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分时节话养生,谈谈你应该怎样衣食住行
说中医 有趣 有料 有味道!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
秋分节气,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暑热迅速消退,气候凉爽宜人,菊花盛开,蟹肉肥美,真的是个好时节。在享受美景美味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这个时节的养生。下面,笔者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谈谈秋分节气的养生之道。
太极八卦五禽戏,运动主要讲轻缓
到了秋分,天气便会转冷,如果人体抵抗力差,不适应气候变化,寒邪之气就会刺激皮肤和呼吸系统,引起感冒。因此,适当的运动锻炼必不可少。秋季养生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早睡早起身体好,收心养性舒肺气
“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而且民间素有“昼养阳,夜养阴”的说法,秋分之后,作息上要调整到早起早睡的习惯,早卧可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对补阴有莫大的益处。早起可以顺应阳气的保持,使肺气得以舒展。良好的睡眠可以保障心肺肝脾肾等脏器得到充分休养。
饮食清淡养肺气,注意补水防秋燥
自古以来都有秋季进补的习俗,但是现在这个社会平时营养摄入量早已严重超出日常需求,所以现在的秋分养生不宜“以肉贴膘”,从前的秋季贴膘之法,已经不适宜现在。秋分时节,降水已经减少,天气干燥,身体易缺水而出现口干咽痛、长痘、便秘等“秋燥”症状。日常饮食应保持清淡,建议多吃一些清润、温润的食物,如板栗、南瓜、红薯等。平时要注意补水,多喝水、淡茶、豆浆等,有助于防秋燥。
春捂秋冻需注意,睡觉盖好腰腹足
秋分之后,早晚的温差也将增大。可能中午还能感觉到炎热,但是到了下午6点左右,明显的寒意就已经袭来。适当秋冻可以增强我们的御寒能力,这个时节也是春捂秋冻的好时节,但是如果温度下降明显,就要及时根据天气变化增加衣物,防止受凉感冒。尤其老人、孩子和体质虚弱的人,则不能再拿着春捂秋冻当成养生宝典,需要注意保暖了。夜间睡觉注意保护好腰、腹、足等部位,以免寒气入侵,引起感冒等不适。
秋季时节好养生,秋高气爽,也是出门锻炼的好时机。
大家千万不要错过这么好的养生时节哦!
∣ 一位有思想的中医
新浪博客:武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