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辨析小儿“脑病”六法

辨析小儿“脑病”六法
点击箭头处“”,哦!!

辨析小儿“脑病”六法

小儿急性脑病,一般发热较急,发病初期热势炽盛、惊风抽搐,或神识不清等症状,病程后期常见耗气伤津,以致气阴两虚。

塔移影林氏儿科临证多按“热”“惊”“瘫”原则诊治,常用有清热解毒、平肝息风、镇痉止搐、清心涤痰、育阴维阳等治疗六法。

01
清热解毒法

本病早期当邪热壮盛时,采用清热解毒法,常用药物如金银花、连翘、生栀子、竹叶、黄芩、黄连等。

02
平肝息风法

热邪化火引动肝火,出现惊厥,采用本法,常用药物如羚羊角、钩藤、菊花、桑叶、僵蚕等。

03
镇痉止搐法

当痉挛频发时佐以本法,常用药物如全蝎、蜈蚣、地龙等。

04
清心涤痰法

火甚生痰、热陷心营者,采用本法,常用药物有菖蒲、胆南星、天竺黄、淡竹叶、竹沥等。

05
养阴和肝法

病入后期,热极伤阴,虚风内动者,采用本法,常用药物有玄参、麦冬、石斛、牡蛎、龙齿等。

06
育阴维阳法

当惊风日久,耗气伤津,以致气阴两虚者,当用本法,常用药物如熟地黄、怀山药、山茱萸、淡附子、枸杞子、当归等。

六法之中,以清热、镇痉、涤痰为主。本病属棘手,在中医辨证施治基础上,适当配合西医处理,可提高疗效。

塔移影林氏儿科认为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可以按照温病中卫、气、营、血进行分类,从而进行辨证论治。

其分型如下:

①卫气型(轻型):体温在39℃以下,偶然有暂时上升较高的,有嗜睡、呕吐、头痛,但无惊厥、昏迷(或偶然见惊厥),脑膜刺激症状不明显。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迟钝或消失。中医辨证为邪在卫分,以发热恶寒、头痛呕吐、口渴或少渴、舌苔薄白、脉细或弦数而虚为临床表现。林氏认为治当予辛凉平剂,方用桑菊饮或银翘散加减。

②气营型(重型):体温持续在40℃左右,昏迷和脑膜刺激症状明显,并伴有惊厥。中医辨证为邪在气分,以恶热不恶寒、自汗、苔黄燥、脉洪大、面赤目红为临床表现。林氏认为治当予辛凉重剂,方用白虎汤、新加白虎汤或人参白虎汤加减。

③营血型(极重型):体温持续在40℃以上,或体温不升,深度昏迷,反复惊厥,早期出现呼吸或循环衰竭症状。中医辨证分为邪在营分,临床上以神昏谵语、烦躁不宁、舌质红、脉数为主要表现。林氏认为治当予清营透邪,方用清营汤、清瘟败毒散加减。邪在血分时,临床上以神昏谵语、发狂、痉挛、抽搐、吐血、便血、舌深绛、脉细数或弦数为主要表现。林氏认为此当凉血解毒,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犀角已禁用,现多以水牛角代)。

特别提示:
由于平台更改了文章分发机制,不按时间推送,而是按权重随机推送,为了保证您能看到我们的推送,不错过每一篇好文章和每一次福利活动,请将我们的设为星标,让我们每天与好文章相遇,在文章中与国医大师攀谈!

END

【本文选自《闽派中医儿科流派研究与传承发展》,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郑健。编辑整理。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扫描下图二维码可查看本书详情。】

长按上方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进入购买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