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中医交流座谈会纪要
。
凡录用稿件一律免费发表,并支付200-400元稿酬。
国家级课题者给予600元的稿酬,省级课题300元稿酬,3-6个月内发表。
导 读
中医能不能成为当代社会医疗的主导体系?
互联网时代会对中医造成哪些影响?
泰济堂中医人才培养机制有哪些创新点?
如何提高针灸的疗效?
中医如何走向世界?
“泰济堂模式”有哪些特点? ……
文/泰济堂家人‖ 来源:北京泰济堂中医医院
编辑:编辑部
2015年3月18日,美国加州针灸局前局长李安岳先生,北美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加州中医公会名誉会长李景新先生,带着这些问题来到北京泰济堂中医医院,开始了为期3天的专程访问。
作为对张克镇院长年前访问美国的回访,李安岳局长与李景新会长,对此次访问充满了期待,他们对泰济堂中医院全新的诊、疗、防一体化的医疗模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远万里来到泰济堂中医医院进行现场研讨交流与临床体验。
李局长与李会长是美国中医针灸方面的领军人物。他们为推动中医针灸在美国立法与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此次奥巴马全民医改方案中,加利福尼亚州也是唯一把针灸治疗纳入其中的州。其间他们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
应邀参加研讨会的有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屠志涛局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陈立新、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考试部主任郑跃先、北京大学创新研究院创始院长蔡剑、人民网舆情部副主任汪大伟等。
屠志涛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
泰济堂我来过几次,泰济堂吸引我的地方,一是像你们说的治未病;二是能够运用综合疗法治疑难病;三是敢和患者承诺,我特别欣赏这个;第四是建立中医发展的一个好的机制。社会办医,别光靠医保,能够用社会资本,把健康服务业走向国际。
泰济堂有两个”shou”,一个是“手诊治”(即用纯中医的办法对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一个“首退”模式(即首次治疗无效者无条件退款)。他们有这样一个气魄,大医院没人敢喊。
我们鼓励社会办医,为什么鼓励泰济堂,作为社会办医的示范,做到综合治疗,保持中医特色,治未病,创新模式等。
李安岳 美国加州针灸局前局长、美国中医博士
我做过加州的针灸局局长。此次到访,主要是因为在美国与张克镇院长见面之后,他的医学理念和将“中医治未病”纳入医疗体系引起我关注,这是比美国还先进的,这让我印象尤为深刻,我们想来看看中国的情况,这次到来确实学到了很多。作为海外的华人,能看到中国的强大进步,是我们拭目以盼的,中国强,海外的华人就抬头挺胸了。
李景新 北美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加州中医公会名誉会长
今年的1月29日,张克镇院长来到南加州访问,与李安岳医师会面,李安岳医师告诉我,来了一位中医界的朋友,要不要谈谈中美之间可以互相交流的心得,就这样认识了。
在美国,中医针灸治疗一直属于叫做“补充医学”(或替代医学),最近,他们把“替代”改为“整合”,其实,他还是不希望你取代西医的主导地位。
让不懂中医的西医去管中医,就如同“和尚被神父管”,两个人说不到一块儿。
美国西医医院都是大部队,做中医就像民间游击战,但是你别小看游击战,天下就是这样打下来的。我们现在30多年挺过来了。
张克镇 北京泰济堂中医医院院长
中医在新形势下更需要创新,中医不应该成为其它医学的附属品与辅助手段,它完全可以成为诊治疾病的主导医疗体系。
中医药想要真正以其本来面目走向世界,必须制订符合自己客观规律的标准。绝不能以别的医学体系制订的标准来规范自己。
中医药很多思路,更符合现代科学的系统论思维方式,有着几千年传承的中药研究方法与大数据思维有很多相似之处。
中医药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而中医的人才培养,应该是立体的,不仅仅只具备学校学的那点知识,更应该把技术技能,思想水平,道德素养纳入到具体的教育方法之中。应该把那些具有高临床水平与理论水平的临床医生纳入到中医的师资力量之中。
陈立新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
