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第15集: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养生从这个阶段开始,下半辈子收获健康幸福。
最接地气的中医公号,点上方蓝字加关注
朋友们好,我是,一个无门无派的中医人,推崇大道至简的中医思维。我认为在中国当前环境下,每个人都应该自己懂点中医,将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
其实,很多病症只需要用常识+思维就能自己解决。发愿用下半辈子来普及中医,让普通人有能力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人体衰老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有哪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减缓衰老,延续青春呢。黄帝内经认为。人到40岁左右时,血脉充盈,精神健硕。人生到达最为全盛的时期。
然而,也正是从此时开始衰老的迹象,也开始悄悄出现。额头上新添的皱纹。鬓角旁长出的白发。都在向我们发出人体开始衰老的信号。那么在中医看来。中年人应当如何养生。又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延缓衰老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翟双庆教授带您进入神奇的中医世界。
为您精彩讲述解读。黄帝内经长寿篇第15集,留住青春防衰老。
各位朋友,大家好。在上一集当中。我们谈到了婴幼儿和青少年的,他们的特点和养生。那么今天开始,我们谈一谈壮年人。他的一些特点和养生要注意的方面。
在黄帝内经当中。提到说人到40岁的时候。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全都大盛以平定。那么这标志着人在生长发育过程当中。到了40岁左右。人的生长发育到了一个顶点。也就是最鼎盛的时期。
到了最鼎盛的时期以后,就是一个衰退的阶段了。你看我们现在有的人到年40左右了,你看精力也旺盛。他们的经验阅历也非常的丰富。人的思维也比较成熟。但是在不知不觉的过程当中。突然就发现,自己怎么长点儿皱纹儿了。
自己的头发怎么有点花白了。精力似乎不如以前了。也就说这些东西自然而然的,好像就出现了。因此,我们讲40岁的一个大的特点。也就是说他的身体发育到了极点,但是随之就有衰退的一些表现了。
那么另外一个特点,40岁的人。经过婴幼儿青少年,生活学习这方面的经历非常丰富,阅历也非常丰富。所以考虑的问题非常的周到,非常的周全。那么正是由于这个特点。导致他看一些问题,分析一些问题。考虑的方面就太多了。换句话说就有点瞻前顾后。
这样造就了他另一个特点。也就是思虑过度。思考问题过于全面。那这很容易导致思虑过度。所以我们讲,这是壮年人的一个特点。那么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说人的生长壮老已我没有生长发育了,然后随之就开始要衰老。那么人为什么会衰老啊。中医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中医,实际上它是从两个方面来,去说了一个问题。第一个方面,他强调先天之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肾。所以在黄帝内经当中也提出来了,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这里的阴气,就是指我们的肾。肾大家都知道了。我们把它称为先天之本。我们人的胚胎,黄帝内经当中就提到了,说叫以母为基,以父为顺。实际上也就是父母之精相结合,而形成了胚胎。
那么父母之静存在什么地方呢。存在我们的肾。所以把肾称为封藏之本精之处也。那么先天之精在逐渐的发育,也就形成了我们人体的。各个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慢慢就成熟长大起来。所以先天之精。肾脏在人体的生长发育当中,是占有重要的位置。
那么40岁左右。古人就认为这个肾气开始衰退了。开始衰退以后,人也就衰老了。功能也就减弱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后天之本。人出生以后,人如果不吃饭的话,肯定是不行的。胃强则体强。你有饮食进入人体。把饮食物消化吸收输布到全身各个脏腑,这样我们各个脏腑收到营养。人体才能够强壮,人体才不会衰老。
当脾胃如果弱了。脏腑得不到营养了,功能也就减退了,人也就容易衰老了。所以脾胃不好的话,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人的各项功能减弱。人衰老的快一些。
