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足口病的症状及家庭护理网友宝宝2岁9个月,已上幼儿园的托班。和他密切接触的一个小朋友这两天有些发热、并且发现口腔内和手上有疱疹,医生诊断为手足口病。我家宝宝该如何预防?如何密切观察? 手足口病病原体主要是20多种肠道病毒,其特点是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其中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潜伏期短,发生重症的比例比较大。张医师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病人或健康的带病毒者。传染途径是经过粪便或者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过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械等均可造成本病的传播。发病后一周内传染力最强。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疱疹破溃时病毒即溢出,是造成流行的重要原因。表现
手足口病发病时的表现: ⑴发病初期,主要症状是发热,体温一般在38℃~39℃之间,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等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很像。 ⑵1~2天后,孩子的手上、脚上、臀部和口腔内颊部、舌、口唇内侧等处可出现红色斑点,斑点逐渐发展成为疱疹, 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疼痛异常,因此,患手足口病的孩子常因嘴痛而影响吃奶、吃饭、哭闹不安。 ⑶绝大多数患儿的疱疹在3~4天后,可自行消退,不留痂,也不脱屑而痊愈,无并发症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 ⑷极少数患儿出现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肺缓性麻痹、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脊髓膜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导致死亡。
目前对手足口病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临床主要是对症治疗: ●服用抗病毒的药物。保证患儿有足够的休息。 ●若小儿有发热时,多喝水,体温大于38.5℃也可口服退热药。 ●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对破溃处,可用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及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因口腔有糜烂,小儿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易于消化的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避免引起疼痛而拒食,定时让患儿用温水冲漱口腔。
预防措施主要是做好儿童、家庭的卫生、隔离病儿等是减少感染和预防本病的关键,对幼托机构来讲更是特别重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不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完全加热后才能食用。●家长做好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和被褥要在阳光下暴晒,每天最好2次房间进行通风换气,每次30分钟。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合,特别是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看护人在接触儿童前,替孩子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和奶嘴使用前后要充分清洗,进行消毒。●哺乳母亲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清洗奶头。●注意营养合理搭配,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免疫力。●孩子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在家中治疗服药的孩子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托幼机构、小学等集体生活、学习的场所要做好晨间体检,患儿应在家中休息,不宜再继续上学。做好食堂、卫生间、教室等的消毒处理;保持教室和寝室等活动场所通风换气。中奖
名单如下
1.郝伟琦 天津2.穆学东 内蒙古3.张延红 山东4.张牧耘 湖北5.张小珍 江西6.杜小艳 陕西7.王玉 天津8.李青 上海9.陈静 四川 10.魏芳 江苏11.王艳芸 上海12.陈淑雯 江苏13.叶琳 辽宁14.张艳霞 海南15.闫晶晶 杭州16.刘文杰 河北17.王丽萍 山东18.陈贞 湖北 (地址不完整)19.门睿 陕西20. 许戈 北京
介绍
我会表达自己 (第一、二合辑,共9册)
获得多项荣誉
韩国文化部选定优秀幼儿图书
韩国3大图书销售网站畅销榜TOP10
版权输出到日本、泰国、英国、美国、法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
这是2套书籍自出版以来,一直位于畅销榜的前列,版权输出到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起了多国父母的强烈关注。这也是中国市场上首套教会低幼宝宝表达自己的书。低幼宝宝正处于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如何表达自己、顺畅地跟外界交流也是宝宝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家长的关心点,但是很多爸爸妈妈都无从下手,本套图书分为9本,由韩国儿童教育的领军人物李赞圭教授编写,针对当下宝宝们容易出现的一些表达和语言沟通的问题,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小故事和拟人化的小主人公,带给宝宝很多表达与交流方面的启发,宝宝会在这些小主人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不知不觉中发生改变,做高情商的宝宝
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