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老中医》|好中医的造就,总离不开“雨洗风磨”

《老中医》|好中医的造就,总离不开“雨洗风磨”
很多年前,在一位老中医家里,我看到这样一个牌匾,上面四个字:“雨洗风磨。”
当时,我很不理解,觉得当中医挺好啊,也就是坐在屋子里给人把把脉,看看病,没有风吹日晒,还受人尊敬,哪来什么雨洗风磨呢?

看了《老中医》,看民国时期中医如何执业,我才领悟到:好的中医,真的都是“雨洗风磨”的结果。
《老中医》这个电视剧给我们这么个印象:当时的病人或病人家属,都比较难缠,而当中医,风险不小。
民国时期的中医,基本是个体行医,没有体制的庇护,人单势孤;而且水平越高,接触到的层面越杂,就越容易遇到难缠户:

会有人给你出难题,什么都不告诉你,甚至不让你看到病人,光靠把脉就开方。你不能怒,因为人家位高权重,你惹不起。

你去给政要看病,政要的政敌会逼你当刺客,把定时炸弹带到病人床头。

接手了一个病,一时没看好,就会有病人家属开始不依不饶,砸你的招牌。

你好心好意去看一个被打的弱女子,觉得这总该很安全吧,殊不知有人就是不让你看,还诬赖你跟病人有私情。

诸如此类的事情,接连不断,心理不强大的人是顶不住的。光心理强大还不行,还得有过硬的医疗技术,才敢在这个江湖上行走。

自古都是如此。
你要问那时候的中医水平为什么那么高,都是逼出来的。那时候没有培训,没有考核,没有检查,但病人每天都在考核你、检查你,你自己就不得不没日没夜地培训自己,而且是查缺补漏式的强化培训。
这样下来,水平岂有不高之理?
就是其中的赵闵堂、吴雪初之类的中医大夫,看似丑角,水平一般,但其技术依然是很高的,咱们也不可小瞧。
当时自由的环境、苛刻的患者,造就了那批中医的水平。

当今,我们仍有很多有志于医学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中,接受各种各样的雨洗风磨。
有多少磨难,多少惶恐,多少患者的质疑,多少内心深处的反省与自责,甚至多少家庭与事业难以两全的无奈……都掩藏在了背后,无人能知。
我们能看见的,是他端坐诊室,望闻问切,从容不迫,诊断处方,挥斥方遒。
所以,当我们赞叹一个中医有水平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他经历了多少“雨洗风磨”!

文 | 唐略
唐略微信
相关阅读菠菜是冬天吃的,苋菜是夏天吃的孩子爱啃指甲,其实是在给自己治疗疾病?足跟属肾,足跟痛就一定肾虚么?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