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小议中医药短期涉外培训中的锚定效应

小议中医药短期涉外培训中的锚定效应

中医药短期涉外培训作为中医药对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长期学历教育共同构成了中医药对外教育的整体体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自建院以来,作为中医药对外交流的窗口,长期承担中医外交、联合科研、涉外医疗等服务。近年来,随着海外中医热的兴起,短期涉外培训这种适应面广、门槛低的教育培训模式市场需求逐年增长。以我院承担的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情况来看,自2010年起开始承担中医药援外培训项目,从每年承办1期发展到2016年承办5期援外培训项目,7年间共了20期培训,服务了48个国家和地区的540名学员,平均每期27人次,培训时长15~30 d不等。短期培训时间短,从培训满意度的角度来看,培训体系的吸引力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沉锚理论的引入可以指导培训体系设计形成整体思路,从而有力的提升培训满意度。

中医药的知识粘性

1中医药知识粘性与短期涉外培训满意度的相关性
西苑医院的540人次短期涉外培训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每一堂具体的课程,不同的人群会给予不同的打分。对于国外科研人员有吸引力的中药组方的临床前研究,难以引起参训海外临床医师的共鸣;中医护理特色技术如穴位贴敷、耳豆等,会得到海外理疗、护理专业学员的关注,但可能会让药学人员觉得收获不大。种种的现象反映出中医药知识在传递的过程中不是零阻碍的。知识粘性成为了对这一过程中信息传递障碍的合理解释。Von Hipple率先提出了知识粘性的概念,使用了“粘滞信息”的术语来表述,并给出了相应的定义:信息需求者在特定地点应用一单位的信息所付出的成本[1]。粘附性越大,对于信息传播的阻碍作用就越大。知识粘性的理论在发展中逐步完善,并进一步明确了粘性与传播效果的反向效应关系。中医药知识是系统化的医学知识,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知识。比如阴阳的概念,临床使用普遍,但对于外籍学员存在着很大的理解障碍,许多教育工作者也意识到了这一点,通常会采用天地、男女、明暗、日夜等概念着手的方法,从实体概念转入理论概念的介绍。这其实就是在采取适当的手段削减知识粘性,降低知识转移的难度。
2中医药知识粘性对短期培训锚定效应的影响
1974年,Kahneman等[2]通过著名的幸运轮实验证实了决策和判断并不遵循所谓的理性决策,往往是简洁启发式的,因而是有偏差的,这也被认为是锚定现象首次被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不确定的情境中,人们的判断、估计或决策会受到先前呈现的信息(即锚)的影响,并以初始锚为基点进行调整,然而这种调整往往并不充分,以致随后的估计偏向该锚,从而发生一定的偏差[3]。在中医药短期涉外培训中,前期的中医药理论梳理、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成果都需要通过带教或授课老师与学员建立直接的信息传播通道。这一流程顺利建立,培训项目前期的所有设计才能得以。在这一基础上,学员端知识转移的起点也就成为了中医药涉外短期培训项目的锚定点,带教与授课老师的责任则主要体现在能否通过这一锚定点实现学员的沉锚。

中医药短期涉外培训知识粘性影响因素分析与锚定选择

1知识转移流程
中医药短期涉外培训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可以简化为授课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信息流动与传递的活动。关于知识,艾莉认为知识具有波粒二相性,知识作为过程,她将其看作充满不断转变、融合、合并的知识成分的动态液体[4]。有学者从结构性、流动性的角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其中达文波特认为知识是结构性经验、价值观念、关联信息及专家见识的流动组合,知识既是结构性的,又是流动性的[5],把知识当作是像流体一样具有流动性的物质。知识的流动性及其影响因素会直接制约中医药短期涉外培训项目知识的流动效果。

