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中医还有未来吗

中医还有未来吗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说到医疗界的诸多问题,有一些是积弊已久,医疗改革了那么多年,似乎也不是特别成功。
仍然有不少人会抱怨看病难看病贵,确实医疗领域存在不少问题,但在世界范围内做横向比较,其实也不算是特别差的。
朋友问我是否对我国的医疗改革报乐观态度?
我表示乐观。
我一直认为我们国家的掌舵者们,是深谋远虑具有远见的,只要下定决心想做成的事情,绝大多数都能成功。
加上此次新冠疫情出色的社会动员,积极妥善的各项举措,让整个世界都羡慕不已。应变力、决策力、执行力还是非常出色的,让我们的国家成为是世界中少有的安全港。
目前大力推广接种疫苗,为疫情后期的诸多不可测不稳定的局面,做托底准备,也在有条不紊有序推进。
这些,让我看到了中国的镇定从容,沉稳有力。
记得读书时学历史课,中国近代史一直是最让人头疼的篇章。
近代的中国,是诸多强盗眼中的肥羊,被动的卷在大国利益博弈的斗争中,20世纪前后的中国史,就是屈辱史,这段历史怎么翻都是二个字:窝囊。
洋务运动也好,维新变法也好,辛亥革命也好,这孱弱的病体又正当大邪,任你霸道逐邪,亦或缓剂调柔,终是枉费工夫。
纵使到了20世纪末新世纪初,多数人还是觉得我们是落后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方方面面都不如欧美,相信这是绝大多数人内心的想法。
但岁月悠悠,不知不觉,换了人间。
看看彼岸走路都颤巍巍的拜登大爷一上任就开启无敌印钞机1.9万亿美刀,还没几周,说是又要印2.6万亿。
这画面有点晚清烟馆里躺在鸦片床上的半死骷髅,吸毒止痛的光景。
全球大水漫灌,拖死无数经济体量弱小的国家,收割世界,强行为自己续命。
如同为了证明自己还行,超量吃伟哥,用回光返照硬撑门面。
但行为上已经有了诸多破落户才有的吃相,言谈举止都走了型,霸气毕竟侧漏太过,似乎在疫情之下,底气不足,如何涂脂抹粉,也掩不住内里是残花败柳。
话说回来。
早几年,我对医疗改革是不看好的,但这两年我的想法慢慢有所改变。
今天的中国与一百年前的反差与对比,百年前的中国使出浑身解数依旧窘迫不堪,和今天沉着镇定对比强烈。
看这次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被有条不紊的逐渐扑灭。
我看到了中国的气运真的是不同了。
独领风骚的美利坚,开始用举国之力打压我国的一个个企业了,中兴、华为这种公司在多少年前,他们根本是不屑如此的,正面用小手指就能按死你,现在却插眼踢档下三滥的手法都上了。
这说明了什么?
虽然很多核心科技领域还比不上老美,但已经不是十几年前那种遥不可及的感觉了。
为什么我觉得我国的医疗会越来越好,会越来越规范,会越来越以人为本?
因为反观一下我们的历史,从举国体制的整体谋划上来看医疗,而不是从医疗本身来看,可能这个问题会更清晰些。
都知道我国在世界范围内,投入医疗的经费是比较少的,人均大概是美国的百分之一。
我国的医疗一直是用很少的钱解决了最多人口的医疗服务。
从建国开始,我们就是一穷二白,几十年战乱,新中国不夸张的说就是建立在废墟上,资源更是被洗劫一空,能上船的金银细软,也都悉数运往台湾。
国际背景是美苏冷战,大病初愈的国家,没有休养生息的机会,朝鲜战争就逼到眼前,生死存亡的保命图存之战,不得不应战。谁不知道打仗是吞金巨兽,烧钱机器。
在那样的年代,保护诞生的国家不被倾覆就是最大的目的,一切都要为之让步。怎么可能先发展医疗?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前面是枪林弹雨,后面就是经济支撑。
说到底,特殊时期,百业都要为这场关乎民族命运的战争让步,并给予支撑。
之后六十年代末,美苏对我国战争威胁从来没有断绝过,所有的对话都是对方拿刀顶在你喉咙的前提下进行的,况且这把刀是核武器威胁,美苏两国都说要用原子弹炸平华夏大地。
在这种时期,天天被人捏着命根子威胁,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这也就能够理解当年陈毅老总为什么说宁可当了裤子也要搞原子弹,没有国防安全,国家即使再富有,终究逃不了被霸道的强盗国家收割的命运。这一点,历史是反复验证了的。
所以,这一时期,国防高于一切,没有安全保障,所谓的民主自由,都是空话。当然也没有经费发展医疗,不是吗?
