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有无病毒?鞋子需不需消毒?权威专家给出明确解答!
近日,流传着下图这样的说法:
地面上有没有病毒?我们到底会不会踩上病毒带回家?鞋子要不要消毒?
看看武汉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防制所副所长陈晓敏怎么说怎么做的。
地面上有没有病毒?
陈晓敏:就目前研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或者接触传播的,飞沫不会长时间在空中飘浮,所以空气中不会有病毒。飞沫沉降在物体表面,或者通过粘有病毒的手污染我们接触到的物体表面,比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因此我们要经常洗手,一回家就洗手。
飞沫沉降到地面,地面也是有可能沾染病毒,但病毒量是非常少的。现在各地的公共场所基本没有什么人流量,只要不是人群密集,应该是安全的。恰好有一个确诊患者打了喷嚏,病毒飞散空中再落到地上被你踩回家,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不能说没有,但是非常低。
回家后鞋子要不要消毒?
陈晓敏:只要不是去了疫源地,把病毒踩回家的几率很小。如果实在担心甚至会落下心病,也可以在家门口自制消毒垫。找来一只大小适宜的塑料脚盆,放入一块折叠的抹布,将84消毒液按说明书加水配制成消毒水,刚好倒入浸透抹布。回到家门口把鞋子在消毒垫上多踩踩,然后换上干净的拖鞋进门,将踩了消毒水的鞋子放在旁边,让消毒水继续发挥作用。
药店人上下班期间可以怎么做?
将84消毒液或过氧化氢消毒剂喷在门垫上,在那个门垫上踩踩,摩擦鞋底,然后用酒精把鞋面喷一下消毒,再换拖鞋进门(同样适用于工作区域)。
非常时期,我们在家这样管理鞋子:
1.区分内外鞋,外出的鞋子最好固定一双,建议用皮鞋或胶鞋,不透气透水,也便于表面清洁消毒;
2.门口放一小瓶酒精,最好用可以雾化喷出的小瓶,到家门口脱鞋前把鞋子喷一下;
3.入门处建议明确分区,内外鞋不混踩,外鞋不入户;
4.下雨天,鞋子有污泥的话,可以用酒精喷了以后再用消毒湿巾擦拭去污泥,擦完一定要认真洗手,做好手卫生。
外出需要带手套吗?
对于日常外出会进入或接触到的公共环境,如搭乘电梯,是否需要戴手套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解答道:“我认为没有必要,我是传染科的医生,我到病房里去见了很多有传染性的病人,无非也就是检查好以后洗个手,用流水冲洗就可以了。”
李院士还强调一点:“只有直接接触污染物的时候才需要戴手套,一般是不需要戴手套的,只要你勤洗手,回家率先洗个手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普通居民只要不直接接触传染源、或长期进入传染源的场合,不一定有戴手套必要性,同时,使用纸巾也是一种不错的防接触感染的方法,但记住要妥善处理。
但最重要的卫生细节是——洗手!国家卫健委宣传建议,在日常防疫中,即使宅在家里,一天洗手次数最好不低于十次:外出回来、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抱娃前、处理口罩后等等。
每次洗手的时间大约需要一分钟,其中搓洗时间不少于二十秒。谨记,防控疾病,正确对待洗手,非常重要。
外出回来如何消毒?
首先要摘掉口罩,口罩外折,扎紧放进垃圾桶。用流动水洗手,必要时外套、鞋子、袋子表面,采用75%的酒精喷洒表面进行消毒。
进行家庭消毒或在门店消毒时,要做到保持通风的环境。每天保证早晚至少一次通风,通风时间至少在30分钟以上,使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流通,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不能自然通风的环境中采用排风扇等机械通风的方式进行通风。家庭环境用品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病毒会吸附在衣物上吗?
答案是不会。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呼吸与危重症专家解释说,病毒在毛织品上存活的时间,短则几分钟,长也不过几小时。相比衣服,那些光滑无孔的坚硬表面,才是病毒长久存活的重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