2中医药知识粘性的影响因素
知识源因素
知识源知识转移的意愿一方面体现在知识源对知识接收方的态度,即是否自我保护;另一方面反映在对组织氛围的评估,不同作用的组织氛围会对组织成员的知识吸收行为和知识集成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6]。培训项目的立项到,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培训主体——中医院、高等院校——强烈的知识转移意愿,从这一角度来说知识源并不会阻碍知识转移。现有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多元化的信息载体已经普遍应用于各个行业,教学手段的差异愈发减小,并不是培训效果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学员的原因
这是与知识源相对称的一个因素,主要包括了接受知识的意愿、对知识源的信任度、知识接受的能力。愿意用2周到1个月的时间来华参加培训表明了参训学员具有主观的积极性。学员对中医药知识接受能力就成为了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研究认为“情感是一个方向机制,它能指引人们基本的诸如注意力、记忆的心理过程以及信息加工过程”[7]。来华参训学员对于培训项目主办单位通常会采取前期调研再做决定的方式进行选择,所以在情感上大多数情况下是积极与正面的。
中医药知识中的隐性知识比重很大
首先一方面是知识构成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占比差别,隐性知识占比越高,越容易形成粘滞知识。关于组织内隐性知识的占比关系,有学者支持可占到知识总量的80%以上[8]。对于隐性知识,其定义通常采用Polanyi的理论,指是由个人通过一段时间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而逐渐形成并掌握的实用知识,具有难以规范和表达的特点,不能在组织中广泛传播[9]。中医药知识中隐性知识占比很大。中文的隐喻性特点决定了中医药知识的文字信息里包含着大量的非可视性内容,需要通过直觉与意会,结合大量的实践才能转化为自身的知识,消弭隐性知识对知识传播的影响。当然,是否是隐性知识,也需要将传播者与受众的的专业背景与水平放入同一衡量标准内才有应用价值,因此,这一因素不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考核因素。
转移双方的知识势差因素
知识转移双方在知识储备与掌握方面具有严重的不对等性,这一点在中医药培训中尤为明显。首先需要确认人类加工信息的能力不是无限的,人类的理性也是有限的。美国学者西蒙使用“有限理性论”[10]来解释信息处理能力的限度。中医药知识是诞生、发展于中国,并在长久的历史进程中随着贸易文化的交往不断传播到海外的专业性知识。直到20世纪,海外才有专门教授中医药知识的场所与专门机构,大量的中医药爱好者需要通过中国的相关机构、网站、信息平台来了解、学习中医药知识[11]。通常短时间内开设的中医药课程是某一方向的集中式课程,专业知识高度富集,学员与培训项目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知识势差,势差的存在也正是学员参训的重要动力。
3锚定点与培训项目满意度
传播学家施拉姆曾指出:任何社会对它的传播机构所施加的控制都是从这个社会产生出来并代表它的信仰和价值观的[12]。中短期中医药培训项目从2周至3个月不等,相对于学历教育,是一个较短的时间,对于系统学习某一学科的知识而言也是较短的。这就要求学员在初次接触培训项目时尽快的对培训项目产生兴趣与继续学习的意愿。通过西苑医院近年来的中短期培训经验分析,对于1个月的培训课程,前3 d的授课效果对整体满意度有很大的影响。这就意味着前三天是参训学员的锚定期。

