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针灸如何治疗癌症病痛?听听权威专家的解读

针灸如何治疗癌症病痛?听听权威专家的解读

:赵吉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京中医药大学针灸临床学系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学科带头人,东直门医院变态反应疾病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重点专科负责人。

癌症病痛不仅仅是疼痛,还包括了一些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放化疗毒副作用。针灸在癌症病痛治疗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减轻癌性疼痛、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

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

针灸对于化疗引起的呃逆效果很显著。取穴仍是足三里和内关,具有和胃降逆的作用。我还要跟大家推荐一个穴位,就是天突穴。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它常用于治疗两种与气机上逆有关的疾病。一种是胃气上逆所致的恶心呕吐等症状,特别是呃逆;另一种是肺气上逆引起的症状,如哮喘。用什么穴位平喘呢?可用背俞穴、膻中、合谷、大椎等。对于急重症者,我的经验是用天突穴降逆平喘。这个穴位该如何去使用?对于针灸医生来说,建议先平刺,然后沿着胸骨后面向下刺入一寸,甚至一寸半,进行小幅度捻转,有即刻平喘的作用。如果不是针灸医生,为安全起见,建议直刺,或用指压的方法,这个部位很敏感,可用指腹或指甲缘点压,刺激量也会比较强,对于治疗胃气上逆都是比较有效的方法。有人说,用膻中穴可不可以治疗呃逆?以我的经验来说,效果不错。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这里提供给大家的穴位,可以说是近些年来的文章中比较有共识性的有效穴位。可以概括为四类。第一类 包括任脉的气海、关元、中脘、神阙等。从神阙到气海、关元,可以三个穴位同用,可以只选用一个,也可以交替使用。一般来说,因长期被刺激,穴位本身也会产生与耐药性类似的耐针性。癌症患者需要长期治疗,通常一个疗程以一个穴位为主,交替使用。但是,对于重症患者,一个穴位力量不足,宜数穴合用,这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去选定。总的来说,在胃脘部的中脘穴,以及肚脐以下的气海、关元、中脘三个穴位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这几个穴位是最有代表性的,也是最常用的很有效的。第二类 是胃经和脾经的穴位。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足三里和三阴交。足三里和三阴交补气养血,能够气血双补。细分来说,三阴交偏于补血,足三里偏于补气,两穴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使用。既可以治疗胃肠道症状,又可以调补气血。第三类 用督脉的腧穴。督脉入络于脑,脑为元神之腑,所以督脉的穴位大部分都是用于治疗神志类疾病。另外,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常用它治疗外感表证。那选用督脉的大椎、百会、命门、膏肓,可起到什么作用呢?是安神还是其他的作用?结合我们对癌症病因病机的认识来分析,在长期被病痛折磨过程中,大部分患者会出现阳气不足之证,所以用督脉的穴位来扶助正气、温补阳气,还可以调神。第四类 是相应的背俞穴。如胃癌、肝癌、其他脏腑的癌,可以选取其相应脏腑的背俞穴。总的来说,提高人体机体免疫力的腧穴主要集中在任脉、督脉、脾胃经上,以及背俞穴。 另外,在常规辨病治疗、辨证治疗的基础上,注意从心脑神论治,提高针灸疗效。可选用镇静安神的一些穴位,如神门、大陵、百会、人中等。
本文节选自《国医圣手大讲堂》。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国医圣手大讲堂(一)——肿瘤癌痛经方治疗探索与实践》,点击可直接购买

(扫码购书)

内容简介

2018年首届论坛以“肿瘤癌痛”为主题,郝万山教授邀请了中医经典名家裴永清教授,国家级著名肿瘤专家、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学科带头人李萍萍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冯利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学科带头人赵吉平教授,以及美籍华人、中医药专家陈虹樑先生等众多中医界顶级专家汇聚论坛,同台论道。

打破专科疆界,以“经方”的独特视角互相启发,探索中医防治肿瘤癌痛的新思路,为提高治疗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创以“溯方源、析方义、论功效、谈应用、举案例、示技法”为特色的会议形式,由中医经典理论名师筑建中医思维框架,专科学术带头人阐述疾病前沿认知及多年宝贵的临证心得,众多中医非药物治疗专家教授展示独门技法,青年一代医生分享跟师历程和临床感悟。特别在临床经方技能实训环节中,由名老中医们进行现场诊疗演示,展示各学科权威的诊疗方案及手法操作,使每个学员都能够目睹老师临诊时的风采。

谨将论坛专家讲座和实况汇集成册,以飨读者。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国医圣手大讲堂(一)——肿瘤癌痛经方治疗探索与实践》,主编:耿嘉玮。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经方及有毒中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典型案例分析(上)

● 经方及有毒中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典型案例分析(下)

点,一键下单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