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小暑|养生

小暑|养生
小暑

气候特点
小暑(Lesser Heat),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公历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天气已热,尚未达到极点,所以称作“小暑”。小暑已是绿树成荫,炎热渐渐袭来,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小暑是全年降水最多的一个节气,并会出现大暴雨、雷击和冰雹。农谚:“大暑小暑,灌死老鼠。”“小暑热,果定结;小暑不热,五谷不结。”
温风至

蟋蟀居宇

鹰始鸷小暑饮食原则
俗话说“热在三伏”,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

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伏天该进补吗?﹏﹏﹏

有人讲夏天尤其是三伏天不宜进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一提到“进补”,人们总是想到鸡鸭鱼肉等食品或人参、鹿茸等补益中药,这些属于温热的食物或中药在炎热的季节确实不宜服用。

在中国的传统养生学中,根据采用不同性质的食物或中药进行补益的方法,可以分为平补法、清补法、温补法及峻补法等四种主要的进补方法,夏季则宜选用清补的方法。

饮食清补法,是指采用寒凉性食物进行补益的方法。属于凉性的食物有小米、薏苡仁、绿豆、豆腐、萝卜、冬瓜、丝瓜、油菜、芹菜、苹果、梨、鸭蛋、猪皮等;属于寒性的食物有苦瓜、黄瓜、茭白、西瓜、莲藕、海带、紫菜、蛏肉、田螺等。夏季天气炎热较适宜选择这些寒凉性质的食物进行清补。

夏季在五行中属火,暑热之邪最能耗气伤阴,所以夏季进补应选择药性偏于寒凉的益气滋阴类中药,如生晒参、西洋参、百合、麦冬、女贞子、沙参、石斛等。

夏日需清补
诸病皆能除﹏﹏﹏

在夏天,人处于天暑地热之中。由于大量出汗,钠盐等营养素丢失;加上睡眠减少,人的食欲降低,消化能力较弱,使人精神萎靡不振、肌肉消瘦等。因此,夏季注重饮食养生显得十分重要。

医学家们认为,夏季食补应该“清补”。因为夏天天气温度高,细菌十分活跃,一些蛋白质、脂肪丰富的食物容易变质;加上人的食欲较差,故采取“清补”较为适宜。“清补”一般以寒性的食物为主,既能清热解暑,又可摄取营养、健体强身。夏季暑湿较盛,脾虚的人可选具有健脾补胃、化除湿邪的食品,特别是补而不腻之品为宜,如赤小豆、薏苡仁等。

夏季清补,宜食用清淡之品,但要注意过食生冷食品会导致疾病发生。据《颐身集》记载:“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冰雪、蜜饼、凉粉、冷粥等。”否则,饮冷无度会使腹中受寒,导致腹胀、呕吐、下痢等胃肠疾患。中医认为胃喜暖而恶寒,“凡饮食,无论四时,常令温暖,夏天积阴在内,暖时尤宜”。因此,年老体弱、久病初愈或脾胃虚寒者及幼儿,在炎热的盛夏,切不可只图一时之快,过多地饮用清凉饮料、冷冻食品,谨防损伤脾胃而患病。

夏季最佳调味品
醋﹏﹏﹏

醋在烹调中必不可少,夏季菜中放醋更是有益。

其一,醋能杀菌。夏天细菌繁殖活跃,肠道传染病增加,此时,醋能对各种病菌有较强的杀伤作用。

其二,醋能调节胃肠功能。醋味酸、微甜,带有香味,当你闻到醋香、尝到醋味时,消化液会自然分泌出来,让你保证有旺盛的食欲。

其三,缓解疲劳。工作时间长了或者休息不好,人体内会有大量乳酸产生,造成疲劳感,食醋中的醋酸有利于乳酸进一步氧化,变为水和二氧化碳,水继续参与机体代谢或变成尿和汗水排出,二氧化碳则由肺呼出体外。因此,醋具有独特的预防和消除疲劳的奇效。

其四,预防高血压。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水果醋里含有矿物质钾,可以帮助身体排出过剩的钠,达到预防高血压的目的。

由于醋中含有大量的醋酸,因此吃时要注意适量,不宜大量食用。每人每天食用醋量最好在20~40克之间,最多不要超过100克,年纪大和身体比较虚弱的人更应该酌情。

有些药物是不能与醋同食的,因为醋酸能改变人体内局部环境的酸碱度。比如,磺胺类药物在酸性环境中易形成结晶,损害肾小管;碳酸氢钠、氢化镁、胃舒平等碱性药物则容易被醋酸中和,降低药效;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等抗菌药物在酸性环境中作用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中医认为,醋具有收敛作用,所以不要与复方银翘片之类的解表发汗中药同食,它不但会促进人体汗孔的收缩,还会破坏中药中的生物碱等有效成分。