在门诊的时候遇到这么一个小伙子,其实这小伙子也就30来岁。他跟我说每天感觉精力不够。身体疲乏。吃饭也吃不太好,睡觉也不是特别好。心里还特别的郁闷。成天就愿意躺着歇着,不愿意去干活,也不愿意用脑袋去想一些问题。
你再仔细询问他一下。他说每天大便比较稀溏。每天拉三四次。这种情况在他上学的时候就出现了。而且吃饭食欲也不是特别好。我们说脾胃就有点弱。
你看啊。脾胃消化的比较弱,脾胃功能不强,饮食物消化没那么好,营养跟不上,所以就造成了这个小伙子有点早衰,这么一种情况。你在一看。皱纹脸上也出现了。头发也有点花白了。这么一种情况就出来了,早衰的情况都出来了。
那你说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实际上我们就说,这个时候就应该去调一调脾胃。所以当时我们给了他一些茯苓,党参,炒白术这些药品。吃过一段以后,他就有所改善,精力也逐渐充沛起来。
因此,我们说脾胃在人体当中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古人也把脾胃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衰老跟这两个部分是有很大的关系。
另外我们讲生长壮老已。是大自然法则的一个部分,也是生命进化过程当中的这么一个阶段。所以人是要衰老的。我们应该正视衰老,尤其壮年的人。
我们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科技越来越发达。可是慢性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了。好像这种慢性病啊。越来越有年轻化的趋势。有些病应该是老年人得的。结果壮年人中年人得慢性病的发病率在提高。有年轻化的趋势。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应该怎么去注意呢。有这么几点需要大家特别关注的。首先一点。就是在饮食方面。饮食在我们生活当中,是特别关键的地方。所以在这里,我首先要提到的。
有人说富贵病。营养过剩。现在很多人特爱吃一些油炸的东西。还有动物的一些东西。这样导致高脂血症,脂肪肝,糖尿病等,跟饮食相关系的代谢疾病慢慢的升高了。尤其在中年人。反应的特别明显。所以有些病,是跟我们饮食习惯,跟我们吃的东西是有密切关系。
这一点黄帝内经当中也提出来了。说病名约口甘。也就是说这人嘴里发甜发黏,他把这种病叫脾瘅。瘅是热的意思。是脾有热。得这个病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吃一些肥甘厚味的东西。动物类的东西,吃油炸类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吃完又生湿又化热。结果造成脾胃胡结。蒸的我们这个精气往上逆。导致口里发甜,发黏。
而且这样的人头面部油光光的,而且有人口唇周围,经常产生痤疮,而且有些人口里不仅发甜发黏,而且口气也比较重。这是由于湿热所导致的。
那么对于他怎么去治疗,在黄帝内经也出了一张方子叫兰草汤。应用内经理论。用点佩兰,泽兰。去去湿,清清热,醒醒脾,这样把湿热去除掉。所以我也劝我们的一些中年人,少一些应酬。多吃一些清淡的东西。这样对于人体还是十分有利的。
如今现在生活节奏也快了。人的生活工作的方式,也是非常的快,尤其一些壮年人。人到壮年了。经验也丰富了,人脉也广了。所以这些中年人壮年人。在单位各个部门也都是一种中坚力量。那就骨干。
那么家庭大部分也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也是家庭的顶梁柱。所以他们是比较的操劳。所以也形成了他另一个特点。由于他的经验丰富。考虑问题就比较的多,比较全面。由于他应酬的,这个事情比较多,面临的是单位的顶梁柱,骨干又是家里的顶梁柱。需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所以他就比较劳神。思虑太过。这是中年人常见的一个情况。
思虑是人的正常的心理活动。“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为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所以当人有这个想法,有这个意念产生以后。他得反复调整修订。最后才能形成比较完美的那么一种思维。你才能付诸实施,指导你的行为。
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年人壮年人所处的这么一种位置。他考虑的事情非常的全面。他跟青年人跟小孩儿就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思虑过度就比较多。
中医当中讲。精神情志思维意识,跟心有密切关系。所以黄帝内经当中也提了。叫“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什么意思呀?
