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儿科经验
#儿科#五味子#医生#中医
治疗儿科经验
儿科是一个存在明显高峰期的科室,一般春季流感爆发期、寒暑假儿科门诊都是人满为患的时期。但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医学生不愿选择儿科,甚至在某些三甲医院的儿童专科,连续多年招不到医生都是非常常见的。
为什么儿科医生越来越少了呢?一方面是现在不像以前家里孩子那么多,虽然现在三胎政策都放开了,但是还是独生子女居多,所以孩子变得更加“金贵”起来。而孩子一旦生病,父母都急得不行,迫切希望医生能立马将孩子治好。但是孩子毕竟不是成人,无法清楚的表述自己的症状,甚至只会哭闹,所以很多时候医生很难拿捏住孩子疾病的关键,所以就很容易发生互相不理解的情况。
在古代,儿科也被称作哑科。因为中医是通过望闻问切来治病的,首先是问诊:因为小儿无法清楚的表述自己的症状,所以医生根本无法通过问诊来搜集诊断资料,就算是问家长,也可能不够全面。因为有的家长没有观察到,或者没有观察得那么仔细,或者没有把一个症状当作是症状,也有一些自我感受的症状家长无从得知。再说望诊和闻诊,望多为望色,闻是闻声和嗅味,因为只有很严重的时候才能显现出特殊的面相、气味和声音。比如,面赤如朱,其嗅如败卵,语声低微,得多严重时候才会显现出来。重病了,症状明晃晃写脑门上了,自然容易诊出,但多数时候轻症、小病就很难觉察出了。再说切诊,即脉诊。因为小儿脉道未充,所以脉诊基本上不用,改为诊指纹。但指纹毕竟不如脉诊清楚。这样一来,切诊也哑了。
/
the 24 Solar Terms
SUMMER
SLIGHT HEAT
那该如何给小孩看病呢?认为第一个关注的是孩子的精神状态,就是说如果一个孩子精神状态很好,能吃能喝能玩一般问题都不大。第二个关注孩子的体重,每次看病都会先让孩子称一下体重,体重与小孩用药的量有关,一般药方都是按成人60千克体重来算,除掉一些特殊药物,一般将孩子体重除一下就能得到相应药量。另一方面,小儿体重跟他的营养状况有关,过轻,营养不良,过重,营养过盛。第三个需要注意饮食,孩子的胃口,是否挑食,是否偏食都会造成疾病的发生。第四个看孩子的睡眠,孩子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发育。尤其儿童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也是人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要想孩子聪明,必须每天要保证孩子有8,9个小时的睡眠。儿科最后还要注意小孩吃药的口味问题,孩子毕竟不是成人,所以还得注意吃药的服从情况,所以经常会问病人吃药吃得怎么样,苦不苦,能不能吃下去?就算是神丹妙药不吃下去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给小孩看病要有信心,认为小孩的病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这个简单,简单在病因的单纯。大多数时候,只有一个病因,或寒或热,或乳食积滞等,而不像老年病,多因素杂糅,基础疾病比较多。一般作为医生,只需要把这个病因找出来就可以了,找出来往往就代表着治愈。第二点小儿脏气轻灵,因为没有吃过多少药,没有耐药性,所以对药物的反应往往比成年人更加灵敏,所以也就更容易康复。
但也要注意小儿发病容易,病情发展特别快,所以认为一定要加患者家长的微信,以便能及时应对小儿的病情。另一方面儿科医生之间最好也要建立微信群,要互相帮助。遇到临床的疑难病例,可以互相讨论,毕竟“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