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一个神秘的穴位,让您“体内的冰雪”化成“洪荒之力”

一个神秘的穴位,让您“体内的冰雪”化成“洪荒之力”
生活中,有很多朋友尤其是女性朋友,常常伴有手足不温的情况。
现在已是秋天,手足不温的情况开始要逐步出现了,很多有这种症状的人,开始叫苦不迭了,不用怕,只要认识一个神秘的穴位。
就可让您“体内的冰雪”化成“洪荒之力”,不再为手足不温的情况而叫苦了。

一、手足不温是怎么回事?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手足应该是冬暖夏凉的,但是现在很多人往往相反:冬天手脚冰冷,严重时还会出现冻疮;夏天的时候手脚发热发烫,晚上睡觉的时候莫名的有一种烦躁感!
尤其是女性朋友,在月经来临的时候,多伴有痛经的症状,这多是脾胃虚寒和肾阳不足的表现。

二、手足不温怎么办?

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往往采用温阳健脾,补肾通阳的办法。
虚寒体质人的体内就如同冬天一样,寒冷异常,冰冻三尺,就会出现手脚不稳现状,男性会伴有阳痿早泄,而女性则会出现痛经、不孕等疾病,试想一样,在冬天里种什么也不会生长发育,就算是发育也是相当慢的。
所以我们要将春天的阳光照进体内,暖化冰雪,让体内的冰雪变成春天的涓涓细流!
用什么方法让“体内的冰雪”化成“洪荒之力”呢?按摩一个穴位就够了!

三、太溪穴治疗手足不温有何魔力?

这个穴位是太溪穴,使人体阳气汇集的一个重要场所。
其实,太溪穴也是人体的第一大补穴,人们大都知道足三里是人体强身健体的大补穴,这两个穴位相比,太溪穴偏于补先天,足三里偏于补后天,所以补肾壮阳要从太溪穴开始补起。

太溪穴属于足少阴原穴,位置非常好找,位于脚踝处,也就是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我们的左脚有太溪穴,两侧是对称的,点击关注医者宝典论坛。右脚也是有太溪穴的。古书有云:“肾也,其原出于太溪穴,太溪二。”
太溪穴和肾脏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又被誉为“人体第一大补穴”。
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人体的元阴和元阳都来源于此,所以说肾是人体元气之源。太溪穴这个穴位名是指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属于肾经的原穴。
在古代,太溪穴又被誉为“回阳九穴之一”,具有回阳救逆的功效。在过去,大夫在诊断垂危病人的时候,如果在这个穴位上能够摸到跳动的动脉,那就说明病人肾气并未衰竭,还可以救治。如果没有跳动,那就说明病人阴气缠身,大限将至。

四、按压或艾灸太溪穴的方法

生活中如果手脚冰凉,可将太溪穴作为常用的保健穴,生活工作之余可每天坚持按压或者艾灸,可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每次按压60~100次,令局部有酸、痛感,每日1~2次。
很多的保健方式,都需要我们平时不断的坚持,这个穴位取穴简单,按摩起来也是简单方便,适宜长期坚持,让我们本着健康的目的,坚持操作,激发人体的正气,释放你的洪荒之力!

现代疑难重症及慢性疾病的克星
——中医扶阳
现代人的诸多病症,包括被现代医学认定为不可治愈的疑难病症,大多都是由于阳气不足造成的。扶阳学派第四代传人彭重善先生在临床中就指出了人体阳气的重要性。中医大家李可老先生认为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风湿免疫病和肿瘤的发病原因都是由于寒气侵袭、阳气受损造成的,这是运用扶阳理论治疗这些病证的客观条件。李可老先生还讲解了相关扶阳学说的运用。

遗憾的是,现在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不良的生活方式,正是造成阳气亏虚、万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过度贪凉饮冷、无节制熬夜、营养不均衡、缺少体力活动等,都会造成阳气内虚。而抗菌素、激素的滥用,不辨证的清热滋阴、泻火通便,使本来阳虚的身体雪上加霜。也有很多亚健康的年轻人在未病倒之前都不以为然。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爆发时,才追悔莫及,病来如山倒时,才会醒悟。

扶阳派医家对于千变万化的病证,都主张扶阳,因为“万病皆损于阳气”,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救治危重病证,更要重视回阳救逆,因为人“有阳则生,无阳则死”;治疗各种疑难病症,都强调以“四逆法”收工,因为“阳气虚弱与否是疾病善恶转化的关键”。

扶阳学派重用附子、干姜、桂枝和肉桂等扶阳药物为特色,在临床上扶阳派的医家多能大胆使用此类药,屡起沉疴,让世人折服。

扶阳学派,护阳扶正,见识卓绝,回阳救逆,闻名于世;200年传承,代代相传至今。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