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类疾病用药的顾客心理分析与接待技巧
蕙兰是X药店的药师,一天,一位女士进店,先左右环顾了一圈,看到附近没有其他的顾客时才低声地问:“有没有这个药?”蕙兰看顾客拿出来的药盒,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的药,顿时理解了。
蕙兰点了点头,给顾客拿药并问:“您用药感觉怎么样?”“还可以。在哪边付钱?”“在那边,这里有我的联系方式,您可拿着备用,这样您在用药的时候,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
顾客加了蕙兰的微信,发展到后面他们成了好朋友,蕙兰之所以能得到这位顾客的认可,得归功于她自修的心理学知识。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个体压力的增大,精神类疾病的患病率也越来越高,来门店购精神类疾病用药的顾客也多起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发现精神类疾病顾客比较难沟通。为什么难?难在我们很多药店人不懂此类顾客的心理。
心理1:害怕被歧视
这类顾客来店购药,容易陷入“自己是不正常的人”思维,因而在购买时,表现的行为也格外小心。事实上,部分药店人在接待这类顾客时,可能也会有“这类顾客要当心”的心理歧视。
心理2:自卑
此类顾客来买药时,有时可能会不太好意思说,有时可能会请别人“代言”。
心理3:隐私心理精神类疾病用药在众多商品中,可以说是隐私性最强的商品之一。
在蕙兰的导购中,蕙兰并没有在现场跟顾客说过多,而是通过了“私人定制”的方式来获得顾客的信任。
那么我们该如何接待这类顾客呢?
一、放松顾客
接待这类顾客时,我们要做的是让顾客感到轻松自在。但是,如果跟顾客说:“这类疾病也很普通”也会怪,此时,亲切的微笑或能帮我们传递出善意。 二、避免任何关于这一疾病的词语
在接待普通顾客时,我们可能会跟顾客交流很多关于病本身的内容,但是,精神类疾病顾客往往很忌讳这一点(有些店员喜欢一边拿药,一边说这个药是治什么的,但是在这个类别疾病用药时,要注意,最多可以让顾客自己看一下,展示药品适应症给顾客看即可,当顾客问起时,可以低声说明)。 三、帮顾客构建自信
精神类疾病患者往往缺乏自信,而这一点又会影响其生活与疾病的恢复。比如,焦虑症的患者会反复思考某一个问题而不能解脱,其实,若是其内心深信:“我先休息一下,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处理好这个问题。”就能打破那个“循环”的魔咒。
所以,若是药店人能帮助顾客,给他们哪怕一两句有效的话语,也将会让这类患者受益无穷。
现场话术举例1. 先放松自己,微笑面对顾客。(这样便是在告诉顾客,这没什么,我是喜欢你的。)
2.“要不要了解一下我们门店其他的商品,正好我们今天在做活动……”(这句话,会让顾客觉得自己被当成其他顾客一样的人了。)
3.“适当的多运动,多想想开心的事情,这个世界没什么过不了的坎。”
药店场景发生着变化,到店购买常规药品的顾客可能会越来越少,相反,一些对药店人专业挑战大的疾病用药顾客反倒是多了起来。时代变迁,我们也要改变。很多人的知识结构已经无法满足顾客需求,唯有持续更新,向更高难度的专业领域更新,才能适应顾客需求。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