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曾一梦香甜
也曾一梦香甜
曾几何时,我们每天都睡不醒,闹钟拍了又响,响了又拍。老妈来催了一次又一次,就是无力起床。
曾几何时,心里无数次捣鼓着,等老子有钱有闲了,一定要天天睡到自然醒。天王老子也不能耽误孤家睡大觉,谁挡灭谁!
曾几何时,我们祈求再也不要一大清早,如同打仗般的吃喝洗漱。
大多数的我们,早出晚归,晚睡早起。天底下最勤劳的中国人,绝大多数从小学开始就在节约睡眠了。
有不少人认为每天少睡一二三个小时,就是节约时间了。
殊不知节约了睡眠,很可能浪费了生命。
无奈的是那无可捉摸的氛围,几十年一贯制的人生比拼。
无数当年的热血中年,都爱一首歌《爱拼才会赢》。
好像人生真的有什么输赢似的。
不知从那一天开始,惊醒梦中,心里无名的着急,上班要迟到了。一看闹钟,唉!还有一个多小时。醒的居然比闹钟还早,起初还真有点点不适应。
渐渐的这种情况多了起来,清晨醒来,心里已经不会突然发急,因为习惯了起的比闹钟早了。
细细体会体会,发现自己好像失去了睡懒觉的能力。
即使到了休息日,大可饱饱的睡到自然醒,可自然醒来一看,仍旧是平时的上班前时间。
咦!年轻时那个怎么都睡不醒的自己,到哪里去了?
我们很多人的睡眠,就是这样悄悄的,被时间带走了,如此的后知后觉。
一梦香甜的日子,竟然恍如隔世。似乎已经隔了好远好远。
睡眠无力的早醒人群,在都市上班族中比例出奇的高,越是费脑费神的工作,出现比例越高。相反,如果是体力工作者,睡眠相对会质量高很多。
不要小看这生命中的变化,这是生命从朝气蓬勃的状态,开始转向衰老的前奏。
少部分人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能睡得晚,起的早,精神还不错,感觉身体棒棒的。
殊不知,许多慢性病都在逐步扩张自己的影响力。
《黄帝内经》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
人到中年,体内深层次的精微物质消耗过半,脏器开始衰老。
“阳”、“气”收敛含蓄的稳定性不如以往。
“神”“魂”易于浮动,于是想要起的晚也难以如愿了。
老人家都知道,上了年纪,醒的晚,又能相对起的晚些,说明身体情况蛮好的。
很多疾病最初起,是从早醒开始的,虽然这个症状可能不显眼,很容易被忽略。
你虽然可以忽略它,但不代表它会放过你!
有些人的身体状态在这个阶段长期徘徊,并没有急行军。
有些人可就不那么幸运了,渐渐开始入睡也难,甚至失眠。心悸心慌也是高频出现的常客,部分会心律失常,甲亢,抑郁等疾病后续登场的也不少。
女性则月经量减少,心烦,潮热,焦虑,抑郁,狂躁都很常见。
而出现了实质疾病的阶段,不论什么疾病,治疗难度都是比较高的。
真正成本低而收获大的切入点,恰恰是症状还不那么典型的时候,就是医学界经常挂在口边的“早发现”三个字。
很多不经意的“症状”出现了,我们会觉得这是个异动吗?
此刻全面的体检可能查不出任何异常,自觉症状往往可以忽略不计,甚至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相当正常的情况。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绝不是特指蔡桓公的呀!这种想法是人之常情,更是人性。
医疗最大的障碍,正在于此。
故而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在生命的最后关头,花销了这辈子95%的医药费。
这个数据说明了什么?
说明虽然扁鹊不常有,蔡桓公却是实实在在是代代相传,延绵不绝的。
身边很多朋友自嘲自己是中年狗,一个一刻不停的陀螺。
早早起床,准备一家老小的早餐,把儿女拖起来,塞吃塞喝,接送完小主子们上学堂,自己也赶紧挤地铁上下班。
工作上强度大压力高,后面的届届新人如潮水般涌来,无数后辈都觊觎着自己的坐位和办公室。
周末的安排,日程表也是精确到10分钟左右,小主子们的补习班,要鞍前马后伺候着,一周的吃喝拉撒都要储备齐全,看医生做检查补牙,给父母配药,给闺蜜弟兄们充当心灵垃圾桶等等,都要有条不紊的有序进行。
这样年复一年,没觉得如何不妥。
变化就在看了我的门诊以后,每天辛辛苦苦熬那黑坨坨的两碗药,捏着鼻子往下灌啊!
中药真心是难吃啊!
很多朋友和患者都会来反应:
“最近吃了药,从早到晚都想睡觉,时时刻刻都困的要死唉!”
“最近吃了药,早上起都起不来,这是怎么回事?”
透支了那么久的身体,自己不觉得罢了。
以往欠下的债,都是要还的,乘着有机会还,还是多还点吧!
这可是用药见效的好现象哦!
促进身体新陈代谢自我修复,从而改善体质,人体的新陈代谢,最为旺盛的就是在睡眠的时候。
长期睡眠不足,但凡缺的觉,都要补上的,补完了觉,身体会上一个台阶的。
如果久违的懒觉,能够回归。慢慢的,你会感受到年轻时似曾相识的活力。
睡不多睡不久,并不是什么好现象。
为什么青春活力的年纪,特别喜欢睡懒觉?
那才是年轻的状态。
祝大家即便中年以后,仍有一梦香甜,懒懒不起。
— end—
更多精彩文章请看这里
总喝水却不解渴怎么回事
中医药是背锅扛把子
如何切断疾病的源头
要么不病 病就大病
药不在多 知性则灵
看病其实是有顺序的
我怎么就生病了呢
张公子的养生术
养生切忌乱补
心中的中医梦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