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节气养生——谷雨(4月19日)
作者/张湖德、张明亮⊙编辑/刘颖
谷雨是“谷得雨而生”、“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地气渐温,天气渐热,阳光雨露,不但滋生万物,还使万物保持蓬勃的生气。
人体的气,犹如大自然的阳光,温煦着全身各部。全身的血液、水液则有如大自然中的雨露,它们的作用就像雨水滋润庄稼、作物一样,具有濡养身体、延续生命的重要作用。在谷雨节气的15天里,按照中医的说法,脾的功能处于相对旺盛时期。脾的旺盛会使胃强健起来,从而使消化功能处于旺盛的状态。消化功能旺盛有利于营养的吸收,按照中医“春养肝”的观点,要抓紧时机调理肝血,养肝护肝。此时的食疗要点重在养肝护肝、滋养明目,平时要注意休息,保持睡眠充足。
谷雨导引健身法——托掌须弥式
操作方法
1.采用盘坐式,两手自然覆按于两膝,正身端坐,呼吸均匀,思想安静,全身放松。
2.两掌向右侧抬起,左掌置于右乳下约3~5cm,掌心向上,指尖向右;右臂侧伸,至与肩平,掌心向下,指尖向右;同时头颈水平向右转动,目视指尖。
3.左掌翻掌向内轻轻贴在右乳下方,同时右掌以中指带动,立掌成“须弥掌”,掌心向右、指尖向上,意在中指指尖,目视右掌。
4.右臂上举,右掌上托至头顶上方,掌心向上,指尖向左,随之头颈水平左转,目视左侧,动作稍停。
5.左掌外翻成掌心向上,其余动作不变。
6.右臂侧伸、下落至右侧约与肩相平,右掌“须弥掌”不变,掌心向右、指尖向上,同时头颈随之水平右转,目视右掌。
7.中指带动,右掌舒腕伸指,掌心向下,指尖向右,其余动作不变。
8.两臂下落,随之向左右45侧伸,至与肩相平,掌心向下,目视前方。
9.沉肩坠肘,松腕舒指,下落还原,两手覆按两膝,目视前下方,呼吸自然,全身放松。
10.两掌向左侧抬起,动作同前,唯左右方向相反。
11.如上左右各做一次为一遍,共做三遍。动作要领
1.手臂向上托举时,立掌、托举、转头、伸臂,动作次序分明,不可颠倒。
2.手臂下落时,先将贴在乳下的手掌放松,然后再转头、舒腕、伸指、松肩、两臂下落,动作次序分明,不可颠倒。保健作用
1.促进手三阴、三阳经络气脉的交会与流注,有效地预防指、腕、臂、肩、颈等部位的疾患。
2.调控气机,促进肝、脾之气的提升以及胆、胃之气的通降。
3.疏肝利胆、健脾和胃,舒筋活络、调畅气血,对于肝、胆、脾胃,以及妇科疾病和乳腺疾病等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谷雨饮食养生法
谷雨饮食原则
谷雨节气中人体的消化功能正处于旺盛时期,正是身体受补益的大好时机,但不能像冬天一样进补,而应适当食用一些具有补血益气功效的食物,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能为安度盛夏打下基础。
此外,进入谷雨之后,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会让人体由内到外地产生多种不适反应。从中医角度来说,谷雨时节的养生应注意祛湿,在饮食上要注意合理调配。宜多食用具有良好祛湿效果的食物,如薏米、白扁豆、红小豆、山药、荷叶、芡实、冬瓜、陈皮、白萝卜、藕、海带、竹笋、鲫鱼、豆芽等。同时,要少食酸性食物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可饮用红豆汤、酸梅汤、绿茶等,防止体内积热。不宜进食羊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以防邪热化火,诱发疮痈疖肿等疾病。谷雨饮食习俗
南方——谷雨摘茶 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在南方,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
北方——谷雨食香椿 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极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香椿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清明饮食养生
吃香椿宜先用开水焯 香椿中含丰富的糖、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和大量的维生素C,营养及药用价值十分可观,是春天的佳肴,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肺、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中医认为,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杀虫固精等功效。此外,香椿中还富含维生素C、蛋白质和磷、铁等矿物质,是蔬菜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也是历来深受人们青睐的春季佳蔬。
