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疑难病证处方用药经验

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疑难病证处方用药经验
点击箭头处“”,哦!!

国医大师周仲瑛
治疗疑难病证处方用药经验

1.处方大势
处方大势是针对证候需要而产生的概念。即升降浮沉,寒热温凉,消补通涩等。但临床证候错综复杂,处方常有寒热并投,升降互用,消补兼施的情况,在根据证候主流,确定处方基本大法后,以主方为基础,辨证配合相应的辅助治疗方药,解决病机的复合情况,可有助于增强疗效。如寒凉清泄的处方中配以温热药;通降下沉的处方中,配以升散药;阴柔滋补的处方中,配以香燥药;疏泄宣散的处方中,配以收敛药,这样才能适应具体的病情,切中病机及各种病理因素,兼顾到虚实寒热的错杂和体质等各种情况,避免单一治法造成药性的偏颇,如周仲瑛教授自制的治疗阴虚胃痛之验方“滋胃饮”,就是在酸甘养阴药(乌梅,炒白药,北沙参,大麦冬,金钗石斛)的基础上配丹参、玫瑰花、炙鸡金、生麦芽,使其静中有动,补中兼消,行气活血,健胃消食。

2.小方复合
一般小方用药仅一至四味,但其组合多很精当,经过长期的临床检验,疗效可靠,应用灵活。如治疗心悸,属心气不足而有气滞瘀阻见证者,可用生脉散合丹参饮加味;有湿热郁结,心肾失交、心神不宁者用温胆汤合交泰丸等。至于使用大方,则应将主药突出,体现方的精神,如桂枝汤之桂芍,小柴胡汤之柴芩半夏,承气汤之硝黄等。

3.药随证转
疑难病证病机复杂,邪实正虚,极易变化,因此临证时更要注意药随证转,随证治之。

一般而言,外感疾病相对于内伤杂病证候病机的病势变化更大,因此,“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宜清气。乍入营,犹可透热,仍转气分而解……至入于血……直须凉血散血”(《温热论》)等“药随证转”的情况十分普遍。内伤杂病是现代临床主流疾病,证候病机较外感疾病的稳定性大,虽然做出“效不更方”决策的情况比外感疾病普遍,但很多时候是和“药随证转”相辅相成,即基本治法方药不变,但随着辨症求机思维对证候病机把握的进一步深入准确,常常会对某些药物进行随机性调整,以提高“随证治之”的准确性。

另一方面,从医者的角度讲,随着临床资料的完善丰富和对过去治疗效果的分析,对证候病机的判断会有所修正,“随证治之”的决策也会有所变化。所以在整个的处方用药过程,既有方药稳定的一方面,又有随机加减变化的一方面。例如《伤寒论》209条根据服小承气汤后是否出现“矢气”的反应,做出是否守方、更方的决策。在没有服小承气汤之前,只是“恐有燥屎”,是可能性的判断,不能孟浪从事,仅仅依据可能性判断就用大承气汤攻下是不妥的,因此先试探性地用小承气汤,如果有“矢气”,则肯定腹中有燥屎,“可攻之”,就应该用大承气汤;没有“转矢气者”,就不是可攻之证,论治的法、方、药都根据病人的实际反应来决定。

4.单药对症
俗话说:“头痛用川芎,腰痛用杜仲”这是批评医家不辨证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错误做法。但是,随证用药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的变通处理,仍然具有辨证用药的含意在内,如头痛,偏寒者用吴茱萸、川芎、白芷;偏热者用菊花、桑叶;偏后脑痛者用羌活、麻黄、葛根;偏前额痛者用白芷、蔓荆子;偏两侧痛者用川芎、白蒺藜;偏巅顶痛者用藁本、吴茱萸;顽固性头痛者用白附子、白僵蚕、全蝎。

