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露|养生
古人说,寒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意思是说寒露时期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都快要凝结成霜了。
前言
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渡,暑气尚不曾完全消尽,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正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寒露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随着气候逐渐转冷,世间万物,包括我们人类自身的“阳气”也开始逐渐收敛,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和维持体内外环境的平衡。除了预防寒邪的侵袭,同时还应促进自身阳气的收敛与保养,是这个时节导引与养生的重点。
寒
露时节,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在饮食方面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还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
寒
露以后,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最易由季节性感冒引发心脑血管、中风、复发性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所以合理安排日常起居生活,对身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
寒露饮食养生法
01.寒露饮食原则
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状。
本节气前后适合的水果有梨、柿、荸荠、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可以喝些养生热粥,如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有较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等食物。
02.秋季进补宜先调理脾
夏季,人们由于频饮冷饮,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等现象,故秋凉伊始忌贸然匆匆进补。所以,进补之前要给脾胃一个调整适应时期,可先补食一些富于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如鱼、各种动物瘦肉、禽蛋、豆类、奶制品及新鲜蔬菜、水果,以及山药、莲子、薏苡仁等,逐渐增强脾胃的功能。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就可根据身体需要,进食有关的补品或补药。03.秋季最佳滋补品——银耳 银耳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磷、铁、钾等,可增强机体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器官功能。其中还含有一种类似于阿拉伯树胶的物质,长期食用,可使皮下组织丰满,皮肤细腻滋润而有弹性。注:
中医认为银耳性平,味甘、淡,无毒,为润肺滋阴之要品。具有润肺生津、滋阴养胃、益气和血、补脑强心的功效,长期服用可使人精神旺盛,延年益寿。临床中发现,银耳对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源性心脏病有显著的疗效。同时,能提高肝脏解毒功能和护肝作用,而且还可提高机体对辐射的防护作用和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寒露营养餐
胡桃润肺酒:
原料:胡桃肉120克,白蜜100克,甜杏仁30克,酥油50毫升,红枣120克,白酒1000毫升。
做法:先将胡桃肉、红枣捣碎,杏仁泡去皮尖,煮4~5沸,捞出晒干捣碎,备用。白蜜、酥油熔化后,与上三味食物倒入白酒中,密封,浸泡7天即可饮用。每次10毫升。每日2次。
功效:胡桃肉补肾温肺,大枣、蜂蜜健脾和胃,杏仁、酥油润肺,白酒活血通络。本方融补肾、健脾、润肺于一体。
猪肺炖汉果:
原料:罗汉果1个,猪肺24克。
做法:将成熟的罗汉果切成薄片、猪肺切成小块,挤出泡沫,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再放入罗汉果片同煮,肺熟后即可食用。
功效:有润肺止咳、清热化痰的作用。用于治疗燥热咳嗽。
蛎黄汤:
原料:鲜牡蛎肉250克,猪瘦肉100克。
做法:牡蛎肉洗净,猪瘦肉切片。把牡蛎、瘦肉放入小碗内,以黄酒、淀粉拌好,倒入开水锅中煮至嫩熟,以食盐调味。佐餐食用。
功效:滋阴养血。牡蛎肉与猪瘦肉皆为滋阴养血之品,后者兼能益气。两者味均甘咸,甘能补益,咸能软坚。本品性质平和,不凉不燥,适应面广泛。
茯苓饼:
原料:茯苓200克,面粉100克。
做法:茯苓研成粉末,与面粉混合,水调作饼,烙熟。经常食用。
功效:利水化湿,健脾益气。
【本文选自《〈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营养食谱》,编辑。点击直接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