到了八九十年代,基本的安全稳定得到了保障,就慢慢着手发展经济,想办法搞活市场,才有了改革开放,国企改革等等大变革。
之后,搞基建,搞科技,搞金融,方方面面,都涉及到国家在各方面的国际竞争力的问题,以及科技安全,金融安全领域的建设。
这些都是立国之本的建设方向。
从建国到今天,可以看出一个清晰的轨迹,我们国家的掌舵者,一直是用这最有限的少量资源,逐一解决了一个国家立国所必须的最重要的最困难的层层问题。
从这种发展脉络来看,医疗属于民生改造、服务升级方面的问题,相比较军事、经济而言并不是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领域。因为积贫积弱的历史原因,各个领域的建设都是需要投入资源的。
这就如同我们中医治病一样,患者身上有很多问题,要分一个先后缓急,如果是生命垂危,要先留人,后治病。
所以,国防、军事、经济、金融、科技,确实都在国家发展中,处于优先于医疗的地位。
而随着国力的逐步提升,在各方面的基础准备到位的前提下,以我们国人的智慧、勤劳、与努力,难道真的设计不出优于当下的医疗制度、流程、规范吗?
难道真的解决不了现在患者们抱怨的种种医疗问题吗?
只要时机成熟了,大势形成了,自然政策就会到位,资金就会到位,社会各界的热钱就会蜂拥而至,最有能力最聪明的人才就会涌入这个领域,各种优良的制度自会更新迭代,行业就会自然欣欣向荣。
我相信这一天不会远,时机成熟了,国家想旧貌换新颜了,这时候改革就会势如破竹,今天的医疗界各色现象,可能会成为一段留在记忆里的往事。
本来我最主要想讲的是中医学的未来,但资源远远比我们中医丰富的多的西医,从整个社会的行业分类上来看,所占的资源都相对不算多。
在这种背景下,就更遑论我们中医的发展了。
但中医的前世今生,其逻辑,在近一百年发展过程的演变中,也是类似的。
相比西医,中医更为个性化,讲究辨证论治。认为每一个患者,都有其独特的病理。即使相同的疾病,也讲究同中有异,讲究个性化处理。
在温饱阶段,大规模的可复制的低成本低人工的流水线操作体系,更适合作为解决基本问题的手段。
相比中医而言,西医更为直观,操作流程更为统一,可复制性更强,更适合作为医疗活动的基础配备。
而中医,更为繁复,标准化模糊,可复制性弱,处理疾病个性化强,相对西医而言,确实在基础医疗的领域内占不到优势。
在国家发展的初级阶段内,相较国防、经济、科技等方面,医疗一定是向后靠的,而中医肯定是后排中的后排。
且在近代百年屈辱史中,民族自信几乎被摧毁殆尽,所有的传统学科,都在苟延残喘,并非中医一端。
其实相较很多传统技术而言,中医因为确实实用有效,且往往能解决诸多西医无法解决的疾病,故而在极端弱势的大环境下,在传统行业内,已经算是强势的了。
传统文娱领域的京剧、昆曲、民乐、武术,传统建筑类的,园林设计,建筑、砖雕,传统的工艺等其他领域,更为凋敝。
为什么很多人说今天中医衰败?
其实细细回想,十几年前更衰败,今天的中医有点止跌回升的味道了。
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认可中医的理念,对民族的优秀技术开始有耐心去试验,去研究了,在过往最衰败的时刻,传统的这些劳什子,是听你一句的机会都没有的。
中医的兴衰,我觉得不止于中医技术的本身,中医她命运的兴衰是跟随国家的国力所起伏的。
国力在下降趋势中,国家民族的自信也会随之下降,像中医这种思维逻辑源于华夏文明的特色技术,也会一并走下坡路。这个行业的资源就会撤离,最聪明的人就不会进入这个行业,本有的人才也会渐渐凋敝,然后进入恶性循环。
在国力上升的趋势中,国家民族的自信也会随之上升,中医会慢慢紧随而崛起,浸透了中华智慧的精妙医术,会慢慢重回大众的眼光,逐渐赢得关注,资源会不断涌入,最优秀的人才会不断加入,形成良性循环。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中医的理念,越来越多的国人对中医感兴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发的学习中医。
随着我国的国运日隆,中医的上升趋势开始了,她像珍宝一样一直是华夏大地的守护神,随着我们的回归与重新审视,会发现她慈爱而柔美,端庄而大方。
虽然我看好医疗的未来。
但更看好的是我们中医的未来。
她璀璨的光芒,必将照亮华夏大地,让我们福寿安康。

END
▼往期精彩回顾▼
吃不下早饭的人有没有越来越多

养生一定要忌寒凉吗

水果觉得冤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