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发现于美洲的美洲大蠊,竟被老祖宗拿来入药?

发现于美洲的美洲大蠊,竟被老祖宗拿来入药?

转载请注明作者与来自第一药店药店人(yaodianren520)


17世纪的一天,一只不起眼的小虫在北非搭上了跨越大洋的帆船。随着海上贸易的兴起,它的足迹也随着往来的船只走向世界各地。”

低纬度适宜的气候和自然条件让它得以繁衍生息。直至18世纪,这种昆虫在美洲被生物学家发现并命名为“美洲大蠊”。

“美洲大蠊”的中药之旅

其实,美洲大蠊的足迹远比大家想象中更远。早在东汉年间,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就已经开始了对这种昆虫药用价值的探索。传统医学典籍中对它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至《神农本草经》:“主血瘀,癥坚,寒热,破积聚,喉咽闭,内寒无子。”

到了明代,《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一味独特的药物:“身似蚕蛾,腹背具赤,两翅能飞。”而这种药物,正是我们今日所见的“美洲大蠊”。

美洲大蠊,又名蜚蠊、香娘子等。在我国传统医学中的应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医认为,蜚蠊科入药动物有活血散瘀、解毒消疳,利尿消肿等功效,可以用于癥瘕、积聚、创伤等多个方面的治疗,在《神农本草经》中位列中品。

身材虽小,能量不小

在传统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启发下,现代医药工作者们对美洲大蠊的药用价值进行了更加科学而深度的挖掘,好医生康复新液正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

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美洲大蠊确实有着广泛的药理作用。美洲大蠊虫体富含蛋白质和十余种氨基酸,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必需品,能够为黏膜修复提供材料基础;其体内的抗菌活性肽,也能够帮助灭杀人体内的致病细菌,维持人体健康。

除此之外,美洲大蠊富含小分子多肽能活性物质,还可以帮助人体消除炎症水肿,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创口快速愈合。可以说,小小的美洲大蠊,在医药领域却有着不容小视的能量。

汲古求新,守护健康

得益于美洲大蠊丰富的药用价值,其医药制品在临床医疗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光明。以好医生康复新液为例,由于原料美洲大蠊具备通利血脉、养阴生肌的效果,这种药物在消化内科、口腔科、耳鼻喉科、外科、肛肠科、皮肤科、妇产科、儿科等多个科室被广泛应用,收获了医生和患者的口碑。

前面我们提到,美洲大蠊虫体中富含的小分子多肽能够改善创面微循环,有效促进各类黏膜、皮肤创面的愈合,对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各类外伤、烧伤、术后创面、放射性损伤等疾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随着美洲大蠊制药的推广和普及,社会各界对它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也不断提高。因此,保障充分而高质量的原料供应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我国西昌,有一座全国最大的美洲大蠊GAP认证养殖基地,每年能够稳定供应约60亿只美洲大蠊。通过标准化的饲养流程,该基地能够为美洲大蠊制品供应充足的无菌原料,为美洲大蠊研末、好医生康复新液、好医生康复馨凝胶等产品服务于大众提供着坚实的保障。

从传统医学到现代药理,人们对美洲大蠊的应用一直在发展,而美洲大蠊的更多药用价值也等待着人们去发掘。相信这种小小的昆虫,能够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长按关注药店人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