心主我们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所以你过思以后就会伤心气。老百姓也经常说考虑的过多了。
用心血用的比较多。心血这个词,就代表你所耗费的精力,心思。所以你过思以后就伤心。
这伤心血。
另外一个。在五脏所属当中,思跟脾有密切关系。脾主思。所以如果思虑过度,就会伤害脾。
使得脾的运化水谷的功能要减低。所以过思以后,导致脾胃消化不好。食欲也不太好,有的人吃饱了以后不容易消化。胃老是胀胀的,满满的。这样就对人有影响了。
我在门诊上啊,也遇到过这样的人。其中有一个小伙子。这是一个软件工程师。搞软件的你想想,那考虑问题是不是很多呀。一天到晚的设计程序。都是不容易的事。在单位上面又有领导周围又有同事。
这小伙子几年没有小孩。考虑的事情要特别多。没小孩到底什么原因呀,是夫人的原因还是我自己原因啊,没小孩别人怎么看,渐渐地就失眠。心理也郁闷了,吃饭也不香了,人也渐渐消瘦下去。
渐渐形成了一个抑郁状态。其实原因就是考虑的事情太多。思虑过度所导致的。因此我们说。治疗这些疾病不能仅仅考虑心。你还得要考虑到肝,还得要考虑到脾。因此这类的病应该是心肝脾三脏。同治就能好一些。
另外,中年人也还有一个特点。我刚才说,他已经是中流砥柱,是骨干了。这一类人身体这时特别强壮。干活都特别多了。尤其一些体力的劳动者,不怕累不觉得累。但是干这个过程当中。是不是就消耗人身体呀。
所以黄帝内经说,劳则气耗。如果过劳,就会伤害人体的气血了。这个时候也要注意不能过劳。那有人还凭着自己身体强壮。不怕,身体搬个重东西。走很远的路。爬个大山等。那么就使身体的骨头,关节,受伤比较严重。
黄帝内经当中提到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也就是说,如果你过劳。过度使用。那么会积劳成疾。所以有些人中老年的时候,一些病症是在壮年的时候。他不怕累。就是干活留下来的一些后遗症。
所以我提倡大家在壮年的时候,不要认为自己身体强壮。就靠蛮力去干活儿。换句话说,不可太过。应该劳逸适度。这样才能使身体强壮。不早衰。
说到这儿,我想给大家说一说。人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在黄帝内经当中,提到了叫做“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也就是说,人的这种精神状态。人的这种理念呀,信念这种东西。对于我们人体的精神情绪的调节是非常关键的。
他还可以调节人体的抗病能力。人体的适应自然界的寒暑变化的能力,所以内经当中又提到“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这里头提到人的意志,理想信念。换句话说,你有没有正能量,你是不是乐观的态度,这类的东西。对于人体的精神状态。对于五脏,对于抗病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人体的阴阳协调平衡也是特别重要的。
阴阳平和之人的性格特点就特别好,和蔼可亲,平和的人非常乐观,没有贪欲之念,也没有阴害之心。这样的人体内的阴阳就比较平和。因此,我们为什么要追求乐观向上,有正能量这样的人,原因是什么呢。因为那些性格特点,他的意志又可以影响体内的阴阳调和。这样的人,他体内的阴阳才能够平衡,才能调和人才能够正常健康。这是我们特别推崇的。
北宋时期苏轼。曾经做过一首词,大家也非常的熟悉,其中有这么两句。叫做“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实际上这就说,苏轼人是非常豪迈的。于是他也就出了这样不服老的宣言。
我们说人衰老是不可抗拒的。尤其在壮年的时候。虽然你身体发育到了顶点,但是开始有衰退的迹象了。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让我们充满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这种能量,可以延缓我们的衰老。我想壮年人这一点是应该特别要注意的。不要看什么都灰心丧气,不要有那种愤青的这么一种观念,这就不太好了。
说到这儿呢,也有人说。能不能再跟我们说一点小的方法。我们壮年人应该做点什么,才能做到一种养生,能够延缓我们的衰老,让我们的身体保持在鼎盛时期呢。在这里我说这么几个简单的小方法。
一个,我提到先天之本肾。这是我们人体之本。到40岁左右,肾气也开始有衰退的迹象。所以保养肾脏这是非常关键的。这里跟大家说一下“摩耳养肾法”。对于耳朵是肾所主。所以黄帝内经当中也说了,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
