巧治。

②木火刑金,影响到肺,泄木就可以润金,用北沙参、百合,这两味药好像和治疗木郁没有关系,但实际能提高疗效,润金以达之。

③肝胆湿热,郁证非常多见,当然治疗郁证也要注意意疗。

巧治郁证要关注病因和脏腑的联系:

气郁血瘀——治宜理气活血,方用柴胡疏肝散,选加活血的川芎、赤芍、当归尾、丹参、红花、苏木。

气郁痰凝——治宜理气祛痰,方用半夏厚朴汤,选加祛痰的半夏、竹茹、生姜、胆南星、全瓜蒌、浙贝母。

气郁火炎——治宜理气清火,方用丹栀逍遥散,选加清火的牡丹皮、栀子、龙胆草、黄芩。

气郁湿阻——治宜理气化湿,方用半夏泻心汤,选加化湿的二陈汤、藿香、苏梗、车前草、木香、生薏苡仁。

气郁食停——治宜理气消导,方用保和丸,选加消导的焦三仙、生鸡内金、莱菔子、大腹皮。

气郁伤神——治宜理气养心,方用甘麦大枣汤,选加宁神的炒酸枣仁、柏子仁、茯苓、琥珀、夜交藤、合欢皮。

气郁伤脾——治宜理气健脾,方用归脾汤,选加健脾的参类、白术、山药、白扁豆、茯苓。

气郁伤肾——治宜理气滋阴,方用六味地黄汤,选加滋阴的生地黄、黄精、山萸肉、生杜仲、枸杞子、女贞子、知母、黄柏、龟板、牛膝、生牡蛎。

木郁克土——木郁影响胃纳,造成肝胃不和,宜疏肝和胃,用左金丸;影响脾运,造成肝脾不调,宜抑木扶土,如肝郁脾湿用逍遥散,如肝郁脾虚用香砂六君子汤。

木火刑金——治宜清肝润肺,方用黛蛤散,加生栀子、牡丹皮、百合、麦冬。

肝胆湿热——下焦、中焦湿阻,治宜泻肝利湿,方用龙胆泻肝汤。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沈绍功临证经验辑要》,点击可直接购买

(扫码购书)

内容简介

本书为进一步传承沈绍功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将沈绍功系列讲座的讲稿编辑整理成书,虽为讲稿,实则是沈绍功学术思想的精华浓缩,丰富临证经验的概括总结,由博返约,围绕 “单元式组合辨证分类法”,明确中医诊病之关键,点明准确辨证之技巧,精炼中药实用之功效,强调方剂灵活运用之方法,创新各科常见病症巧治之策略,确为理法方药均具备的切合临床之佳作,值得反复学习和体会,并身体力行于临床。

全书论理清楚,观点鲜明,紧扣临床,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实用价值,可供中医临床医师、中医院校师生、中医爱好者参考。

作者简介

韩学杰,女,研究员,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沈氏女科第20代传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医药规范标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规范标准研究中心筹建组副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医药分会副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沈氏女科学术流派工作室负责人。

沈宁,男,沈氏女科第20代传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家级著名专家沈绍功教授之子、嫡传弟子。

连智华,女,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副主任医师,沈氏女科第20代传人。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END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沈绍功临证经验辑要》,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王顺编辑,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 【转需】尿路结石小验方“四金汤”
● 小儿哮喘,珍贵临证经验分享

点,一键下单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