但是香椿中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在老叶中更是每千克高达53.9毫克,因而容易使人发生亚硝酸盐中毒。实验发现,只用水洗过的香椿亚硝酸盐含量为每千克34.1毫克,而用开水烫后仅为每千克4.4毫克。用没有烫过的香椿炒鸡蛋,亚硝酸盐含量为每千克83.3毫克,烫过的香椿炒鸡蛋每千克含量为1.5毫克。
春季宜喝甜味粥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指出“春时宜食粥”,民间也有“春天喝粥,胜似补药”的说法。中医认为春季肝气当令,肝的功能偏旺,可伤及脾,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而粥是以谷物加大量水或高汤熬煮,谷物中所含的淀粉得到充分的糊化,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因此,春季确实适合喝粥。在主料的选择方面,最好选择小米、大米、糯米、玉米等性平或性温的食物,以补益脾胃,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少选择凉性或寒性的食物,如绿豆、荞麦等,以免伤及人体的阳气,不利于春季人体内阴寒之气的消除。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还指出,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天人们要少吃点酸味食品,多吃点甘味的食品,以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因此,春季我们在煮粥时候,最好选择一些山药、大枣等甘味的辅料,待粥熬成后,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入蜂蜜、红糖等食用(糖尿病患者不宜)。其中山药大枣粥就是不错的选择。可取米(大米、糯米各一半)80克,山药50克,大枣20克。将大米、糯米洗净,与山药、大枣一起放入锅里,加水适量,熬煮至粥稠,每日一次。
春季食葱好处多 葱含有多种营养物质,人们食用大葱或用葱做调料,不但可增加营养,还可以增进食欲。从医学上讲,葱能发汗解表,促进消化液分泌,健胃增食,此外还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尤其对痢疾杆菌和真菌的抑制作用更明显。葱还有软化血管、降低血脂的作用,经常食葱的人,发生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的几率低,胆固醇上升很少。
初春的葱是一年中营养最丰富,也是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时候。这个季节气候无常,感冒发生率高,有些肠胃病如胃病、慢性腹泻以及关节痛会厉害起来,这时除用药外,适当多吃些葱,能缓解病情。用葱烹调荤食还能预防春季呼吸道感染。研究表明,葱有增强纤维蛋白原溶解的作用,因此,能减少和避免血管内血栓形成。清明营养餐
紫竹莲池
原料:干竹荪25克,鲜莲子50克,嫩丝瓜50克,笋片50克,盐、高汤适量。
做法:竹荪先用冷水发好捞起,修去两头,洗净泥沙,均切成斜行块,防置冷水中浸泡。鲜莲子先放入沸水锅中煮10分钟,刷去莲衣捞起,洗净用冷水浸泡,丝瓜刮去外皮,去心,切成菱形小片。
竹荪、鲜莲子、笋片一起下沸水锅,焯4分钟后放入丝瓜片,汆2分钟捞出,放入汤碗内。将盐、高汤放另一锅内,烧沸后即盛入碗中即成。
功效:此汤菜中,竹荪为“山珍之王”,含多种氨基酸,特别是谷氨酸较多,营养丰富。西医学认为,它有减少脂肪贮积的作用,对高血压、高胆固醇有一定疗效,再配以养心补脾,益肾涩精的莲子,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的丝瓜,消渴、利水道、清热化痰的笋片,故此汤重在清热消痰、补益利水。
西红柿苋菜盅
原料:苋菜50克、猪肉150克、西红柿200克、蛋清2个、胡椒粉1克、料酒2克,姜末、葱花、盐、糖、芡粉各适量。
做法:将苋菜择洗干净,开水汆后过冷水,捞出挤去水分。猪肉切馅,用料酒、蛋清、胡椒粉、姜末、葱花及盐、糖、芡粉拌匀。西红柿洗净去蒂,掏去籽、填入肉馅。再将瘦猪肉皮盖在西红柿口上,蒸熟,排在瓷盘周围。苋菜下锅略炒,勾芡,盛在盘中间即成。
功效:用于阴血亏损所致乏力,消化不良、大便干燥等症。
雪菜乌贼鱼
原料:雪里蕻咸菜25克,净乌贼鱼肉250克,黄酒2克,素油50克,糖、淀粉、酱油适量。
做法:乌贼鱼切成4厘米长、0.3厘米宽的丝,雪菜洗净切1厘米长。开油锅,油温七成,将乌贼鱼丝投入锅中翻炒,再放入雪菜、酒、酱油炒几下,加进糖、水淀粉勾芡,淋上明油拌匀即可。
功效:开胃健脾,强筋壮骨,适用于小儿发育不良、消瘦,津亏肠燥使用。
凤髓汤
原料:松子仁50克,蜂蜜25克,胡桃肉50克。
做法:松子仁、胡桃肉捣成碎末,与蜂蜜拌匀,上火煮沸遂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1汤匙,开水冲服,每日2次。
功效:润肺益肾,补中肥健。
——节选自《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法——中医的时间智慧》《<黄帝内经>二十节气营养食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