也就是说肾强耳强。那么反过来通过按摩耳朵,也可以保养我们的肾。再告诉大家一个方法。
双手握成空拳,用我们的拇指和食指捋我们的耳廓。来回抚摸。每一回50次。
做成耳朵有点充血了,有点儿热感了也就可以了。对于我们肾脏是很有帮助。可以使我们耳目聪明。另外一种方法。就是踮脚补肾。这个肾经通于我们足。所以你踮脚,让脚的前掌着地,脚后跟抬起。保持这么一个姿势。停留片刻再下去。这样对于我们保养肾脏。促使气血流通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这种方法可以由时间短,逐渐到时间长。一开始你可以2分钟,也就说你踮起来放下踮起来放下,有两三分钟就可以,到你最后你可以做5分钟都是可以的。这对于保养我们肾气,也是很有帮助的。
另外这里要注意,速度还是要缓慢一点,动作尽量保证轻柔要循序渐进。另外我们足上有涌泉穴,揉按涌泉穴对于肾脏是很有帮助的。
除了肾的先天之本。还有一个脾胃为后天之本嘛。所以我们怎么保养脾胃之气。这也是养生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这里介绍两款药食粥。一个叫山药薏米粥。山药是补益脾胃之气的。
薏米也是补脾胃的,而且还有利湿的作用。
大家可以用山药50克,薏米30克,红枣20克,大米100克就可以了。这里山药最好不用鲜的山药,用药店卖的那种山药。先把山药跟薏米用清水泡一泡,泡半个小时。然后用大火煮半个小时。再把大米和红枣放在一起煮。再煮半个小时。这样来吃就可以了。有健脾益气生津益胃的作用。
另外一款,小米红枣粥。小米用100克。红枣20克。这两个在一起熬粥。这样对于补益脾胃。补益虚损。这也是很有帮助。我建议大家都可以试试。
除此之外。我们都知道气血在我们人体特别重要,气血充和百病不生。所以调和气血是比较关键的地方。这里我给大家介绍这么几个药材。一个就是三七,我一说三七,可能有些人还不是特别熟悉。但一提到人参。可能大家都知道。
实际上三七跟人参是一个科的。只不过人参是偏于补气。三七偏于补血的。另外三七还有一个作用。不仅有补血作用,还有活血的作用。所以在心脑血管疾病当中,三七用的比较多。
另外一个就是西洋参。西洋参偏凉的。他不仅有补气的作用,还有补阴的作用。那就气阴双补。吃了以后不上火。西洋参我们可以切片,可以代茶饮泡水喝。刚才我说那个三七,你可以打粉装胶囊来服用。也可以三七跟西洋参等份装进胶囊。比如0.5克的胶囊,你可以装进去,一次吃三粒,一天吃那么两次。对人体也是有帮助的,对于调和气血也是有帮助的。
另外,这里再给大家说一个合欢花和玫瑰花。这个在药店当中都有。这两个药都有调和气血的作用。合欢花还有点安神的作用。那两个花儿都是气味芬芳,喝了以后可以使人心情愉快,又有调和气血的作用。所以对于气郁血涩,有淤血也有点儿气不顺的人,喝一喝这个,把两个花儿代茶饮。一次放几朵就可以了。
那么刚才我对壮年人的生理特点,进行讲解。对于养生点也进行了一个讨论。我希望壮年人充分认识自己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保持好我们身体的状态,做好养生这一环节。免得早早进入衰老的状态。
好今天就跟大家说到这,谢谢大家。
【特别提醒】
每天分享的中医知识内容,会在早上7点准时与大家见面。的每篇文章都录制了音频,方便大家收听,不要一直盯着手机伤眼睛。
的每篇文章都是用心在写,尽量通俗易懂,让没有基础的人也能听得懂,学得会。
如果您觉得理解这篇内容有难度,建议您在本号将《中医基础》的内容学一遍,打好基础最重要。
如果您觉得的内容很有价值的话,请点亮“在看”然后分享到朋友圈。
愿您早日成为自己的神医。
【特别福利】
打开菜单-历史文章,然后搜索“祛湿”“鼻炎”“高血压”“糖尿病”“失眠”“便秘”“耳鸣”“荨麻疹”“贫血”“静脉曲张”即可获得相应调理方案。更多内容在持续更新~~
特 别 说 明
这里是一个自医自助的公益组织,分享的所有内容都是无偿的,公开的,免费的,如果有人向你收费千万不要相信。
这套300节中医系列课程由老师原创开发,欢迎转发传播,但不可作为商业用途谋取私利。
关注后免费学习,每天更新一集
主要学习内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辩证,体质调理,中医食疗,100味中药通俗讲解,经典方剂,常见妇科病调理,中医育儿,家庭针灸理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