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备些中药防暑热

备些中药防暑热
备些中药防暑热
四川 成都市/林南
夏季气候炎热,暑湿蒸腾,人的新陈代谢旺盛,汗液增多。这种天气常使人感到困倦乏力、食欲减退、烦躁易怒,甚至会出现胸闷、发热、头痛、身重、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这时在家中备些有解暑化湿、清热解毒等作用的中药或中成药,对养生保健、防治疾病都很有好处。

常用单味中药
佩兰 味辛,性平,气清香,有清暑辟浊、醒脾化湿之功。可治疗发热头痛、胸脘痞闷、食少呕吐、腹痛腹泻、口臭苔腻等症。每次10克(鲜品更好,每次30克),分2~3次煎服,代茶饮。多与藿香配伍同用。

荷叶 味苦,性平,气清香,有消暑化湿、升清醒脾、解毒辟秽之功。多用于治疗夏日中暑胸闷、胃口不开以及痱毒、身痒等症,还可用于减肥。可取鲜荷叶一角(约1/3~1/4)或干荷叶10克,撕碎,煎水代茶饮,每日1剂。用鲜荷叶蒸饭、煮饭也很好。

竹叶 味甘、淡,性寒,有清热除烦、清心利尿之功。可用于治疗夏日受热心烦、小便短赤、口舌生疮等。每次10克,分2次煎服。单用或与麦冬、薄荷等同用。

薄荷 味辛,性凉,气芳香,轻清凉散,有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理气郁、辟秽恶之功。适用于风热感冒或风火上攻引起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胸胁闷胀,及夏感暑湿秽浊之气所致的腹痛吐泻、口臭口疮等。每次10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单用或与菊花、花茶等同用。

菊花 味苦、甘,性微寒,能疏风散热、平肝明目。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等。每次6~10克,沸水冲泡,代茶饮。可单用或与金银花、桑叶、薄荷、决明子同用。若要清热解毒,宜用野菊花。

金银花 味甘,性寒,既能宣散风热,又能清热解毒、清心消暑,且不伤胃。可治疗暑热心烦、身患疮疖、咽喉肿痛等。每次10克,沸水冲泡,代茶饮。单用或与菊花等同用。

西洋参 味甘、微苦,性凉,功能补气益阴、清热除烦、生津止渴、消暑解酒,为夏日进补之佳品。凡夏日伤暑伤气、体质虚弱,有虚热烦倦、咽干口渴、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表现,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最为适宜。每次3~6克,水煎服。单用或与麦冬、五味子、竹叶、金银花等同用。西洋参中的有效成分会被茶叶中所含的大量鞣酸破坏,服用后最好2~3日再喝茶。

藿香 味辛,性温,气芳香,有解暑化湿、温胃醒脾、和中止呕、行气止痛之功,为暑月常用要药。多用于夏日受寒轻而暑湿重,症见寒热头痛、胸膈满闷、腹痛吐泻、神疲体倦等,是治疗湿困脾阳、饮食不振、舌苔垢腻最捷之药。每次10~15克(鲜品更好,每次30克),分2~3次煎服,代茶饮,可作消暑饮料。单用或与佩兰、苏叶、陈皮等同用。暑热较重、阴虚火旺、舌燥无苔、津液不布者不宜。

常用中成药
仁丹 具有祛暑开窍、和中止呕之功。凡因夏日天气闷热导致伤暑,出现头痛、头晕、恶心、胸闷等症状者,皆可服用仁丹。每次10~20粒(儿童5粒即可),舌下含化或以温白开水送服。仁丹内含有朱砂,故不宜久服或过量服用。

十滴水 具有祛暑散寒、和胃止呕、辟秽化湿、升清降浊等功效。凡因中暑而引起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肠胃不适等症状者,可服用十滴水。口服,每次2~5毫升,儿童酌减。对十滴水及酒精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风油精 具有祛暑解热、提神醒脑之功。可用于驱蚊止痒、清凉止痛等。风油精既可内服又可外用。口服,一次4~6滴。外用,适量涂擦患处。

金银花露 以金银花为主制成的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散风解表等功效,气味清香,甘凉润口。金银花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多种致病菌,消炎作用良好。

藿香正气口服液 具有祛暑解表、醒脾化湿、理气和中、行气止痛等功效。研究证实,本品用于治疗因外受风寒暑湿,有恶寒发热、头痛身重、胸腹满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表现的夏季感冒、肠胃型感冒、急性肠胃炎、消化不良等,功效显著。但需注意,服药期间应忌生冷、辛辣以及油腻食物。

最新合订本
上架了!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654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点击
查阅更多精彩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