借这个机会向局长、各位做一个简要的汇报,和一些简单的想法。感谢泰济堂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这件事的来源是考试部郑主任在今年的2月份访问加利福尼亚州,组织一个中医的考试,郑主任做了一个报告,这么样一个缘源。本来想请来中国的两位(李安岳、李景新)到我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坐一坐,他们安排太紧了,张院长说干脆你们就一起来吧,这样我们就来了。非常感谢泰济堂的朋友。
郑跃先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考试部主任
国家中医药局还在筹备的时候,我已经在卫生部上班了。
我的视角是中国的几千所公立医院,从三甲医院一直到县到乡镇我都考察过,但是今天,我看到一个全新的视角,张院长短时间的一个介绍,包括我自己捕捉到的一些信息,我感觉到,今天是发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我作为一个老医政工作者来说,心里是很振奋的。
我非常感谢今天这个机会,感谢美国的李老师给我们从中穿线,虽然我们近在咫尺都在北京,还是美国的线把我们牵到了一起。
另外,我觉得我们张院长这块,他做了一个非常勇敢的、有魄力的探索,完全用中医的疗法来治疗相关的疑难病症,而且有这么大的阵势,应该说是有相当的实力。
和美国加州的合作,我们屠局长也提出了一个愿望,张院长脑子里也有蓝图了,希望进一步能够加快这方面的联络,加州是很有前景的。
蔡剑 北京大学创新研究院创始院长,光华管理学院EMBA创新实践教授
我是中医的外行,但是我在张院长身上学到很多中医的思想,现在正是一个很好的时候,中国整个的文明,东方的文明现在正是向西方输出的一个过程,刚开始崛起的时候。中医,中华医学,应该是站在战略的制高点上,而不是变成一个医疗体系。我们讲大医治国,中医治世,医生治人,这个实际上是思想。这个思想,刚好是在我们国家转型需要的。我们做经济管理研究的时候,很多时候也是在抉择我们是用西方的经济学,还是用东方的管理思想。这几年我们做了一些具体的工作。
汪大伟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舆情分析师、舆情编辑部副主任
对中医肯定的声音加大了,在今年两会期间,无论是习总书记还是李克强总理,都在强调积极发展中医药,这也是我们媒体非常看重的一点。
我到泰济堂的一个感受是什么呢,装饰很古朴,但是呢我们又是一个很时尚的一个单位,我进院长办公室,一下子感觉到中医走进了新时代。我以前中医的印象就是一个老中医在那里翻书。
泰济堂还有一点做的很好,就是中医和互联网的结合,其实现在大数据思维也非常符合中医的思维。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
杜力 北京泰济堂中医院总经理 北京大学光华EMBA健康协会副会长
我们泰济堂虽然很小,但我们自成立那天起,就有一种使命感,我们是在把中医当成事业来做,当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来做,而不是当成职业,更不是当成一种赚钱的职业。
当前,在很多医院,都是医生挣钱,医院根据比例给医生发提成。我们从成立那天就拒绝这么做,而是建立一个新的模式,什么模式?就是作为泰济堂的医生,如果你能让病人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就给人家把病治好了,那你就是最牛的医生! 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们年轻的医生看到有病人久治不好,经她一诊断分析,是病人服用药物副作用导致的,让人家停药后病很快就好了,这个病人真的没有花钱病就好了。
泰济堂现在应该说做得比我们原来预计的成功,就一条,坚持以病人为核心,以预防为主导。我们的医生都是泰济堂自己培养的,我经常看到他们不厌其烦地给病人讲如何预防疾病,把一些治病的穴位告诉病人,有时候病人打电话要来看病,我们的医生问清楚后,有的会直接告诉病人,你不用跑过来,在家按一下某个穴位有可能会好,有些病人果然就好了,不用大老远地跑路了。我们不但给病人治好病,还要告诉他们如何预防复发,还要告诉出现问题后如何处理。
所以,我们的医生幸福指数都非常高。因为在这样的一个团队里,大家都在向善,都在真正帮助病人解决问题。我感觉我们这个模式是很成功的。
凡是被本栏目采录的稿件一律免费发表,并支付200-400元稿酬。稿件内容可以考虑详尽介绍当地中医药针灸的发展概况,尤其突出表达国内与当地中医药在相关政策、立法、临床诊疗、学科教育、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差异。文体不限,内容不限,可自选主题,建议图文并茂。
凡是被肿瘤专题栏目采录的稿件,属国家级课题者给予600元的稿酬,省级课题300元稿酬,将在3-6个月内发表(上述措施综述文章例外)。稿件内容重点报道中医中药在肿瘤预防与治疗中的前沿进展。可包括中药单体或复方抗肿瘤的细胞、分子及免疫等作用机制研究,肿瘤的中医临床研究、诊疗经验、新技术、个案报道等等。
特色栏目可采用官方网站或邮箱投稿(其余栏目只接受官网在线投稿)
邮 箱:
简介
办公
投稿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