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足三里奇案四则
:以足三里穴治疗“肚腹”病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足三里的治疗速度和效果,明显要超过中西药物。这里附录数则,以飧读者。
病例 1
王某,系笔者自己的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的那年春节,年夜饭美味佳肴吃多了,半夜就开始肚子痛、吐泻不止。
老家有个传统习惯,过年不能吃药。只好给他扎针,但孩子却捂着肚子哭着喊着不让针灸。好说歹说,最后在他左右小腿上的足三里穴针了两针。你猜怎么着?孩子马上就说“不痛了,不痛了”,也就破涕为笑了。春节那几天跟随大人到亲朋好友家拜年,还是什么都能吃。
病例 2
1976年笔者随医疗队在湖北麻城巡回医疗期间,随队炊事员周某因饮食伤及胃肠,腹痛、泄泻达半月之久。
他本人不相信针灸,就求诊于内科医生,先后口服土霉素、黄连素、痢特灵等药没有收到效果。迫不得已,他硬着头皮找笔者给他针灸。经针刺双侧足三里,强刺激泻法,动留针30分钟,1次即愈。针刺之后,他从基层的公社去了一趟县城采购,在城里还买了2个香瓜,一为解馋,二为验证针灸疗效,看好了以后是否会因为吃容易闹肚子的食物有反复,结果没有。事后他还郑重其事地告诉学生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针灸。
病例 3
笔者在湖北中医学院工作的时候,有一次上针灸课,当时针灸系的总支书记邱某跟班听课,正讲到足三里治疗消化系统病证的时候,邱书记举手示意她有话要说。
笔者请她为同学们讲话。她说道,在她插队当知青的时候,平时生活很苦,有一次遇到有好吃的东西,女孩子们也顾不上“斯文”了,都狼吞虎咽地吃了个饱。没想到夜晚胃中不适,难以入睡(中医有云:“胃不和则卧不安”),半夜里突然剧烈腹痛,上吐下泻的。后来同室的小姐妹请来了医生,在她小腿膝关节下面的穴位扎了两针,当即针到痛止。问了医生方知,此穴就是足三里。书记的现身说法,让同学们倍感针灸学术的奇妙。
病例 4
2014年3月,笔者应邀到北京上针灸课,第一个穴位讲的就是足三里。
4 月份又第二次去北京讲课,3月份参加学习的河北沧州学员纪某(据说还是清朝翰林学士纪晓岚的后人)给我来电说:几天前他50多岁的爱人胃痛不舒服,也就不想吃饭,他就为爱人针了左右两边的足三里穴,略行提插捻转手法,仅仅10 分钟,胃就不痛了,第二天吃饭胃口大增,比他吃得还多。还有更奇怪的呢,他太太更年期结束一年多了,针刺足三里后,月经又一次光临。说完,纪先生连呼:太奇妙,太奇妙,针灸让我家太太第二春了!
本文选自《针灸解惑(第2版)》
……以下是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针灸解惑(第2版)》,点击可直接购买
本书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王启才教授在多年探索针灸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的针灸医学中常见的106个学术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属于疑难而令人费解的问题;有的属于含糊不清或于理不通的问题:有些属于分歧纷纭、自相矛盾的问题;有的甚至还是明显的错误问题。只是数千年来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统一认识,更谈不上合理解决。作者对这些内容进行了阐释、修订、充实和纠正,立意明确,说理清楚,且言之成理。
(扫码下单)
END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针灸解惑》,作者:王启才,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觉得不错请点赞!
大家都在看↓
史上最全学习内经方法,附上参考用书,还不收藏起来!
走出校门,在临床的你,悟到哪个阶段了?(深度探讨)
点,一键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