建议与对策
锚定选择的方向决定了中医药短期涉外培训项目可以通过PBL设定与隐性知识管理两方面实现观众“锚定”。

1沉锚效应与PBL相结合
PBL模式,即problem based learning模式是在教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的创新实践,它将课堂讲授的模式进行了有效的改革,以共同关注的问题(Problem)为课堂主题,通过授课老师的引导,将学员引导至预期的培训主题路线上。有学者将这一模式归纳为“案例法”,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Great Topic on Correspondences of Yin and Yang Between Man and Nature),在讲解“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If the clear Yang descends, diarrhea will occur, if the turbid Yin ascends,abdominal swollen will occur)”一句时,结合临床工作中遇到的脾虚泄泻(diarrhea caused by deficiency of spleen Qi)、头痛(由便秘浊气上犯引起)(headache caused by constipation)2个病例,轻松而高效地使学生理解其本质含义[13]。国内开设的短期培训课程与现阶段许多海外中医药培训课程具有大致相似的培训对象,多为有一定从业经验、对于中医药或传统医学理论与技术如针灸等有一定理解与认识的专业人士,对于这一类人群,从零开始按部就班的理论教学是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的,这就需要设定明确的问题(P),将这一P设定为学员的沉锚点,短期培训的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一锚定点的设定是否成功。
2合理设定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在中医药知识体系中,存在着理论与临床技法两大类知识,也就是常说的道与术。从学习的角度来看,术更多的具备显性知识的特点,而道则包含更多的隐性知识的属性。在西苑医院承办的20期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中,中医药技术类项目11期,养生保健文化类项目7期,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类2期,从主题角度来看中医药文化与中医药技术类课程基本保持在1∶2的比例。从学员构成来看,14期为发展中国家卫生官员参加的官员类培训班,6期为技术人员参加的技术班。围绕不同的参训主体与培训主题,对于中医药的道与术应进行合理的比例分配,通过西苑医院的培训经验总结发现,以术引道的模式较为适合培训项目,适合观摩、观察的信息则应尽量的实现显性化。
3立足第一印象,合理降低信息噪音提升“理解”
第一印象是实现沉锚的有效手段,职业的装束与规范的用语会有效的提升学员的信任度。授课技巧方面,虽然讲授的是专业的中医药知识,但如果通篇使用木火土金水的生克制化关系等专业术语,会增加学员的理解难度,但适时使用阿育吠陀医学的四因说等相关医学体系的内容,可以得到学员的共鸣,这就是简单的锚定效果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理解知识的壁垒。在培训项目的信息传递过程中,还需要有针对性的处理信息“噪音”,即不属于主要知识且具有干扰因素的其他知识。对于“主要知识”范畴的界定,标准主要是参观培训项目主题的设定,不同的培训主题下,主要知识是不一样的。同样是讲解中药材,对于科研类主题的培训班,则应注重中药的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的相关情况;对于资源保护及开发类主题,则应对源头管理的标准、道地药材的理念与实践等方面介绍。对于同一话题,需要将其融入不同的培训主题中,设定主要知识,其它知识就归入“噪音”进行合理的消除和屏蔽。

小 结
中医学的理论传承在知识解构理论中并不存在无法解释的特殊性,这也就决定了中医药知识的传播可以使用科学哲学的基本概念来进行解构。其中知识粘性的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中医药知识传播困难的原因与症结所在。针对这一问题,引入知识粘性的概念,寻找合适的解决途径,就可以提升中医药知识传播的效率。为了使知识传播的过程能够成立,就需要实现参训学员的“沉锚”,也就是能够有意愿进一步中医药知识的了解与学习。所以,知识粘性概念语境下中医药短期涉外培训项目中学员沉锚点的设定应符合培训主题的需求,并结合学员自身的专业背景。在教学方案的设定上,需要充分吸收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引入PBL教学模式,设定合理的沉锚点,以适应短期培训项目“短平快”的培训特点。进一步扩大宣传途径,树立培训机构良好的第一印象,可以提升学员对培训项目传递的知识的信任度。了解和掌握每一期培训班中对于不同学员所教授的知识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真实比例,尽量降低隐性知识的比重是必须的工作,同时要很好的控制信息噪音,这样也将有助于提升培训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Von Hipple E. “Sticky information” and the locus of problem solving 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on[J]. Management Science,1994(4):429-439.
[2] Tversky A, Kahneman D. 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J]. Science,1974,185(4157):1124-1131.
[3] 郑立明.不确定情境中估计判断的锚定效应概述[J].现代管理科学,2013(12):47-49.
[4] 维娜.知识的进化[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50.
[5] 托马斯,劳伦斯.营运知识:工商企业的知识管理[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89.
[6] KAYYA N, KOCB E, TOPCU D.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ctivities and organizational climate on job satisfaction in Turkish banks [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10,21(11):2031-2051.
[7] Paul Slovic. The perception of risk[M].London: Earthscan Publications Ltd,2000, preface.
[8] HOLSTE J S, FIELDS D. Trust and tacit knowledge sharing and use[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10,14(1):128-140.
[9] POLANYI M. The tacit dimension [M]. New York: Double-day,1966:3-4.
[10] 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63.
[11] 马伯英.海外(英国)中医教学的特点和瓶颈浅析[J].天津中医药,2012,29(3):295-298.
[12] 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陈亮,周立方,李启译.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189.
[13] 张小虎.Julia Kravitz.《黄帝内经》海外全英教学体会[J].中国科技,2012,25(5):38-40.

(收稿日期:2016-12-07 编辑:李海洋)

引用本文献标准格式:

徐峰,唐旭东.小议中医药短期涉外培训中的锚定效应[J].,2017,23(6):4-7

作者:徐峰,唐旭东
改编自:小议中医药短期涉外培训中的锚定效应
文字编辑:李海洋







A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