另外,醋不能在空腹的时候食用,以免导致胃酸过多。患有胃病,如胃溃疡和胃酸过多者最好少吃,因为醋本身有丰富的有机酸,能促进消化器官分泌大量消化液,从而加大胃酸的消化作用,导致胃病加重。此外,患有胆囊炎、肾炎、低血压、胆石症、骨损伤等病症的人切忌吃醋。

丰富多彩的
小暑
习俗
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表示对大自然以及祖先的感恩,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
食新﹏﹏﹏﹏﹏﹏﹏﹏﹏﹏﹏﹏﹏﹏﹏﹏﹏﹏﹏﹏﹏﹏
俗语:小暑黄鳝赛人参。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
吃黄鳝﹏﹏﹏﹏﹏﹏﹏﹏﹏﹏﹏﹏﹏﹏﹏﹏﹏﹏﹏﹏﹏﹏
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
吃藕﹏﹏﹏﹏﹏﹏﹏﹏﹏﹏﹏﹏﹏﹏﹏﹏﹏﹏﹏﹏﹏﹏

小暑时光

summer coming
小暑营养餐

葡萄蜜膏《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原料:鲜葡萄汁500克,蜂蜜100克。

做法:鲜葡萄汁以小火煎熬浓缩至黏稠时,调入蜂蜜,加热至沸,遂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1汤匙,开水冲服,每日2次。

功效:润肺补中,除烦止渴,益气肥健。

【按语】
一般新鲜水果功效多疏利,只有少数有滋补功效,葡萄就是其中之一。早在《神农本草经》就详细记述了其补益养生作用。“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葡萄的保健作用是与其营养成分分不开的。葡萄含有多量的葡萄糖、果糖、蔗糖、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磷、铁以及有机酸等成分。葡萄糖属单糖,无需分解即可直接为人体吸收,供能迅速而完全。它不但是肌肉活动时最有效的燃料,而且是心肌收缩时的应急能源,脑组织和红细胞也要靠葡萄糖供给能量。

蜂蜜中果糖含量最为丰富,果糖也属单糖,但被人体吸收速度较葡萄糖稍慢,如以葡萄糖为100作标准,则果糖为43。

本品具有润肺补中,除烦止渴,益气肥健的作用,适用于肺脾两虚消瘦者。

痰湿内盛、糖尿病者慎用。

酱爆鱼丁

原料:鱼丁500克,酱油50克,姜末、葱花、鸡蛋、水淀粉、味精、甜面酱、糖、蒜泥、肉汤适量。

做法:将鱼丁用盐、鸡蛋、黄酒、水淀粉上浆,腌10分钟。另取碗将姜末、味精、糖、酱油、肉汤、淀粉调成汁,开油锅,油温五成,先下入葱、蒜泥煸出香味后加面酱,投入鱼丁煸炒片刻,速倒入调好的芡汁翻炒,加明油拌匀即可。

功效:此菜健脾利湿,可治脾虚食少、乏力浮肿等症。

葱白炒羊肉片

原料:羊腿肉1560克,京葱白50克,素油50克,大蒜头四瓣,酱油、黄酒、盐、淀粉、味精、麻油适量。

做法:先将羊肉(去筋络)切成片,用黄酒、酱油、水淀粉上浆,放入旺火油锅炒熟出锅,锅留底油,再将京葱斜刀切成片,大蒜头拍碎,下到锅里翻炒匀,然后把羊肉片下进去,加酱油黄酒翻炒,加味精、麻油即可。

功效:葱白解表通阳、杀菌解毒,羊肉补中益气,此菜可治病后虚冷、阴寒腹痛等症。

干煸苦瓜

原料:苦瓜1千克,盐6克,糖2克,味精2克,蒜泥10克,葱丝5克,香油5克,猪油75克。

做法:把苦瓜去瓤洗净,切为长4厘米,宽1.5厘米的条;锅上火,下入苦瓜,小火煸干水分,再用中火略炒一下起锅;净锅烧热,放入猪油,五成热时下蒜泥,再放入苦瓜,加盐、糖、味精、葱丝,炒匀后淋香油出锅即成。

功效:本菜清火润喉。

小暑诗词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本文选自《<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营养食谱》,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张胡德,张滨。编辑整理。】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