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与屠苏酒
孙思邈与屠苏酒
江西/晓芬 陕西/洪文旭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这是董必武于1942年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期间写下的一首咏年诗。诗中所说的屠苏酒,是古代我国人民在春节时的一种必饮之物,可以起到防疫的作用。
宋代高承在《事物记原》中就记载有“除日驱傩,除夜守岁,饮屠苏酒”之句。驱傩,就是驱除瘟疫。因为冬末春初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瘟疫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大危害。所以一进入腊月之后,人们就积极各种形式的驱疫防病活动,特别是在除夕守岁之时,人们聚在一起击鼓驱疫,每家还要饮服预防春瘟的药酒,这就是诗中所说的屠苏酒了。屠苏酒的配方,据《寿世保元》一书介绍,系采用中药大黄、桔梗、白术、肉桂、乌头、菝葜、川椒七味药组成,后来医家多加了防风,使屠苏酒的防疫效果更加显著。此方药物有祛风、利气、健脾、导滞、解郁结、驱邪毒等多种作用。在我国,现在元月饮屠苏酒的习俗已很少了,但日本仍然盛行此种习俗,从科学角度看,此习俗很有保留价值。
唐朝初年,南方时有瘟疫发生,著名的大医家孙思邈当时在常州一带行医,不舍昼夜抢救病人。经过半个月的努力,瘟疫得到初步的控制。然而过了不久,又从小孩到大人地流行起来。为了长期地预防和治疗此病,他经过潜心研究,发现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有预防瘟疫的药方——“屠苏酒”。他便精心配制了药酒,让未得病的人喝,瘟疫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他为了普及防疫知识,防止有人将此方神秘化,便找来一大张黄绢,把屠苏酒的药物组成及炮制方法全部誊写在上边,张榜公布在屠苏庵山门的柱子上,让人们广泛传抄。后来岁末饮“屠苏酒”便成为江南各地流行的习俗,而且还传到日本等国。自此人们对他这种重视普及、从不保守的可贵精神大力传诵。屠苏酒的原方制法是“药细切,以绢囊包贮,十二月晦日正中时悬至井中至泥,正月朔旦取药,置酒中,煮数沸,先从小量饮起,多少不拘”。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654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晓芬 洪文旭
点击
查阅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