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中医治“鬼”

中医治“鬼”




之前遇到一个病人, 是一位28岁的女性。她的主要问题是从8岁开始, 胳膊和腿莫名其妙地疼, 像被打了一样, 身体像被车子碾压过, 会突然觉得饿, 怎么吃都吃不饱。家里有认识跳大神的, 说她这是容易招鬼, 症状发作的时候念叨点儿啥或者烧点儿纸钱症状就缓解了。这个病比较神奇。按照身体像被打了一样这个症状, 我想到了《金匮要略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里面“阴毒之为病, 面色青, 身痛如被杖, 咽喉痛。五日可治, 七日不可治, 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按阴毒治疗, 以升麻鳖甲去蜀椒雄黄汤为主加减治疗。前后吃了一个月左右的中药,症状基本消失。

还有一位女病人, 35岁。从搬家以后开始做梦梦到与鬼发生性关系, 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西医认为是抑郁症, 但是治疗并没有效果。这个情况属于“女子梦交”, 在《金匮要略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中提到 :“男子脉浮弱而涩, 为无子, 精气清冷。夫失精家,少腹弦急, 阴头寒, 目眩发落, 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 男子失精,女子梦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在别的医案中也有提到鬼压床的。一位26岁的男患者, 肌肉比较壮实, 以体力工作为主。睡觉时觉得不能动弹, 感觉有重物或者鬼魅压着, 异常痛苦。在劳累后或心情郁闷时发作。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治疗一段时间后未再发作。

这几个病例都与鬼有关。那么, 鬼真的存在吗?

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往往把一些没见过的、用常理解释不了的东西,归到“鬼” 这一类。在人们的描述中, 鬼一般有几个特点, 包括夜间活动, 存在于人迹罕至或偏阴凉的地方,比较容易附着在民间说“八字偏弱” 的人身上。那么结合以上这些民间传说中的特点可以看出, 鬼属于阴, 活跃于阴盛的地方, 那么当其侵袭到人体的时候, 可以把它当成一种阴邪。在《黄帝内经》 中有关发病原因, 有这样一句话,“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民间有说法认为当人被鬼上身附体, 往往是此人的阳气偏弱, 如前两人身体比较虚弱, 阳气不足, 容易“招鬼”;而第三个病人虽然平时体质壮实, 也会在劳累或心情抑郁等阳气不足时发作“鬼压床”。由此可看出,所谓“招鬼”,可以归属到阳气不足一类的疾病。

那么, 应该怎么治疗呢?

既然是招“鬼” 上身, 那么治疗时首先想到的是“驱鬼”。“驱鬼” 不是要跳大神、画符之类, 而是根据不同症状选择不同的“驱鬼药”。如第一个病人, 症状表现为阴毒病,那么选用“升麻鳖甲去蜀椒雄黄汤” 治疗 ;第二个和第三个病人都存在睡眠、 精神上的表现, 选用龙骨、 牡蛎。在《傅青主女科》中提到的“鬼胎” 中, 用的是雷丸“杀鬼”。而且在驱邪之后, 应该把偏弱的正气扶起来。第一个病人, 在升麻鳖甲去蜀椒雄黄汤的基础上, 还加上了桂枝、 当归等通阳药物 ;第二个则以桂枝汤扶正调和营卫 ;第三个方中以参、 姜、 草、 枣进行扶正。

在中医看来, 困扰病人的“鬼” 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 导致阴邪侵袭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可通过扶正驱邪治疗, 并没有什么神秘或可怕的东西。若自觉阳气不足, 可多晒晒太阳, 适当运动, 注意防寒保暖, 保持心情愉悦, 阳气旺盛, 自然无“鬼” 上门。

最新合订本
上架了!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654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点击
查阅更多精彩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