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专业组】吴逸强——默默无闻的车前
吴逸强——默默无闻的车前
在这繁花盛开、争奇斗艳的春天,不经意间,你就会发现有一种草开始慢慢地生长起来。人们都被盛开的花朵吸引,或许根本无视了它的存在。它却丝毫不在意,默默地成长着。只要你经过一片草地,就会发现它的身影,昂首挺胸,展示着自己的风采。
这种草名叫车前,又名车前草、车轮草等,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是一种二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车前一般生长在草地、路旁、田野边等空旷的地方。好像只要是泥土的地方就能见到它的身影,生命力极其顽强。
记得小时候经常玩一种游戏,方言叫做“勾勾草”,其实就是“斗草”,又称“斗百草”,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游戏。怎么玩呢?很简单。就是选择一根韧性很好的草,和别人比赛,相互交叉成“十”字的形状,各自拉扯,看谁的草更加坚韧,不会断,不断的人为胜。一般车前为斗草的绝佳材料,因为车前生长广泛,随手可得,并且它的花轴比较长,是很好的斗草材料。小时候用来斗草的就是车前。
关于“斗草”,宋代晏殊有名句“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斗草”用的应该是车前吧。
“斗草”的产生原因,认为和中医药学的产生有关。远古的人们生活艰苦、单调,在闲暇之时就以“斗草”等游戏为乐。在中医药学形成之后,人们出门采药,休息的时候就以“斗草”为乐。“斗草”的主要材料正是车前,车前也是一味中药。
车前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有相关记载:“释名[时珍曰]按尔雅云:芣苡,马舄。马舄,车前。陆玑诗疏云:此草好生道边及牛马迹中,故有车前、当道、马舄、牛遗之名。舄,足履也。幽州人谓之牛舌草。蛤蟆喜藏于下,故江东称为蛤蟆衣。又韩诗外传言,直曰车前,瞿曰芣苡,恐亦强说也。瞿乃生于两旁者。集解[时珍曰]王旻山居录,有种车前剪苗食法,则昔人常以为蔬矣。今野人犹采食之。(车前)子[气味]甘、寒、无毒。[主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久服轻身耐老。(车前)草及根[主治]金疮,止血衄鼻,瘀血血瘕,下血,小便赤,止烦下气,除小虫。”
车前名称的来源,可能就是因为它多生长在道路边,或者牛和马在路上留下的足迹之中,车前也有被称作蛤蟆衣的。李时珍认为车前也可以当作蔬菜来食用。车前的子、草和根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功效各有不同。
车前在《神农本草经》中也有记载:“车前子,味甘,寒。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久服轻身耐老。一名当道。生平泽。”《本经》中记载了车前子,味甘,性寒,能够止痛,利水来疏通小便,能够除湿痹,久服能够使身体轻巧,衰老变慢。车前又名当道,一般生长在平地水草丛杂的地方。
就是这种默默无闻的车前,在繁花之中根本引不起人们的注意,但它毫不在意,昂首挺胸,展现着自己的活力。当你在走路时,请注意路边,可能就有几株车前,它们正对你笑哩。
【“我的中医药故事”有奖征文活动非专业组复赛作品。作者:吴逸强。编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