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慎轩实验经济方
作者简介
王慎轩(1900—1984年),浙江绍兴人,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医学家、教育家、中医妇科专家,是近代吴医和越医的代表人物之一。1916年,他从师于沪上名医丁甘仁、曹颖甫、黄体仁等先生,是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早期学生。嗣后悬壶于苏州,以女科著称于江浙沪。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中期,曾执教于江苏中医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和北京中医学院。
一粒含化丹(自制方)
【疗效】治风热咳嗽,口舌碎痛,声音低哑,自觉口中干涩,舌质红绛起刺,脉象浮滑而数者。
【药品】薄荷叶二两,诃子一两,硼砂五钱。
【用法】研细末,炼蜜为丸,每重一钱,含入口中,缓缓含化咽下,日服二至三丸。
心得感悟凡治口舌咽喉之病,若用药煎汤饮服,与制丸缓缓含咽,两相比较,疗效相差甚大。余治此类病证,多采制丸含化之法。此丸以薄荷散风热而消肿痛,诃子、硼砂俱能化痰止嗽,而诃子化黏腻之痰,含入口中即觉有效,硼砂又能解毒消肿,和蜜为丸,缓缓含咽,能使全部药力,完全敷布于病所,而建经济实惠迅速取效之功。
二妙丸(朱丹溪方)
【疗效】治湿热筋骨疼痛痿弱,疮疡溃腐红痛,及大便泻痢不爽,妇人带多黄白等湿热证,午后身有微热,掌心灼热,舌苔黄白腻,脉象濡滑数者。
【药品】生黄柏、生苍术各等分。
【用法】研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分至八分,热汤送下,一日二至三服。
心得感悟此方原注治湿热筋骨疼痛,痿弱,疮疡。余从临证试验,可以推广治疗一切湿热证。惟原方二药均炒用,但黄柏炒后,足以减弱其寒凉清热之疗效;苍术炒过,更能消耗其辛香化湿之药力,故余俱改生用也。原方苍术去皮,但一切植物外皮之组织较密,成分较多,其疗效必高,故各种植物皮之入药者甚多。余观苍术之皮,细密坚厚,亦属良品,何必去皮以浪费药材耶。故余改为不去皮。原方炼蜜或姜汁为丸,但姜与蜜均无益于湿热证,亦可节省,故余改为水泛为丸。且如此改制之后,已经试验数十年,其疗效实可胜过原方,故原方每服须三钱,此则每服五分至八分,已有同等之效矣。二生散(《疡医大全》方)
【疗效】治喉闭、乳痈、恶疮,溃腐臭秽,妇人子宫肿痛,带下赤白,如脓臭秽者。
【药品】生明矾、生雄黄各等分。
【用法】研为极细末,喉闭则日吹三次,吐出毒水。疮毒则米醋或凉水调敷。子宫病则每夜临卧时用药棉蘸裹药粉三分,纳入子宫;或用五分泡汤灌洗。
心得感悟此方原注治喉闭、乳痈、恶疮。但查《外科大成》疮腐外洗方,用白矾四两,雄黄一两,研末泡汤冲洗。余治妇人子宫肿痛,带下赤白,如脓臭秽者,亦颇有效。故余用此方之疗效如上述。三黄丸(自制方)
【疗效】治目赤肿痛,口舌红肿糜烂疼痛,耳内红肿热痛,咽喉红肿疼痛,及一切痈肿热疖,并治伤寒热证。凡内外伤科热症,而有发热口渴,心烦寐少,便秘溺赤,舌苔黄腻,脉象滑数而有力者,均可用之。
【药品】黄芩三两,黄柏六两,生大黄三两。
【用法】研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分至一钱,一日三服,食远时热汤或温黄酒送下。宜减食或断食,忌食辛热油荤厚味。
心得感悟此方脱胎于《伤寒论》大黄黄芩黄连泻心汤。李东垣改制为丸,主治上焦有热,致目赤头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致心膈烦躁,饮食不美;下焦有热,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生痈疖疮痍及五痔,肛门肿痛下脓血。此系东垣根据多年实践经验,而使三黄之应用范围更广也。余因黄连价贵,根据文献及实验,黄柏与黄连之有效成分及功用相同,惟黄柏药效较小,仅及黄连二分之一,故重用黄柏。曾经大量制备,施送多年,试验观察,疗效甚高,且药价便宜,希望同道同志,多多推广施用。小七香丸(局方)
【疗效】治胸闷脘腹胀痛,癥块攻痛,嗳气呕恶,一切肝胃不和,消化不良等证。
【药品】甘松八两,益智仁六两,生香附,公丁香、生甘草各十二两,生莪术、春砂仁各二两。
【用法】研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分,热汤送下。
心得感悟原方用丁香皮,余改用公丁香,疗效较高。原方香附炒,莪术煨,均足以减少疗效,故余俱生用。原方蒸饼为丸,增多剂量,无裨实益,且久贮易于蛀坏,故余改为水泛。曾经自制大量,施用数十年,确能以少量而著显效。大黄散(自制方)
【疗效】治一切性热病之大便秘结,无论虚热、实热,急、慢性均可用。
【药品】生锦纹大黄。
【用法】整个敲碎研细末,贮瓷瓶中,密盖勿泄气,轻病每服三至五分,重病每服六分至一钱,清晨或夜间临卧时,或午后食远时,温沸汤送服。宜减食或断食。
心得感悟余昔治热性病之大便秘结,用大黄二钱汤剂,有效或无效,甚或腹痛甚剧而大便仍不通,反增入病人之痛苦。乃细加研究,凡病人向大药铺购药者有效,向小药铺购药者无效。再向药铺调查,大药铺出售者是锦纹大黄,小药铺出售者是普通大黄,始知锦纹大黄确有效。但偶有一病人服锦纹大黄亦无效,余再向药铺调查,始知该药铺之大黄,切片置在药橱内已隔年余,已乏大黄之香气,随即再购买二钱,亲自煎服,果亦无效。因此,又知大黄切片久置空气中,能损失药效。乃自向药材行购锦纹大黄,整个敲碎自服三分,即得通便一次而无腹痛之良效。以后治疗热性大便秘结,无论虚证实证,均有此散,无不有效。因余从多年临证试验,此散作用和缓,服后不致大泻,故虚证属热亦可用。藿香茅术散(自制方)
【疗效】治湿性感冒,或兼肝脾气郁湿阻,头痛胀重,形寒形热,神疲肢倦,肢体疼痛,胸闷胃呆或兼呕吐泛恶,或兼腹痛泄泻,舌苔浮白腻,脉象濡弦滑。
【药品】藿香(采取嫩枝叶在烈日下晒干气香色青者)、茅术(只需洗净切勿浸漂)各等分
【用法】研细末,每服五分,一日两服,开水送下。忌食荤腥厚味,并宜减食或断食。
心得感悟昔年,余治此症,常用藿香正气散,但须用药十余味,共约三两余,既煎煮不便,又嫌药价尚大。后因余在园中自种藿香,择夏日炎烈之时,采取嫩枝叶晒干,研细末,色绿气香。偶有友人携女来玩,忽患头痛胀重,甚至昏厥欲仆,胸闷腹痛,泛恶呕吐,状甚急剧,余乃随手给藿香末三分,开水送下,即觉诸恙霍然。嗣后再合茅术,屡经试验,效用益广。现在用此二味,每服五分,一日二服,比较从前用藿香正气散之药量,仅百分之三,疗效相等,且不需煎煮之麻烦,亦合经济简便之原则。
点此查看
【本文选自《王慎轩医书医论精选》,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王慎轩。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