在选药思路上,还可把现代研究知识,纳入传统的辨证范畴,以实践经验为依据,有机的结合运用。如治疗心悸,对有热象者用黄连、苦参,就是根据黄连、苦参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治肺心病咳喘用苏木、葶苈子,既基于肺朝百脉,苏木治肺通络,有助肺气宣通血脉,葶苈泻肺祛痰利气的理论,另一方面也是结合了苏木能平喘、葶苈可强心的报道。他如见症多端者,尤当利用一药多能的长处,充分发挥各种药物的多向效应,才能使组方配药精纯而不杂。

5.对药组合
临床在处方大势确定以后,灵活选择对药配伍,十分重要。常用对药有性味相近,功能协同者,如桃红活血,硝黄通下,参芪益气;有性味相反,相互牵制者,如黄连配肉桂或吴萸,白术合枳实;还有性味功能不同,经配合使用可加强效果的,如知母、贝母清热化痰,黄芪、防已益气利水,桔梗、枳实升降调气,桂枝、芍药调和营卫等。

“对药”的运用既可汲取古方,也可以从前人医案及医疗经验记录中悟得,或是自身长期反复临床实践后的体会。如痹证,对湿热成毒者,用漏芦、功劳叶解毒清热;瘀血闭络者,用山甲、鬼箭羽活血开痹;阴虚血热者,用秦艽、生地、白薇养阴退热;湿滞关节者,用油松节、天仙藤利水消肿。治高血压、高脂血症,对肾亏肝旺者,用首乌、白蒺藜益肾平肝;痰瘀痹阻者,用姜蚕、山楂化痰行瘀;肾虚水停者,用楮实子、天仙藤益肾利水;对虚风内动者,用牡蛎、珍珠母介类潜镇;内风窜络者,用天麻、豨莶草祛风和络等。

6.拓展药效
中药的基本特点是多组分的复合物,且其主要成分未必就是唯一的有效成分,但由于中药具有多种组分,因而其功效也是多向性的,前人实践的积累,虽已认识到每味药的主要功效,但尚有未被发现的效用,须在临床应用中探索,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手段和方法,寻求新的药效。

兹举例如下:

漏芦苦寒,主用于乳病及疔疮肿毒,可治产后乳汁不下,善长于通络活血、解毒消痈。周老据此先后使用于骨巨细胞瘤、乳腺癌等多种肿瘤有热毒征象者,具有良好的解毒抗癌、散结消肿作用。

鬼箭羽苦寒,功能破血通经,散瘀止痛,习用于闭经、产后瘀滞腹痛及风湿痛等症,周老据此试用于癫狂、类风湿、慢性肾炎、狼疮、糖尿病等,具有血瘀特征者,颇能增效。

泽漆苦、微寒有小毒,功能泻肺化痰、止咳降气、利水消肿,现代多用于慢支咳喘、肺结核等病,周老据其化痰利水、散结解毒之功,用于慢性咽炎、心源性咳喘、水肿、肺部肿瘤等,确有良效。

天仙藤味苦性温,行气活血、通络利水,《妇人良方》载有天仙藤散治子肿,乃据此扩大应用于功能性水肿、特发性水肿,并配鸡血藤治疗高血压病的“气血失调证”,颇有效验。

金毛狗脊辛苦温,功能祛风湿、利关节、补肝肾、壮筋骨,习用于风湿痹痛、腰脊酸疼、腿膝软弱,对肾虚不固的尿频、带下清稀者,有固涩作用。

特别提示:
由于平台更改了文章分发机制,不按时间推送,而是按权重随机推送,为了保证您能看到我们的推送,不错过每一篇好文章和每一次福利活动,请将我们的设为星标,让我们每天与好文章相遇,在文章中与国医大师攀谈!

END
【本文选自《国医周仲瑛辨治疑难杂病方略》,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陈四清。编辑整理。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扫描下图二维码可查看本书详情。】

长按上方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进入购买

我为您点亮健康,您为我点亮【在看】~~~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