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说了这么久的“脾胃虚弱”,你真的了解吗?

说了这么久的“脾胃虚弱”,你真的了解吗?

转载请注明作者与来自“药店人”微信(yaodianren520)随着现代人饮食结构和生活作息的改变,很多人会有脾胃虚弱的困扰,想通过药膳进行调理,但却不是很明白怎样算是“脾胃虚弱”,如何去“对症下药”,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又能收获健康。

今天,笔者就站在中医的角度,跟大家讲讲什么是脾胃虚弱?

认识“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是一个中医名称,早在几千年前就出现了,它的定义和现在大多数人所理解的会有所偏差,接下来笔者把“脾胃虚弱”拆成“脾”、“胃”和“虚弱”三个部分,解释一下其在中医里的定义。

1脾
说到“脾”,现代医学给它的定义是一个呈扁椭圆形的淋巴器官,有造血、滤血、清除衰老血细胞及参与免疫反应等功能。

而在中医范畴,其分为“结构之脾”和“功能之脾”。其中“结构之脾”指的是解剖学里的脾和胰,而“功能之脾”却超出了脾和胰的范畴:主运化,主升,主统血。

简单地说,饮食从口而入,在脾的作用下转化为各种营养物质和水,滋养身体各个器官,也通过心脏血液的作用把营养带到肢体、皮肤等部位,滋养头部和大脑;也在脾的作用下,维持着各个器官不下垂,使二便不会失控,同时让血液在体内正常运行不溢出。但若脾不好,则很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面色无华、气短乏力、头晕目眩、脏器下垂、便血等症状。

2胃
“胃”的功能和结构与现代医学的说法较为相似,主要是容纳饮食,让饮食在胃的作用下变成更加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状态,然后向下传导至肠,所以如果胃的功能异常,则容易出现胃脘胀满、恶心嗳气、呃逆呕吐、多食善饥等症状。

3虚弱
这里的虚弱不是单纯指功能的虚和弱,而是指功能的失衡。众所周知,与现代医学的各项指标相比,中医喜欢讲阴阳,人体是一个矛盾又统一的完整体,身体阴阳同时存在而且保持平衡,当这个平衡被打破时,病自然就找上门了。

哪些中药可调理脾胃?

1党参
党参能够补中益气,可用于脾气虚引起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倦怠、乏力;或脾气虚所致的中气下陷,升举无力等症状。

2白术
白术能够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可有效排除因脾虚而停滞于内的湿浊,对脾虚湿盛引起的胃纳不佳、体倦乏力、大便溏泄、肢体沉重等症效果明显。

3山药
山药能够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山药既能补脾胃之气,又能补脾胃之阴,还略有涩性。于脾而言,最易出现腹泻,而山药有收涩之性,具有止泻的作用。

4神曲
神曲能够健脾和胃、消食化积,对饮食积滞所引起的腹胀、食欲不振、大便泄泻有效,尤其适用于饮食积滞兼有外感发热者。

8山楂
山楂能够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对淀粉类、蛋白质类引起的饮食积滞都有效,尤其适用于脂肪类积滞。

推荐3款药膳

1八珍粥(补气健脾)
做法:党参、白术、芡实、莲子、陈皮、炒山楂各10g,山药、茯苓各20g,打粉炒香,与100g糯米、200g大米共熬成粥,晾温后加入桂花蜜即可。

☞适应病症:脾气虚证

主要症状:纳少腹胀,饭后尤甚,肢体倦怠,少气懒言,大便溏薄,面色萎黄等。

常见病因:饮食失调,劳累过度等。

2海参汤(温中补阳)
做法:干海参泡发好后(或鲜海参)洗净,用葱姜水汆烫去腥后过冷水洗净,红参(或高丽参)6~9g(根据自己的耐受情况加减),与处理好的海参放入炖盅,隔水炖2小时,最后调咸淡即可(喜欢香菜的可以加一点,不喜欢海参也可以用花胶等代替)。

☞适应病症:脾阳虚证

主要症状:腹胀纳少,腹痛喜温喜按,大便溏薄清晰,四肢不温,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常见病因:多由脾气虚发展而来,过食生冷,或肾阳虚火不生土等。

3猪肚汤(温中化湿)
做法:猪肚一个,洗净,塞入10g干姜,20g陈皮,6g胡椒,炖煮,出锅前放盐调咸淡即可(配料的量可根据自己口味进行调整,不喜猪肚也可换成其他)。

☞适应病症:寒湿困脾证

主要症状:脘腹痞闷胀痛,食少便溏,泛恶欲吐,头身困重,面色晦暗,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常见原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淋雨涉水,居处潮湿,内湿素盛等。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