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冬至丨养生

冬至丨养生
2018.12.22
农历:十一月 十六
戊戌【狗】年
甲子月 戊子日冬至
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气候特点

我国民间都比较重视冬至这个日子。农历上从冬至开始“数九”,它标志着寒冬来临了。

据我国近三十年来的气象资料反映,在每年的冬至前后都有强大的冷空气和寒潮南下,造成骤然降温,这时往往伴有大风、雨雪、冰雹等恶劣气候。

对那些年老体弱者和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当气候骤然劣变时,会感到浑身难受,并引起病情恶化。我国民间有“冬至老人关”的说法,说明了气候变化对老年人的影响。因此,入冬以后对老弱患者的护理更应加强。

寒潮来临会诱发很多疾病,使患者的病情加重。冷空气活跃时,哮喘病发作明显增多;临产孕妇可能提前破水,还可能诱发产妇子痫;外科患者的手术并发症也会增多;胃溃疡、心绞痛同样易于发作;高血压患者发生中风也以这种天气为多……总之,寒潮来临时的恶劣天气,对年老体弱多病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场严重的威胁。

冬至养生

注意保暖并适度运动

进入冬至之后,要尽可能减少体内热量散发和热能消耗,注意身体保暖,尤其是头、背、足的保温,及时添加御寒衣物以及防寒设备,防止寒邪入侵。此外,要设法增加机体产热,如进行各种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等,所谓“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以促进新陈代谢、血液循环和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食用具有御寒功效的食物

在寒冷的冬季,往往使人觉得因寒冷而不适,而且有些人由于体内阳气虚弱而特别怕冷。因此,在冬季要适当食用具有御寒功效的食物进行温补和调养,以起到温养全身组织、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防寒的能力,维持机体组织正常功能,抗拒外邪、减少疾病的发生。中医学认为,在冬季应吃些御寒并补益的食物,如羊肉、甲鱼、虾、鸽、海参、枸杞、韭菜、胡桃等。

增加产热营养素
产热营养素主要指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因而要多吃富含这三大营养素的食物,尤其是要相对增加一些脂肪的摄入量。对于老年人来说,脂肪摄入量不能过多,以免诱发老年人的其他疾病,但应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其制品都能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这些食物所含的蛋白质不仅便于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富含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可增加人体的耐寒和抗病能力。

怕冷补充无机盐
医学研究表明,人怕冷与饮食中无机盐缺少很有关系。专家建议冬季应多摄取含根茎的蔬菜,如胡萝卜、百合、山芋、藕及青菜、大白菜等,因为蔬菜的根茎里所含无机盐较多。

矿物质要适量
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人体的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补充钙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海带等。食盐对人体御寒也很重要,它可使人体产热功能增强,因而在冬季调味以重味辛热为主,但也不能过咸,每日摄盐量最多不超过6克为宜。

增加维生素的摄入量
增加摄入维生素A,可以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应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的肝脏、胡萝卜、南瓜、白薯等食物。增加对维生素C的摄入量,可以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应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等食物。

冬至营养菜谱
01
虫草全鸭

原料:老公鸭一只,冬虫夏草10克,生姜6克,葱白5克,盐15克,胡椒粉3克,料酒10克。

做法:将鸭去毛及内脏,将鸭头顺颈劈开,将冬虫夏草数枚装入鸭头和鸭颈内,再用棉线缠紧,余下的和生姜、葱白一起装入鸭腹内,放入盆中,注入清汤,用食盐、胡椒粉、料酒调好味,密封盆口,上笼蒸约2小时,出笼后拣去生姜、葱白,加味精,即成一道闻名遐迩的“虫草全鸭”。

功效:冬虫夏草性温,味甘,入肺、肾二经,有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冬虫夏草含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矿物质等成分,有增强免疫功能、降低胆固醇等作用。

02
黑豆核桃泥

原料:黑豆粉1匙、核桃泥1匙、牛奶1杯、蜂蜜1匙。

做法:黑豆500克,炒熟后待冷,磨成粉。核桃仁500克炒微焦去衣,待冷后捣如泥。取以上两种食品各1匙,冲入煮沸过的牛奶1杯后加入蜂蜜1匙。早晨或早餐后服。或当早餐,另加点心。

功效:黑豆能补肾,配合核桃仁,可增强补肾力量,再加上营养丰富的牛奶、蜂蜜,不仅能营养神经,增强体质,同时能增强眼内肌肉力量,加强调节,改善眼疲劳所出现的种种症状。

03
小米龙眼粥

原料:小米100克、龙眼肉15克、粳米50克。

做法:将小米、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铝锅内,加入龙眼肉,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熟,加入白糖搅匀即成。

功效:补心肾,益腰膝。

04
羊肉粥

原料:羊肉、粳米、盐、葱、姜。

做法:取鲜羊肉100克,粳米100克,盐、葱、姜适量。羊肉洗净切片,葱、姜切成碎块备用。将粳米淘洗干净,同羊肉及调味品一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熬成粥。

功效:益气血、暖脾胃、添精补髓。阳气不足、气血亏损、腰膝酸软者适用。

二十四节气
冬至

【本文选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营养食谱 》,作者:张湖德,张滨。编辑整理。】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